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

第壹條為了加強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和管理,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促進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從事濕地保護、利用和管理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濕地,是指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確定的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天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節性的沼澤地、泥炭地、鹽沼地、灘塗或者水域。

濕地分為重要濕地和壹般濕地。重要濕地是指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和自治區重要濕地名錄》的濕地,其他濕地為壹般濕地。國際重要濕地和國家重要濕地的名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自治區重要濕地名錄根據本條例的規定確定。第四條濕地保護應當遵循自然規律,堅持科學規劃、優先保護、合理利用、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濕地保護的領導,建立濕地保護協調機制,將濕地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設立濕地保護專項資金。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是濕地保護的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濕地保護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水利、畜牧、農業、環境保護、發展改革、國土資源、財政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負責濕地保護的相關工作。國有森林經營機構負責其管理範圍內濕地的保護和管理。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開展濕地保護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全社會的濕地保護意識。鼓勵單位和個人開展濕地保護科學研究,推廣應用濕地保護先進技術。每年的5月25日是自治區濕地保護宣傳日。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濕地資源的義務,並有權對侵占和破壞濕地資源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第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濕地資源普查、區域調查和專項調查,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濕地保護建議。第十條自治區重要濕地保護名錄和保護範圍規劃由自治區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和專家編制,報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後,向社會公布。壹般濕地保護名錄和保護範圍規劃由濕地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提出,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後向社會公布。第十壹條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對濕地行使行政管理職責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設立濕地保護界標,標明濕地的類型、重要性和保護範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或者擅自移動濕地保護標誌。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內的濕地保護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後實施;重要濕地應當單獨規劃,按規定報批後實施。編制濕地保護規劃應當征求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必要時,應舉行聽證會。第十三條濕地保護規劃應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水資源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銜接。林業、水利、畜牧、農業、旅遊、交通等專項規劃涉及濕地的,應當包括濕地保護的相關措施。第十四條濕地保護規劃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壹)濕地資源的分布、類型特征、生態功能、水資源和野生動物資源;

(2)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的分析與評價;

(三)保護利用的總體要求、目標、措施和保護責任;

(4)濕地保護分區和建設布局;

(5)與相關規劃的協調。第十五條經批準的濕地保護規劃不得擅自修改。確需修改的,應當報原批準機關批準。第十六條具備下列條件之壹的濕地應當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

(壹)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和國家重要濕地名錄;

(二)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自然濕地生態系統或者已經受到破壞但經過保護可以恢復的同類型濕地生態系統;

(3)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或集中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物種;

(四)屬於國家或者自治區重點保護的水禽繁殖地、越冬地或者遷徙停歇地的;

(五)對水生動物的重要遷徙和繁殖具有典型或者重要意義的;

(六)經國務院或者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需要特別保護的濕地。濕地自然保護區設立的審批權限和程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執行。集體所有的土地不因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建立而改變其集體所有權。

  • 上一篇:泰國曼谷、沙瑪島和芭提雅的旅遊景點
  • 下一篇:“生命哲學”——活法困惑中的航標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