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新時期幼兒園安全管理研究

新時期幼兒園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壹個新的時代,但是幼兒園的安全管理仍然不容樂觀。基於企業生產標準化的思想,提出了幼兒園安全管理標準化的概念。在分析新時期幼兒園安全問題的表現形式和主要原因的基礎上,從安全法規標準化、安全操作標準化、安全隱患排查標準化、安全事件應急管理標準化、安全教育標準化、食品安全標準化和環境安全管理標準化等方面進行了分析,闡述了幼兒園安全管理標準化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幼兒園;安全管理;標準化;

教育部2001發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兒童生命和促進兒童健康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2006年9月,教育部等10部委聯合發布了《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明確了中小學和幼兒園安全管理的分工和具體要求。2065 438+00 8月23日中央綜治辦、教育部、公安部聯合發布的《關於進壹步加強學校幼兒園安全防範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的意見》要求?進壹步加強學校、幼兒園的安全防範,建立健全維護校園安全的長效工作機制,從根本上防止學校、園區重大惡性事故的發生,確保校園內外良好的治安秩序?。可以說,兒童的健康、安全和身心成長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和社會的穩定,關系到民族和國家的長遠發展。用什麽?全面二孩?隨著政策的實施,近年來本市將迎來壹波新生兒出生熱潮,幼兒園的安全問題將更加突出。做好幼兒園安全工作,也是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基礎。

1,新時期幼兒園安全的主要問題

安全是指不存在威脅、危險、傷害或損失的狀態,也是指人類在生活和生產過程中,將對人類生命、財產和環境可能造成的損害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以下的狀態。保護每壹個孩子,避免和減少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故,已經成為中小學和幼兒園安全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內容。

我國社會經濟進入新時代,但幼兒園安全管理現狀依然不容樂觀,幼兒園安全事故依然頻發,如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廣西桂平市虐童事件等。校車變成了池塘?事件,女童小諾在幼兒園跳繩受傷,寧德幼兒園火災事故,以及老師打人、針灸、猥褻兒童等事件被媒體曝光,說明幼兒園安全問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近年來幼兒園的安全事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種類型[1]:

(1)兒童進出公園是安全的。

孩子缺乏生活經驗和自我保護能力,在進出園區和與家長交接的過程中,容易發生交通事故、走失、意外傷害、被冒名頂替。在這個過程中,稍有疏忽或執行不力,責任心不強等問題,都有可能導致進出園區發生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

(2)幼兒園生活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辨別和處置能力較差,但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他們可能會在不知道後果的情況下,隨時輕率地去觸摸和感受各種東西。保管不善,處置不當,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生命安全事故。

(3)幼兒園的學習和活動是安全的。

兒童在學習和正常的遊戲活動中,不恰當地使用刀具、鏟子、牙簽、吸管等工具和道具,不恰當地與他人交流,可能會導致自傷或相互傷害,從而導致學習和活動中的意外安全事故。

(4)幼兒園食品衛生安全。

孩子們經常在花園裏吃飯和加餐。孩子身體尚未發育成熟,抵抗力較弱,對食物比較敏感。在食品采購、儲存、生產、消毒的各個環節,都需要更嚴格的規範、標準和要求。稍有疏忽,就可能導致意想不到的食品衛生安全事故。

(5)幼兒園環境安全。

幼兒園的環境設施、物品擺放、電器使用、公共環境等。,兼顧兒童的認知、處置能力和天性,有較高的國家安全標準和檢查維護規範。如果不能按照國家標準設計、配備或完善檢維修標準,可能會造成幼兒園突發環境安全事故。

2.新時期幼兒園安全問題的主要來源。

從2006年教育部等10部委聯合發布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建設、交通、文化、衛生、工商、質檢、新聞出版等部門負責學校安全工作,按照職責分工履行學校安全管理職責?可見,幼兒園安全工作涉及面廣,安全問題的來源必然是多方面的。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規範的法律依據和操作規定,沒有行動依據。

我國沒有專門的關於幼兒安全的法律法規,只能參考《傳染病防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食品衛生法》等法律法規。但幼兒的情況不同,不可能完全參照。在借鑒的過程中,標準不統壹,勢必造成執行、監督、檢查的混亂。幼兒園安全管理主要依據《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但辦法具有指導性,可操作性不強,沒有配套的實施標準。勢必為安全隱患和安全事故埋下伏筆。

(2)缺乏規範的執行程序,執行不力。

幼兒園安全管理需要全社會的聯動,涉及教育、公安、交通、建設、衛生等領域和部門的共同努力。但由於各領域、各部門缺乏明確的職責和規範的管理程序,勢必導致各領域、各部門的資源整合協調不夠,執行力會大打折扣[2]。沒有規範的安全制度,幼兒園及其從業人員就可能心存僥幸,安全防範和管理工作就可能流於形式,甚至停留在口頭上,得不到有效落實,必然導致安全隱患和安全事故的發生。

(3)監督檢查缺乏規範性,流於形式。

幼兒園安全管理法律法規缺乏操作規範性,使得各級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工作失去標準,幼兒園安全檢查工作難以統壹和落實。尤其是偏遠地區、經濟落後地區的幼兒園,很難得到有效的監督檢查。幼兒園內部監督檢查更是難以落實。這就使得對幼兒園安全工作的監督檢查有可能流於形式。

3.幼兒園安全管理需要規範化。

?安全管理?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企業生產中,是企業管理中的壹項重要工作。狹義的安全管理是什麽意思?人類勞動生產過程中的事故管理,事故預防,生活和生活環境中的安全問題?;廣義的安全管理是指?按照有利於人類生存、發展和繁衍的要求,管理和控制物質世界的壹切運動?[3]。幼兒園安全管理是通過壹套幼兒園安全法律法規、幼兒園安全責任制、健全的安全工作實施細則和應急預案,順利開展和實施幼兒園安全工作,保障幼兒和教師的身心安全。

安全管理標準化作為安全管理的重點,在企業中廣泛而全面地開展和實施。安全管理標準化是在安全管理中引入標準化體系,要求企業在安全管理過程中自覺遵守和執行國家、地區和部門有關安全的法律、法規和規程,並在管理過程中有效實施,使企業的安全工作得到保障和持續改進,安全水平不斷提高,確保企業健康快速發展[4]。管理實踐表明,要消除生產經營中的事故隱患,有效控制安全風險,達到要求的安全水平,必須全面開展安全管理標準化建設。

近年來發生的多起幼兒園安全事故表明,很多幼兒園缺乏明確的安全管理機制和標準,處境惡劣。想到什麽就做什麽,能做什麽就做什麽。的狀態。原因是幼兒園安全工作沒有規範的制度。

根據對幼兒園安全管理的分析,幼兒園安全管理的規範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安全法規標準化

我國先後出臺了壹系列幼兒園管理的規定和辦法。比如2012發布的《校車安全管理規定》、2014發布的《幼兒園應急疏散指南》、2016發布的《幼兒園工作規定》、2017發布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專項督導暫行辦法》、《關於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等。,都是關於幼兒園安全管理的指導性文件,分別對校園安全的預防、控制、處理進行了系統的規定。

各地管理部門要在這壹系列文件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幼兒園行業協會的作用,總結多年的管理經驗,制定詳細的操作規程和規範。各幼兒園要及時將相關要求轉化為本單位的標準化操作規程,落實到各崗位員工,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同時,也要對執行情況進行規範檢查和反饋,做好安全操作過程、事件、活動和檢查的安全記錄。

3.2安全操作的標準化

作業標準化是指在對作業系統和作業程序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以科學的方法、技術、規章制度和實踐經驗為基礎,以安全、質量、效率為目標,對作業的每壹個作業程序和動作進行優化和分解,從而形成優化的作業程序,達到最佳的作業效果。如何讓員工自覺按照制定的標準執行,並成為良好的習慣,是安全作業標準化面臨的難題。

為此,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對全體員工深入宣傳安全操作標準化的意義;努力培養全體教師、學生和兒童家長遵守安全標準的強烈意識;在幼兒園的顯眼位置設立宣傳欄,展示安全操作標準,讓全體師生都知道、理解並遵循這壹標準;管理人員帶頭嚴格遵守和執行安全標準,並給予現場指導和跟蹤確認;能接受別人對涉及幼兒園安全問題的提問;安全操作的標準可以不斷改進和修訂。

3.3安全風險調查的標準化

為了防患於未然,幼兒園必須對安全隱患進行排查、預警和控制。調查工作應根據相關安全法律法規、安全管理和技術標準、安全目標的要求,建立規範的制度和流程。幼兒園安全隱患排查規範化工作應當制定排查方案,明確排查目的和範圍,確定適當的排查方式,建立排查檔案。排查範圍應包括與幼兒園管理相關的所有人員、活動、設施、設備、場所和環境,並根據不同作業的特點,采取日常檢查、全面檢查、專項檢查和節假日檢查等方式進行隱患排查。

同時,也要及時制定規範的隱患預警、處理和評估方案。

3.4安全事件應急管理的標準化

安全事件應急管理是幼兒園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務之壹。做好幼兒園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需要規範安全事件應急預案,規範師生和幼兒家長的應急處理能力,規範日常危機防範培訓。

應急安全預案能有效預防和控制各種突發安全事件。建立相應級別和類型的安全應急預案,向師生和幼兒家長培訓和宣傳各應急預案的作用、流程和處置方法,確保師生和幼兒家長能夠有序應對安全事件。提高師生和孩子家長的應急處理能力,可以避免在安全事件發生時手忙腳亂,貽誤解決時機。壹旦發生安全事故,尤其需要教師具備事故處理的知識和技能,如呼救、疏散轉移、消腫止血等常用的臨時處理方法,妥善處理危急事件。加強幼兒園日常安全事件應急處理培訓是預防和處理安全事件的有效途徑。

新時期幼兒園的安全有效治理必須規範化,但規範化的過程不會壹蹴而就,需要思想認識、制度、技術、主體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以及各利益主體之間的博弈。需要全社會的關註,需要各部門的大力支持,需要教育部門的正確引導,需要幼兒園的認真落實。

參考

[1]劉嬌嬌,賈淑馨。淺析幼兒園安全管理[J].教育現代化,2017,4(26):150-151。

[2]叢明輝,牛迅。淺析幼兒園安全管理聯動工作的運行保障[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6,32 (9) :67-68。

葉龍,李森.安全行為[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4]王松,史大鵬。淺談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J].中小企業管理與技術(下期),2015,(11) :23。

[5]李莉。幼兒園安全管理與安全教育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2015。

  • 上一篇:關於長城的歷史。
  • 下一篇:行政違法案件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