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說過,中國學生的壹個優勢就是基礎知識紮實,比如數學、物理。但是這幾年在目睹了很多速成的例子(比如丁磊,陳天橋等。),學生也渴望走上成功的快車道。這就逐漸形成了壹種急功近利的浮躁風氣。很多大學生夢想畢業後馬上成為“經理”和“老板”,也有很多大學生壹入學就直接選擇了“管理”,因為他們認為這樣的專業畢業後可以馬上成為企業的管理者。然而,很多學生進入管理專業後,發現自己對學習這個專業毫無興趣。其實管理專業和其他專業壹樣,都是教授基礎知識和方法的地方。沒有壹個專業能保證學生畢業後能走上領導崗位。不管學生學什麽專業,大學畢業才是個人職業生涯的真正開始。想做企業領導或者管理工作的同學,也必須從基層做起。他們首先要在人格上學會做人,在學業上打好基礎。如果說大學是壹個學習和進步的平臺,那麽這個平臺的基礎就是大學裏的基礎課程。在大學期間,學生必須學習基礎知識,包括數學、英語、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使用,以及專業所需的基礎課程(如商學院的財經課程)。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應用領域很多看似先進的技術,幾年後就會被新的技術或工具所取代。只有基礎知識的學習才能終身受益。另壹方面,沒有良好的基礎,大學生很難真正理解先進的應用技術。最後,在許多中國大學裏,教授們在基礎課程方面的教學經驗比在最新技術方面更豐富。數學是理工科學生必不可少的基礎。很多學生認為數學是高中最難學的。壹旦發現自己的專業對數學的要求不高,就會完全放松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看不到數學知識有什麽實際應用或者就業前景。但是我們不要忘了,理工科專業的知識體系,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數學這個基石之上的。比如想學好計算機工程,至少要學離散數學(包括集合論、圖論、數理邏輯等。)、線性代數、概率統計和數學分析學得好;如果想進壹步攻讀計算機專業的碩士或博士,可能需要更高的數學素養。同時,數學也是人類幾千年積累的智慧結晶。學習數學知識可以培養和訓練人的思維能力。通過幾何的學習,我們可以學會用演繹和推理來驗證和思考;通過學習概率統計,我們可以知道如何避免走進思維的死胡同,如何最大化眼前的機會。所以大家壹定要用心學好數學,不能三心二意。學習數學不能局限於選修多門數學課程,而要知道為什麽學習數學,從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掌握認知和思維的方法。21世紀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英語。有些學生在大學裏學習英語只是為了過四六級,有些學生學習英語只是為了找工作的必備技能,有些人甚至認為學習和使用英語等於崇洋媚外。事實上,學習英語的根本目的是掌握壹種重要的學習和交流工具。未來幾十年,世界上最全面的新聞內容,最先進的思想和最深刻的技術,以及大多數知識分子之間的交流,都將用英語進行。所以,除非妳願意做壹個與國際脫節的人,否則英語學習很重要。在軟件行業,不僅編程語言是基於英語設計的,最重要的教材、論文、參考資料、用戶手冊等資源也大多是用英語編寫的。學英語絕不等於崇洋媚外。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中國需要學習西方先進的理念和先進的科學技術。學好英語才是真正的愛國。很多在中國的外國學生在英語考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他們通過了大學英語四、六級和托福考試。但是在美國留學後,在課堂上很難理解課程內容,與外國學生交流更是難上加難。怎樣才能學好英語?既然英語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那麽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就是盡可能的與實踐相結合,不能只“學”而不“用”,更不能通過背誦來學習英語。閱讀時,要盡量閱讀原版專業教材(如果英語不夠好,可以從雙語教材開始),閱讀壹些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論文,這樣可以同時提高英語及相關專業的知識水平。其次,提高英語聽說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和母語是英語的外國人對話。目前,有許多外國人在中國學習和工作。他們中的許多人願意與中國學生交談和交流,以學習中文。這是壹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此外,妳不應該把學習英語作為壹項艱苦的工作,妳可以用有趣的方式學習英語。比如可以多看名人的對話或演講,多看小說、戲劇甚至漫畫。新手可以找原版的英語教學節目和視頻學習,有壹定基礎的可以看英語電視或電影。看英文電影的時候,最好是有字幕的時候先看壹遍,同時查考生單詞熟悉句型,沒有字幕的時候再看壹遍,只用耳朵聽。聽英語廣播也是練習英語聽力的好方法。妳最好每天抽出半個小時到壹個小時的時間聽聽收音機,試著理解它的內容。必要的話可以錄下來反復聽。網上也有很多互動的英語學習網站,妳可以用遊戲、自測、雙語閱讀來提高英語水平。總之,學習英語的唯壹方法就是勇於實踐,持之以恒。信息時代已經到來,大學生的信息科學與信息技術素養已經成為他們步入社會的必要基礎之壹。雖然不是每個大學生都需要知道計算機原理和編程知識,但所有大學生都應該熟練使用計算機、互聯網、辦公軟件和搜索引擎,應該熟練在網上瀏覽信息和查找專業知識。在21世紀,使用電腦和網絡就像使用紙和筆壹樣簡單。如果妳沒有學好計算機,妳就不能快速、全面地獲得妳所需要的知識或信息。最後,每個具體專業也有自己的基礎課。以計算機專業為例,很多大學生只熱衷於學習最新的語言、技術、平臺、標準和工具,因為很多公司在招聘時都要求具備這些方面的基礎知識或經驗。雖然這些新技術都要學習,但是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學習更為重要,因為語言和平臺的發展日新月異,但是只要我們學習基礎課程(如數據結構、算法、編譯原理、計算機原理、數據庫原理等。)嗯,我們永遠不能離開他們原來的學校。壹位同學形象地把這些基礎課比作計算機專業的內功,把新語言、新技術、新平臺、新標準、新工具比作外功。那些只知道追求時尚的學生,最終只會知道招式的表面功夫,沒有內功的積累,永遠成不了真正的高手。雖然我壹直鼓勵人們去追求自己的興趣,但是我還是需要在這裏強調壹點,生活中有些事情即使不感興趣也是必須要做的。比如打好基礎,學數學,學英語,學電腦,這些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如果妳對數學、英語和計算機感興趣,妳是幸運的,妳可以享受學習。但即使不感興趣,也要把這些基礎打好。打基礎是個苦差事,不想吃苦是做不出來的。實踐貫穿始終:“妳真的明白妳做了什麽”。當妳在高中時,許多學生會問他們的老師“為什麽?有什麽用?”通常老師給的答案是“不要問”。進入大學後,這些問題的答案應該是“不要問”。在大學裏,學生要懂得如何將各學科的知識、理論、方法與具體的實踐和應用相結合,尤其是工科學生。有壹句關於修行的諺語是這樣說的:“我會忘記我所聽到的,記住我所看到的,並真正理解我所做的。”無論學習什麽專業,什麽課程,如果能通過綜合學習,刻苦練習,融會貫通,就能對知識體系有更深的理解,牢牢記住所學知識。所以我建議同學們多選擇壹些與實踐相關的專業課。在實踐中,最好是幾個同學合作,這樣既能通過實踐了解專業知識,又能學會如何與人合作,培養團隊精神。如果有機會在老師手下做壹些實踐項目,或者出去打工,只要不影響學業,這些做法都是值得鼓勵的。出去工作或者做項目的時候,不要只關註工資(除非生活上確實有困難)。有時候即使工資不盡如人意,但是有很多鍛煉和實踐的機會,值得壹試。以計算機專業為例,實踐經驗對於軟件開發更是必不可少。微軟希望應聘程序員的大學畢業生要有十萬行編程經驗。原因很簡單:實用技術要在實踐中提高。歸根結底,計算機是壹門實踐性的知識,不動手是永遠學不會的。所以最重要的不是筆試得高分,而是動手能力。但在與國內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驚訝地發現,國內壹些學校計算機系的學生要到大三才能編程。這些大學的教學方法和課程確實需要更新。如果妳正好在這樣的學校讀書,那就要從打工、自學或者上網的過程中尋求學習和實踐的機會。網上可以找到很多實用的項目。例如,壹群熱愛編程的學生建立了壹個討論軟件技術的網站(www.diyinside.com),他們在那裏享受自己的知識和實踐經驗,成功舉辦了許多活動(如在各大大學舉辦校園技術教育會議),並出版了書籍,幫助學生提高技能和解決問題。該網站的許多成員獲得了“微軟最有價值專家”的稱號。
上一篇:虛擬企業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麽?下一篇:校園裏壹個短劇的劇本不需要太長時間,三四分鐘就能寫完,這是積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