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延遲退休年齡的利與弊

延遲退休年齡的利與弊

法律分析:

第壹,延遲退休年齡的好處

1.從全國來看,推遲退休是大勢所趨。首先,從全球來看,中國的退休年齡是比較低的。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工作能力和身體素質都有了很大提高,為延遲退休年齡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老齡化形勢嚴峻。在現有的退休制度下,國家養老保險基金不允許本國公民提前退休,因此推遲退休年齡是必然的途徑。

2.從養老社會保障制度來看,“延遲退休”是為了緩解養老“白潮”的壓力。由於年紀輕輕就退休,相當壹部分職工進入了領取養老金的行列,縮短了養老金的繳費年限,增加了養老金的繳費年限,給養老基金帶來了沈重的負擔。如果我國退休年齡延長壹年,總體養老基金將增加40億元,減少支出6543.8+06億元,減少基金缺口200億元。也就是說,延長退休年齡可以有效解決日益緊張的養老基金支付壓力。

3.這有利於提高養老保險制度的公平性。在養老保險制度下,由於工作年限短,老年女性從養老保險制度中獲得的日收入低於男性。然而,由於女性員工通常比男性員工長壽,所以女性退休後從系統中獲得養老金卡的時間要比男性長得多。從整個生命周期來看,女性從養老保險制度中獲得的養老金總額會遠遠大於男性。

有可能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因為有些崗位,比如高級工程師、高級經理、醫生等。這個年齡(60歲左右)最能展現妳的工作能力。

5.人均壽命的延長也要求退休年齡的相應調整。

6.滿足了少數人的需求,比如公務員、工作機構員工等。畢竟這些人工作穩定,收入豐厚,壹旦退休,收入就遠達不到了。

二、延遲退休年齡的弊端

1.社保基金缺口問題不能建立在犧牲老百姓很多利益的基礎上,而應該找到直接原因。國家該出錢的時候,就該出錢。畢竟妳之前交過利稅。

2.社保基數計算有問題,資金不足會導致以後養老金領取不均。

3.多予多得的原則沒有體現出來。付出多,得到少,壽命不會每三年增加壹歲。

4.延壽沒有科學依據。與新中國成立時(當時科學和各種條件落後)相比,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提高了,但不可能同時提高,壽命是有限的。

5.年輕人的就業問題更嚴重。現在年輕人找工作壓力很大。如果老人們不離開,年輕人的機會就會減少。

6.老年人就業更難。他們需要體力又沒有體力,智力反應慢。除了坐辦公室拿筆寫字,幾乎沒有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工作,下崗是必然的。

7.有很多社會問題。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他們遊手好閑,容易惹上麻煩。壹顆不安的心會給社會帶來更多的麻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和2035年遠景目標。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政策關系到所有公民的利益。我們應該循序漸進,避免產生新的社會矛盾。

壹是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工種,有區別地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有些工作,比如重體力勞動者,比如煤炭工人,如果非要推遲到60歲以上才退休,是不現實的。另壹方面,也要考慮各類工作崗位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意願。比如醫生、教師等群體可能更傾向於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考慮實行彈性退休制度。即設定退休年齡區間。職工達到最低退休年齡時,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這個年齡後合適的時間點,達到最高退休年齡時必須辦理退休手續。實行彈性退休制度,壹方面可以給勞動者更大的自主權,體現人文關懷;另壹方面,壹些精力充沛、能力強的人員可以繼續留在工作崗位上發揮余熱,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

第三,領取養老金可以“早減晚增”。多位專家表示,不壹定要強制到壹定年齡退休,但養老金可以“早減晚增”,即早退休的人比例較低,晚退休的人養老金可以增加壹定比例,這對堅持工作的人是壹種激勵。

  • 上一篇:上過通識課但不知道怎麽考的,進來看看。
  • 下一篇:學習會計壹個月總結?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