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特斯拉還是蔚來?上海的選擇有意義。

特斯拉還是蔚來?上海的選擇有意義。

泰斯拉可能不是鯰魚,而是鯊魚。它對中國市場的加速掠奪將不可避免地意味著壹場血腥的大洗牌即將開始。

“救兒子還是救女兒?”

電影《唐山大地震》中,這個世紀生死問題最近也發生在上海,但面對“選擇蔚來還是特斯拉”的問題,上海市政府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

3月6日蔚來汽車發布的2018財報中,除了全年凈虧損96億的信息外,關於“取消2017年簽署的上海嘉定建廠計劃”的信息,其實更令人振奮。

被動終止還是主動中止?

在隨後的蔚來年度財務會議上,李斌證實了這壹消息的真實性。他說,2018165438年10月,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50號文件,讓NIO與JAC(江淮工廠)的聯合制造合作模式成為中國政府主管部門嘗試創新的典範。現有的合肥江淮蔚來基地可以滿足未來兩到三年的生產需求。

另壹方面,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陳明波在3月6日兩會期間透露信息,特斯拉純電動汽車項目進展順利。預計組裝車間將於5月完工,部分生產線將於年底正式投產。他還表示,特斯拉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制造業投資。2018從簽約、拿地到開工,只用了半年時間,充分體現了上海的速度。

針對蔚來嘉定工廠計劃的取消,目前有兩種聲音:自媒體《秋艷財經》,新版《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出臺後,蔚來被特斯拉擠出上海;更有媒體認為,蔚來去年凈虧損超過96億元。目前資金鏈不足以支撐巨額開支,因此決定停止在上海建廠。

根據蔚來此前的規劃,其第三款車型——首款車模已經命名為ET7,原本預計在蔚來上海工廠生產,將於今年NIO Day亮相。現在隨著上海工廠的終止,ET7將繼續由江淮工廠或其他合作夥伴代工。

我們來回顧壹下從蔚來自建工廠到終止這壹計劃的時間線。

2018,18 6月,上海市嘉定區行政服務中心發布了壹篇題為《環保局窗口全力推進蔚來汽車重大項目環評》的文章,稱“雙方就廠房建設、方案設計、環評編制、審批等進行了充分溝通,力爭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全力推進項目建設”。這是行業內蔚來首次要在上海自建工廠。事實上,蔚來在2017年底就與嘉定區政府簽署了相關框架協議。

在此之前,李斌是OEM模式的堅定支持者。但隨著江淮蔚來的代工不斷受到市場質疑,以及根據相關規定需要自建工廠才能獲得新能源生產資質,李斌對外界的態度也逐漸發生了變化。他在接受采訪時坦誠,與江淮合作,將對蔚來的高端品牌定位構成不小的挑戰。

蔚來官方確認,嘉定工廠不僅是蔚來二廠,也是上海市政府主導的重點項目。蔚來參與這個項目是基於公司的戰略部署,以及對公司第三、第四款車型產能的準備。

2018,18 10月27日,上海市政府舉行外資大項目簽約儀式,12個項目簽約,總投資超百億,其中最大項目增資1666億,為蔚來汽車簽約項目。當時,在談到上海與蔚來汽車的契合度時,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鄭先聰表示:“要把制造業留在上海,必須加上‘智能’和‘研發’這兩個關鍵詞,成為高端制造業的標桿。”

顯然,從代工的壹條腿走路到自建工廠的兩條腿走路,蔚來已經意識到建立核心工廠,運行整個制造流程,可以掌握所有制造環節的能力,從而也可以在代工過程中擁有更多的主動權。如果只靠貼牌生產汽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妳並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命運。

此外,蔚來IPO前曾表示,嘉定工廠將於2020年正式竣工,建設和設備采購成本所需資金將達到6.5億美元(約合45億元人民幣)。美國IPO、股權融資和車輛銷售收入將提供壹半資金,另壹半來自上海當地低息或無息貸款。

由此看來,從自建工廠的消息傳出到去年10結束,蔚來汽車和上海市政府壹直在積極推進該項目。那之後發生了什麽?

特斯拉享受了“上海速度”

事實上,在蔚來和上海嘉定推進項目的過程中,另壹方面,上海臨港也在和特斯拉緊密洽談。並且在2018年7月18日,特斯拉正式與上海臨港簽署投資協議,將在臨港地區設立獨資工廠,年產汽車50萬輛。這是上海歷史上最大的外國制造項目。

顯然,上海對特斯拉本地落戶的執念已經持續了四年。早在2014年,時任上海浦東新區副區長的丁磊就曾與馬斯克協商,要在任期內落實引進特斯拉在上海投資建廠的項目。雖然據說當時開出的條件也很優厚,但最終還是被馬斯克拒絕了。

從去年開始,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上海引進特斯拉的熱情從未改變。此外,去年4月,國家部署加快取消汽車制造業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去年上海出臺了“擴大開放100條”行動計劃,其中提到“鼓勵外商投資先進制造業,爭取外資新能源汽車項目落地。”

特斯拉享受的優惠還不止於此。

近日,特斯拉證實已與包括中國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浦發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達成協議,獲得521萬美元(約合35億元人民幣)貸款,以便在中國上海建立汽車和電池工廠,快速實現Model 3汽車的生產。如不出意外,利率可能如之前傳言的3.9%,低於中國人民銀行4.35%的貸款基準利率。

這樣的“超國民待遇”難免在業內引起壹些爭議。

所有的條件都在朝著有利於特斯拉落戶上海的方向發展。

根據新版《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提出嚴格控制新建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待省內現有電動汽車項目規劃產能完成後方可申請。換句話說,如果特斯拉先拿到生產資質,那麽蔚來汽車需要等待特斯拉上海工廠建成,實現65438+萬輛的量產目標。

從比賽結果來看,上海的選擇壹目了然。

或許還沒有哪個外國品牌像特斯拉壹樣被如此大開綠燈。對於壹批本土造車新勢力來說,這即將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尤其是當Model 3國產後定價跌破30萬元,對蔚來這樣的企業打擊會有多大,著實讓本土汽車人擔憂。

無論如何,在國家新能源補貼下降的前壹年,加速引入特斯拉這樣的對手是有意義的。

從1994開始,國家就用“50: 50合資股比”的政策“紅線”扶持地方汽車產業。時至今日,態度有所轉變,尤其是在新能源行業嚴重依賴補貼的背景下,試圖逐步放開保護,加快市場化轉型,讓企業參與更激烈的競爭來培養競爭力。

然而,特斯拉可能不是鯰魚,而是鯊魚。它對中國市場的加速搶占,必然意味著壹場血雨腥風的大洗牌即將開始。

文/五馬

  • 上一篇:學校普法宣傳標語
  • 下一篇:醫院明確禁止檢查嬰兒性別。為什麽總是被禁止?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