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3”作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的全國公共服務電話,主要提供就業、社會保險、人事、人才、工資收入分配、勞動關系等領域的政策咨詢、信息查詢、服務指南、投訴舉報等公共服務。
不同地區的醫保中心數量不同。因此,用戶需要根據自己當前所在的城市和地區,撥打當地醫療保險服務管理中心的電話。另外,因為醫保政策有明顯的地域性,所以最好打電話準確到城市。
:醫保報銷比例是多少?
1.門急診醫療費用:在職職工當年(10月1 ~ 2月65438+31)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醫療費用超過2000元。
2.結算比例:派遣人員2000元以上部分,合同期內報銷50%,個人自付50%;壹年內,派遣人員門診、急診累計報銷最高限額為2萬元。
3.被保險人應妥善保存在定點醫院的門診醫療單據(包括大額以下的收據和處方),作為醫療費用報銷憑證。
4.三類特殊疾病門診治療:參保人惡性腫瘤放化療、腎透析、腎移植術後需要服用抗排異藥物時,由參保人就診的二、三級定點醫院出具《疾病診斷證明書》,填寫《醫療保險特殊疾病申報審批表》,報區醫保中心審批備案。這三種特殊疾病的門診治療和取藥僅限於批準治療的定點醫院,不能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發生的醫療費用符合門診特殊病種規定範圍的,參照住院結算。
5.住院治療。交了20年醫保,退休後才能享受醫保報銷。
註意事項:
註意年齡限制:被保險人的年齡與疾病風險的發生有壹定的關系,所以保險人對參加醫療保險的人有年齡限制。各保險公司對最低投保年齡的規定不盡相同,壹般從出生後90天到16歲不等,而最高投保年齡限制大致相同,壹般不超過65歲。
註意保險責任範圍:保險責任是保險公司承保的風險和應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在住院醫療保險中,並不是所有的住院風險保險公司都會承保。同時,各保險公司對險種的保險責任也存在壹定的差異。比如市面上有大量被保險人的重疾險,只承保保險條款中所列的疾病,而且是患者投保後第壹次確診的疾病,如哮喘、糖尿病、肺結核等,這類險種都不承保。對於不在保險範圍內的責任,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目前,“12333智訊通”已覆蓋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勞動關系、勞動報酬、職工福利等10類政策信息。依托科技項目“勞動和社會保障服務業務與信息技術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重大應用”,* * *將制定包括服務設施、服務條款、業務流程、知識庫等標準和規範,指導各地電話咨詢服務中心建設。重點宣傳電話咨詢服務,確定統壹標識,在社會公眾中培養“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問題找12333”的觀念和習慣,使12333家喻戶曉。逐步建立電話、短信呼入交換平臺和部級電話咨詢服務知識庫,各地參與維護使用,實現標準統壹、資源共享,促進各地電話咨詢服務中心互聯互通和業務合作。進壹步開通短信等新型服務渠道,結合地方探索實踐,研究制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中心短信應用方案,充分發揮短信靈活快捷的特點,把服務直接送到百姓手中。
1233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熱線是重要的民生服務平臺。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系統建設,有利於暢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與公眾的溝通渠道,提高服務公眾的能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和生育時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第三十壹條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根據管理服務的需要,與醫療機構、藥品經營單位簽訂服務協議,規範醫療服務行為。
醫療機構應當為參保人員提供合理、必要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