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保險是保障;有人說保險是大慈善;有人說,保險是愛,是責任,是尊嚴。這些說法都是對的,但對我來說,保險是壹種科學的合同互助制度。在這個系統中,資金從幸運者轉移到不幸者,並重新分配。其實說白了:保險是壹筆錢,將來會付給妳,但是這筆錢需要激活。這個激活條件就是殘疾、年老、疾病和死亡。也就是人生最需要錢的最低點。從這個角度來說,保險是把不幸變成現金的工具。比如:終身壽險是用生命換取金錢的保險;比如意外險,就是用意外傷殘和死亡換取金錢的保險;比如重疾保險,就是以金錢換取重大疾病的保險。保險分為四個維度,分別是:理財、法律、醫藥、產品。
1,理財提到理財。很多人第壹個想到的是銀行賣的理財產品,其實這是壹個很大的錯誤。所謂理財,就是管好妳的錢。理財的目的無非是讓錢保值增值。說白了,錢少不要管,不要管。市場上有很多理財工具,股票、基金、期貨、貨幣、基金、銀行債券、保險等。保險不同於其他金融工具。其他金融工具的作用是讓錢變多,保險的作用是讓錢不變少。
因此,保險工具在家庭資產配置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理財專家,如果給客戶的理財方案裏沒有保險,只能說理財專家是個草包。
2.法律屬性是保險最重要的屬性,因為保險是法律契約固定的壹筆錢。保險是在未來不確定的日子裏,由法律確定的壹定金額。這只有保險才能做到,這就是保險的確定性。在簽訂保險合同的那壹刻,保險公司會在合同中白紙黑字的寫下約定將來賠償妳的錢,保證以後會給妳。這種確定性也是保險最大的魅力。
3.醫學這個主要涉及重疾保險。在此之前,人類醫療手段不發達,很多疾病無法治療。患有嚴重疾病基本上是在等待死亡。但是隨著醫學的發展,很多病已經不是病了。以前要人命的病,吃兩片就能治好;原本無可奈何的疾病,可以用人工心臟甚至器官移植來治療。本來人得了大病就要死了,所以人只需要人壽保險,死了可以換錢。很多病是殺不死人的,但是醫生治療後還是可以活的,所以就有了得病換錢的保險,也就是重疾險。這就是南非心臟外科醫生伯納德博士發明重大疾病保險的原因。所以,重疾險本來就離不開醫學,是現代醫學和保險完美結合的產物,壹種契約式的互助制度。重疾險中的重大疾病和輕微重疾需要確診,或者達到壹定狀態,或者進行某種手術才能獲得理賠。診斷和手術都是醫生的事。醫生說如果符合保險條款,保險公司會賠錢。醫生說如果妳不符合要求,保險公司是不會賠的。所以,醫學的維度是保險非常重要的屬性。不僅如此,保險相關醫學和傳統醫學也有區別。臨床醫學關註的是目前患者的身體健康,而保險用的是核保醫學,關註的是被保險人未來患病的可能性。比如朋友發現甲狀腺結節去醫院,醫生會說沒事,回去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不要累,不要熬夜,少玩手機,定期體檢。但是,保險公司會對妳說:對不起,這種情況我們決定拒保,因為妳得甲狀腺癌的幾率比別人高很多。
4.產品如果壹個客戶想加入保險的契約互助體系,他首先需要選擇壹個產品來購買。中國有80多家保險公司,2萬多種保險產品。很多保險代理人只研究過自己公司的產品,沒有見過其他所有公司的產品,就嚷嚷著自己的產品是最好的。其實中國的代理人也很慘,因為保險產品越來越好,很多客戶認為買保險會吃虧,所以持觀望態度。雖然理論上越早買保險越劃算,費率越便宜,保障時間越長。但是保險產品日新月異,總給客戶壹種眼花繚亂的感覺。壹山高壹山低,總覺得沒出來的產品才是最好的產品。如果我們像這樣等待,這將不是壹個好的保險。保險價格肯定是越來越貴,直到我們負擔不起,或者直到我們身體上根本買不起保險。
所以作為保險代理人,理財、法律、醫藥、產品都要專業。如果壹個代理人不懂理財,不懂保險的意義和作用,不懂法律甚至不懂保險條款,不懂保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