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工傷賠償標準按傷殘等級支付,具體內容為壹級至十級,發放壹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壹級至四級的,支付月平均工資收入的90%至75%;每月支付護理費;傷殘五至十級的,由企業發給壹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工傷需要安裝輔助器具的企業報銷。
第壹,如何賠償工傷和骨折
被認定為工傷的工傷和骨折的賠償標準為:
1。醫療費用按照實際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2。住院夥食補助費為本單位出差夥食補助費標準的70%。
3。交通費、住宿費是本單位職工出差的夥食補助標準。
4。康復治療費由經辦機構組織專家評估,按照評估標準計算。
5。殘疾人用具費用,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用具費用計算。
6。傷殘賠償金按照受害人的傷殘程度或者傷殘等級以及申訴法院所在地上壹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計算,自傷殘之日起計算20年。找法網提醒,60歲以上的,每增加壹年減壹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二、傷殘等級鑒定程序
工傷傷殘等級的鑒定程序如下:
1。工傷職工所在單位填寫勞動鑒定申請表,申請勞動鑒定。
2。提供以前所有醫院治療疾病、傷害和殘疾的原始醫療記錄。
3。勞動鑒定委員會審批申請及附件材料,對符合條件者安排鑒定。
4。專家組將對病殘職工的情況寫出定性和定量的診斷意見,由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傷殘等級並出具等級證書。勞動鑒定委員會應將鑒定結果及時通知被鑒定的企業和職工。
職工對勞動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向當地勞動鑒定委員會辦公室申請復審;對復查結論不服的,可以向上壹級勞動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
3.工傷傷殘等級鑒定在哪個部門?
工傷傷殘等級鑒定部門是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延長30日。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應當向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
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到妳。如有疑問,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壹年支付壹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壹年的,按壹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為勞動者月平均工資的3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期限最長不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的賠償金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