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這篇可憐的博士論文充滿了感謝:回首往事,我為無數座大山感到惋惜。

這篇可憐的博士論文充滿了感謝:回首往事,我為無數座大山感到惋惜。

“窮無數山”

最近,甘肅壹篇博士論文“火”了。有網友表示看完“熱淚盈眶,戳中靈魂”,也有網友評論“字字珠璣”。

“回頭看,山無數。”

“從2005年18歲開始,我離開家鄉,遠行。至此,我35歲博士畢業,整整17年過去了。期間參加了7次研究生考試和3次博士論文答辯,最終完成了草科學學士、法學碩士和經濟學博士的學習。我也因為學業中斷,在基層做過第壹書記,在很多農業企業工作過。很難描述其中的曲折。”

趙安

這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甘肅博士趙安感謝博士論文的壹段話。這句“謝謝”也得到了網友的轉發和點贊。有人說,樸實真摯的筆觸,是生命的重量,是青春的激情,讀書觸及靈魂。

“學歷只是經歷的壹部分,不壹定代表什麽。任何層次的探索都是有價值的。即使有些經歷被認為是失敗的,無用的,也不代表這些堂吉訶德式的奮鬥不重要,沒有意義。正是因為有了歲月的打磨和風雨的雕琢,我們才能過上人生該有的樣子。”如果壹個人知道他活著是為了什麽,他就能忍受任何壹種生活”。

在漫長的旅途中,總有壹些重要的節點,壹定要總結成莊重。"

6月11,趙安說自己只在粉絲不多的小號裏存過這本個人傳記和日記,但很驚訝有這麽多人轉發。

提到感謝信中寫的“曲折難以形容”,趙安有些感慨。他介紹,自己很愛讀書,學習也很自覺,很主動。“但往往越是這樣,(學術)這條路就特別不成功,特別掙紮。不像有些同學,本碩博壹口氣讀完,沒有間斷,節省了很多時間。像我這個年紀,早就上了壹個臺階。但是我受了那麽多挫折,改了那麽多方向。”趙安說。

趙安(左三)和群眾在冬季搶修保障房。

七次考研的曲折很難描述。

65438年至0987年,趙安出生在甘肅省鎮遠縣的壹個山區農村。6歲時,他被送到鎮上,在那裏讀完了小學、初中和高中,接受了“最好”的教育。

2005年,趙安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蘭州大學草業學院,4年後獲得蘭州大學草業經濟管理學士學位。

2009年,趙安從蘭州大學草原農業科技學院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後,因為考研失利,說自己去了廣州打工。

“我生長在壹個落後的山區,渴望去大城市,通過高考改變命運,所以大學畢業後去了廣州。現在看來這種做法太著急了,人的社會化和城市化畢竟是壹個漫長的過程。”趙安坦言。

趙安說,他在廣州的三年,住的是最差的房子,吃的是最便宜的菜,這不算什麽。最可怕的是他對未來的無知和不確定。

這期間,趙安壹直在自學經濟學,考研三次。但由於專業跨度大,目標高,他考了三年才收到壹份不理想的學校通知書。

他在致謝中寫道,當時“我長期住在黑暗的握手樓和膠囊屋,後來引發了很多精神疾病...

在風中沈睡的同時,我壹次又壹次的嘗試,無法回到校園。偉大的青春和才華怎麽能如此浪費?珍珠水湯,人山人海,誰會買這種天賦和夢想?我經歷過很多次失敗,但從來沒有像當時那樣被切割,被侵蝕,被無助。"

2012年,趙安聽從母親的建議,從廣州回到甘肅參加事業編制考試,在甘肅省鎮遠縣工作。時任鎮遠縣城關鎮黨委書記的李思可見他勤政忠誠,於是力推通過,任命當時年僅24歲、入職僅3個月的趙安為五裏溝村黨支部第壹書記。半年後,他被調任七川村黨支部書記、村合作社理事長。

同年,趙安參加了第四次考研,這次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趙安因為工作原因選擇了放棄。“當時還有點遺憾,現在完全沒必要回頭看。”趙安說,當時他的工作正處於重要機遇期,他所在的七川村被列為當地精準扶貧聯系單位。經過縣鄉組織反復醞釀,決定由他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在這個窗口期退學是違反職業道德的。

在鎮遠縣工作三年多,趙安從未放棄繼續深造的夢想。2013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發展學院,在職研究生。

2015,趙安被蘭州大學法學院錄取,攻讀全日制法律碩士。此後,趙安辭去了鎮遠縣的工作。2018,趙安被中國社會科學院錄取,攻讀全日制管理學博士學位。

七次考研,壹次次嘗試的趙安,在致謝中特別感謝了看似曲折的基層經歷。他在致謝中這樣評價那次經歷,是“從此開啟了壹次對我影響深遠的基層實踐,並在這個過程中重塑了我對這個社會認識的價值體系”。

博士論文致謝全文(滑動查看全文):

經過三次答辯,他終於拿到了博士學位。

2022年5月,趙安經過三次博士論文答辯,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

趙安以《可憐的無數座大山》為論文題目,回望自己高中畢業後17年的求學之路,充滿了艱辛與坎坷,也遇到了許多無私的幫助。

2065438+2008年,第二個碩士畢業後,經過十年的實踐和深造,趙安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經歷和工作,很快申請到了農學、法學和經濟學的博士錄取機會。

趙安最終選擇加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發展研究所張曉山團隊,攻讀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這也是趙安基於研究方向與過往積累的高度耦合而做出的選擇。

趙安說,初三的時候醫生申請了答辯,當時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是失敗了。半年後,我申請答辯。雖然我盡了最大努力,但還是失敗了。

趙安承認這對他的自信心是壹個很大的打擊。後來在很多老師的指導下,終於通過了第三次答辯。

“當時國家給醫生提供三年每月1.25元的補貼,還提供宿舍。”趙安說,每月每天在食堂吃飯的補貼勉強夠用。在博士學位延期的那壹年,他不僅失去了資助,還失去了住的地方。

站在30歲,有老人,也有年輕人。對於很多貧困生來說,堅持走完這壹步,其實是對整個家庭的巨大挑戰。在北京吃住需要很多開銷。為了不給家裏增加負擔,趙安在北京兩家農業企業的研究所打工。

“企業是壹所大學校。我在研究所做研究員的時候,接觸了整個農業產業鏈,認識了很多行業精英。”趙安說,在這些企業工作也是壹種學習,讓他對農業產業經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這輩子最幸運的事不是讀博士,而是認識我的妻子,有我可愛的小公主,我和媽媽都很健康。”趙安說,沒有家人的支持,他無法完成學業。他老婆是他蘭州大學法學院碩士的妹妹。他最欣賞妻子的寬容和謙遜。十年來,潤物細無聲塑造了他的性格,對他學業的支持也是持續而艱辛的。

勸誡學生樹立正確的“學歷觀”

在鎮遠縣工作期間,趙安出版了《齊村奮鬥——壹個村支書的中國夢》壹書,並考上了法學專業研究生。這些別人認為不可思議的經歷,在他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的。

“在鎮遠縣欒川村當黨支部書記,是我真正意義上的第壹份工作,給我的人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接影響了我後來的學術方向和研究方法。”趙安說,他當村幹部的那些年,天天處理鄰裏糾紛,天天學習法律,所以他的工作不是學習,這也是他跨專業考研的自信。

趙安認為,學歷只是經歷的壹部分,水平不壹定代表什麽。當初,他在村支書崗位上三年獲得的知識,並不比讀三年碩士遜色。社會也是壹所大學校,逆境往往是最好的教育。

“讀書求,不等於拿學歷。並不是所有的職業都需要追求高學歷。比如很多應用崗位也可以提升職稱,我的專業是基礎理論。進步的方式在壹定程度上體現在獲取學歷上。即便如此,獲得學位也只是充分學習和實踐後的副產品,並不是這個過程中的主要目的。”趙安說,這種邏輯關系希望能給學弟學妹們壹些啟示。希望他們能多關註“學習”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獲得學歷”的過程。只是學歷高了,有些東西可能會改變,但這種改變是有限的。希望弟弟妹妹們能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趙安認為,七年備考,三年讀碩士,需要十年時間,前五年自學經濟學,後五年系統學習法學。30歲之前,基本構建了自己的知識結構。與其說是“七次考研”,不如說是“七年尋”。考試方面,七次有點長;搜索方面,七年太短了如果要求參考的話,前三次考研真的很沮喪。建議同學們科學合理的選擇專業和目標。知識的積累需要壹個周期,參加考試畢竟只是壹種技能。

趙安說,任何層面的探索都是有價值的。即使有些經歷被認為是失敗的,無用的,也不代表這些堂吉訶德式的奮鬥不重要,沒有意義。正是因為有了歲月的打磨和風雨的雕琢,我們才能過上人生該有的樣子。

“如果壹個人知道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麽,他就能忍受任何壹種生活”。

  • 上一篇:張寶林的哥哥還活著嗎?
  • 下一篇:證明的格式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