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優勢來看,北師大是中國基礎教育領域的壹面旗幟和領軍人物。其深厚的教育教學資源和在師資培養上的精力,這是壹百多年沈澱下來的,是任何壹所學校都無法比擬的。百年來,學校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學科體系,凝聚了壹大批優質學科。
具有學術水平的專家教授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已成為我國培養優秀教師和各類專業人才、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新中國成立以來,為國家培養了65438+萬人才。他們大多在教育戰線工作,很多人成為了領導、科研骨幹、教學骨幹。
2.從中國的宏觀發展趨勢來看:振興中華,必須振興代表中華文明起源的中部地區,這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株洲市興辦教育有良好的政策和歷史機遇,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必然要求。
3.從湖南株洲的辦學環境來看,株洲有成熟的投資和辦學條件。株洲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好,產業基礎好,公共財政基礎好;株洲市民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對教育的支付能力較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強烈。株洲城市基礎設施逐步成熟完善,經濟發展潛力大,人口增長快;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的長眠之地,自然和人文環境優越。以今天的視角從地圖上看株洲,地處中國核心區域,地理優勢顯著,輻射範圍廣,對外交流便利。特別是株洲各級黨政部門高度重視教育發展,高瞻遠矚創新發展現代化新城,為投資辦學創造了優良的環境和條件。
4.從教育市場需求來看:隨著長遠、長遠、長遠發展壹體化戰略的深入,株洲市天元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人口規模逐年增加,教育供給與教育需求的矛盾也比較突出。教育總量不足,教育質量亟待提高,成為影響公民生活和投資環境的重要因素。為解決教育供給不足的矛盾,株洲市天元區委、區政府確立了“變相對落後為適度超前”的區域教育發展戰略,計劃在5年內設立11學校,徹底解決教育供給不足的矛盾,並決定引進名校資源,采用創新模式發展區域教育。
5.從基礎教育改革來看,《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指出,要“確立基礎教育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優先發展基礎教育”,“高水平、高質量地在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滿足高中階段教育和三年制學前教育的社會需求,重視發展幼兒教育。到2010年,基礎教育總體水平接近或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由此可見,北師大在株洲設立附中是時代、社會發展、區域經濟發展等諸多機遇和條件使然,也是北師大與株洲市教育創新、文化創新、城市創新、經濟增長方式創新並行發展的有益探索和嘗試,也是為株洲城市發展塑造新的教育文明和經濟增長方式的壹種途徑。這種建設性互補共贏關系的建立自然是合理的。發展規劃1。辦學性質和發展依據北京師範大學株洲附屬學校是在湖南省株洲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努力下,由北京師範大學和湖南中基教育資源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壹所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的全日制民辦普通中小學。實行“高校投入優質教育資源,企業投資運營,政府政策支持,學校自主辦學”的新機制新模式,是北師大實施素質教育,實施教育教學改革的新途徑。北京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大學。是壹所以教師教育和基礎教育為主要特色的百年知名學府。作為中國師範大學的排頭兵,在國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國家課程標準的制定、教材的開發等方面壹直走在前列。近年來,北師大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成功創辦了壹批附屬學校,形成了實力雄厚、輻射廣泛、特色鮮明的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北師大舉辦株洲附中,大大提升了株洲附中的知名度和實力。學校投資方湖南中基教育資源有限公司是湖南知名企業,經濟實力雄厚,對教育充滿熱情。管理團隊有多年參與教育運營的經驗,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教育事業做貢獻。株洲高中由中基公司投資,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資金保障。同時,株洲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天元區政府為株洲附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在師資隊伍建設、招生錄取等方面給予了極大的政策支持。以上三個方面是北師大株洲附屬學校辦學的堅強支柱,將為株洲附屬學校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北京師範大學株洲附屬學校位於湖南省株洲經濟開發區天元區,工業基礎雄厚,是中南交通樞紐。學校按“國家示範校”標準建設,占地232畝,建築面積654.38+20萬平方米,投資2億元人民幣。學校擁有標準化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圖書館、體育館、標準化400米塑膠運動場、食堂、學生公寓、教師公寓等建築設施。學生教室配備高亮度高清大屏幕液晶投影儀,班級建成多媒體網絡教室。學生公寓6人/間,配有陽臺、衛生間、冷熱水、空調、電話等生活設施。教師公寓配有電視、空調、衣櫃等生活設施。學校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按照“異地辦學、屬地管理”的原則,接受北京師範大學的指導和株洲市教育局、天元區教育局的直接領導。學校於2005年9月1日正式開學。
三、學校發展的措施和裏程碑
(壹)構建理性的、深思的、培育的、獨立的、體驗式的德育體系。
1.根據學生品德的發展規律和當代青少年的特點,確立了德育的要求和內容,包括知、情、意、信、行等不同方面。深入貫徹北師大附中校訓:真誠、熱愛、勤奮、勇敢,弘揚北師大優良傳統。
2.拓寬多樣化的德育途徑,包括學科滲透、行為養成、活動體驗和環境熏陶,全程育人。
(1)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2)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3)對學生進行行為訓練。
(4)營造良好的學校環境和高雅的文化氛圍。
3.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形成全員抓* * *管理、全員育人的德育戰鬥隊形。
(1)加強學校班主任隊伍建設。
(2)強化全員育人意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3)家庭、社會和學校相互協調,共同發揮作用。
(4)整合社區教育資源,建立壹批德育基地和社區服務點。
(5)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構建學生自我教育的德育模式。
(二)北師大優質教育資源整合,從本地實際出發,因材施教,構建多維度人才培養模式。
1,開設理科實驗班。
2.開放文科實驗班。
3.開設外語實驗班。
4.提供特殊的藝術課程。
5.辦專門的體育課。
6.初高中直接開實驗班。
7.開設國際交流班和留學生班。
(三)構建多元化高效的課程教學體系
1,加強課程建設
(1)優化基礎課程。
(2)開發拓展課程。
(3)做好探究課程。
(4)引進國外優秀課程。
2.加強學科建設。
(1)加強理科實驗學科建設。
(2)加強人文學科建設。
(3)加強外語學科建設。
(4)加強信息技術學科建設。
(5)加強體育文藝學科建設。
3.搞好課堂教學改革。
(1)轉變教學觀念,倡導新的教學方法。
(2)達到高標準的教學質量。
4、抓好學科競賽輔導。
5.改革考試和學生學習評價制度。
(1)改革考試功能。
(2)改革考試內容。
(3)改革考試形式。
(四)建立群眾性的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的體育藝術工作體系。
1.加強和改進體育課和藝術課的教學。
2.廣泛的體育和課外活動,如象棋、遊泳、乒乓球、籃球、排球、足球、武術、健美操等。,初步形成學校傳統體育。
3.與國家、省、市運動隊合作,在我校設立相關訓練基地。
4.成立學生校樂隊、學生舞蹈隊、學生合唱團、話劇團,開展文藝活動,活躍學生學習生活。
5.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課,建立心理咨詢室,培訓咨詢師,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五)積極推進學校信息化進程。
1,做好多媒體網絡硬件建設。
2.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3.推進學校辦公自動化。
4.建立校園電視臺和廣播站。
5.加強學校教學資源庫建設。
6.加強教師教育技術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六)構建與實踐、實驗密切相關的教學研究體系,實現以研究促教育、以研究促學校、以研究促教師、以研究育人。
1,開展大眾教研。
2.建立重點課題與各級研究相結合的教學研究體系。
3.建立研究體系。
改善學校環境和各部門配套設施建設。
2.校園形象工程
3.教風、學風、校風、班風建設
4.校徽、校訓、校旗、校歌、校服
(九)搞好國際交流與合作。
1,國際部成立。
2.與外國學生舉辦夏令營和冬令營,擴大國際交流,開闊學生視野,讓教育走向世界。
3.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十)加強制度建設。
1.建立教師招聘制度。
2.建立激勵性的人事管理制度。
3.建立嚴格的財務制度。
4.建立資產管理系統。
5.建立民主監督管理制度。
6.建立教學管理系統。
7.建立檔案管理系統。
8.建立學生管理系統。
9.建立安全體系。
(十壹)做好招生工作。
1,招生工作要面向教育市場,充分利用當地政府對民辦學校的招生政策,營造良好的招生環境。
2.按照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預科“五教壹脈”的長遠規劃,力爭三年內在現有初中、高中的基礎上進壹步擴大規模,同時啟動小學、國際部招生。
3.擴大招生範圍,面向中南和全國招生。
4、成立招生辦公室,實行常年招生。
5、實行全額招生。
6、制定相應的招生獎勵政策,獎勵優秀的招生人員。
(十二)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建立高效精幹的組織機構。
1,加強領導班子建設。
(1)加強領導班子思想建設。
(2)加強領導班子作風建設。
(3)加強領導班子水平建設。
2.根據學校的發展規模,逐步完善學校的管理組織,形成高效精幹的管理團隊,保證學校的健康發展。
(十三)理順關系,為學校爭取持續健康的發展環境。
1,自覺接受北師大領導。
2.積極爭取投資方在校園基建、後勤保障服務、後續資金等方面的支持。
3.積極取得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信任和領導。
4.積極加強與北師大其他附屬兄弟單位的聯系。
5.廣交朋友,加強與周邊兄弟學校尤其是長株潭兄弟學校的學習和交流。
6.做好學校與社會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