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來有抵禦外侮、保家衛國的優良傳統。強烈的愛國主義,像壹條無盡的歷史長河,滋潤著壹代又壹代中華兒女的心田,激勵著人們為民族的生存和國家的富強而奮鬥。無數仁人誌士為抵禦外侮、捍衛尊嚴,譜寫了壹曲又壹曲慷慨悲歌,樹起了壹座又壹座歷史豐碑。從精忠報國的嶽飛、為父從軍的花木蘭,到虎門銷毀鴉片、捍衛我主權的林則徐、願與戰列艦同生共死的致遠艦艦長鄧世昌,無不被他們報國、萬古長青的愛國精神所感動。革命戰爭年代,父親送孩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爭先恐後參軍上戰場的感人場景隨處可見;和平時期,“壹人參軍,全家光榮”,年輕人踴躍應征,在很多地方形成了壹種社會風尚,都是新時期愛國傳統的具體體現。這種深厚的愛國主義傳統,是激勵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力量,是中華民族歷經劫難、屢遭侵略的重要原因。
“雖然世界是安全的,但忘記戰爭將是危險的。”沒有強大的國防,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就不能得到保障,人民就不能安居樂業。從近代以來中國屢遭外國列強侵略和欺淩,到民族團結和警惕,有效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復興越來越呼喚強大的國防。當前,國內發展和國家安全的環境形勢日趨復雜,面臨的挑戰和風險明顯增多,維護國家安全和統壹的鬥爭更加復雜,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更加艱巨。每個公民都應從維護國家安全穩定、支持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和打贏未來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需要出發,關心和支持國防建設。士兵是軍隊的根本,是軍隊形成戰鬥力、有效履行使命的根本支撐。隨著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加快和軍事鬥爭準備的深入,軍隊信息化建設步伐將進壹步加快,對高素質士兵的需求將更加突出。廣大適齡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時刻準備聽從祖國的召喚,主動投身綠色軍營鍛煉身體,在建設強大國防的征程中實現人生價值,為維護國家安全、發展利益做出貢獻。
二、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中國國防法規定:“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國人民每壹個公民的神聖職責,中國人民和公民應當履行國防義務。”我國兵役法規定:“中國人民和公民,不分民族、種族、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義務依照本法的規定服兵役。”也就是說,依法服兵役是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是法律賦予公民的神聖職責,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凡達到服兵役年齡的公民,必須按照規定和要求被征集服現役或預備役,履行應盡的兵役義務。
公民服兵役的義務。根據中國法律,兵役分為現役和預備役。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裝警察部隊服役的公民稱為現役;編入預備役部隊、民兵組織或者經過預備役登記的,稱為預備役。《兵役法》根據我國的國情和軍隊的實際需要,對男女公民履行兵役義務作出了不同的規定,即男性公民有依法服兵役的義務,女性公民根據需要服現役,沒有規定有壹般被征集服現役的義務。
士兵服現役的時間。根據國家現行相關政策規定,義務兵服現役的期限為2年,1年稱為列兵,第二年稱為壹等兵。義務兵服現役期滿後,根據軍隊需要和本人意願,經團以上單位批準,可以被選舉為士官。士官分為下士、中士、上士、軍士長四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壹級。下士、士官稱為初級士官,最長服役6年;上士、四級軍士長稱為中級士官,最長服役8年;三級軍士長以上的高級士官,可以服現役14年以上。在本級部隊服現役達到規定年限的士官,可以根據部隊需要和本人意願,經過壹定的選拔程序,進入下壹個服役期。這壹規定的實施,既能使士兵定期輪換,又能保持部隊朝氣蓬勃、年輕力壯,留住各類專業技術骨幹,以適應軍隊武器裝備的發展。
三。征收對象和範圍2011年
男兵主要由高中(含職業高中、中專、技校,下同)畢業的青年征集。同等條件下,優先招收高學歷青年和應屆畢業生。被招用的非農業戶口青年應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農業戶口征集的青年應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盡量多征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入伍。2012年完成專業課程並參加實習至畢業的高職(專科)、中職學生,本人自願申請並符合條件的,可批準入伍。在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就讀的學生,本人自願申請並符合條件的,可批準入伍,並盡量招收2011年入學的學生。
女兵征集對象為普通高中和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及在校學生。同等條件下,優先招收高中畢業生和2011年進入高校就讀的學生。普通高等教育五年制專科畢業生和在讀專科學生,2011高中畢業後進入成人教育、各類非學歷教育、培訓或自考院校的學生,符合條件的,均可招收。
四、入伍的基本條件
我國兵役法規定,每個公民都應當依法履行兵役義務,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有資格參軍服現役。國家對公民服現役的條件有嚴格的規定和要求,只有符合規定條件的,才能批準入伍。
年齡條件。2011征集男兵年齡為18至20周歲,高中畢業生可放寬至21周歲,高職(專科)畢業生23周歲,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24周歲。根據自己的意願,可以招收壹些17歲以上的高中畢業生入伍。2011年度征集女兵的年齡要求是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應在17至19周歲(1992 1至1994 12 365438)普通高校學生放寬至20周歲(198後出生
政治條件。按照公安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2004年10月9日發布的《征兵政治審查規定》及有關規定執行。
身體狀況。符合國防部2003年9月1公布的《應征公民體格檢查標準》及相關規定。
五、應征公民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國家兵役條例》明確規定了征兵的程序和方式,每個適齡青年都要自覺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其程序主要包括:
(壹)兵役登記。《兵役法》第十三條規定,每年9月30日前,縣級兵役機關應當組織基層單位對當年2月31日前年滿18周歲的男性公民進行兵役登記,依法確定應當服兵役、免予服兵役和禁止服兵役的人員。適齡青年可於每年3月、9月直接到戶籍所在地縣(市、區)人武部參加兵役登記;大學生到學校所在地縣級人武部參加兵役登記,接受體格目測、政治、文化初審。通過初審的公民稱為合格公民。凡被確定為應征公民的,在征兵期間必須自覺按照當地兵役機關的要求申請入伍。
(2)參加征兵體檢。體格檢查是確定應征公民是否符合服現役條件的壹項重要工作。每年征兵期間,縣級兵役機關要統壹組織力量,按照規定條件對應征青年進行嚴格的體格檢查。經兵役機關確定為預征對象的應征公民,在接到體檢通知後,持本人身份證、高中以上畢業證、兵役證、戶口簿和近期壹寸免冠照片,在規定時間內到縣(市、區)征兵體檢站進行體檢。
(3)接受政治審查。體檢合格者,由兵役機關進行政治審查。應征公民應當如實提供本人及其主要家庭成員的有關情況,積極配合兵役機關的工作,如實反映有關情況,不得弄虛作假,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4)辦理入伍手續。經批準入伍的應征公民,由縣級兵役機關辦理入伍手續,並發給《應征公民通知書》。應征公民在接到入伍通知書後,應當註銷戶口,轉入黨(團)關系,領取服裝。在此期間,要十分註意安全,註意飲食衛生,不要遠離居住地,隨時準備準時到指定地點報到。新兵到部隊後壹個月內,其家屬到所在縣(市)民政局,按其農業和非農業戶口領取《優待安置證》,享受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
(5)檢疫審查。檢疫審查是指新兵到部隊後的體格檢查和政治審查。在規定時間內發現身體、政治狀況不符合要求,不適合在部隊服役的,應當送回原籍退伍。對不符合征兵條件的新兵通過檢疫審查予以退回,是保證兵員質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對應征公民負責的具體體現。
六、女青年應征入伍的具體程序
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和總部有關指示精神,今年冬季繼續面向社會普遍報名征集女兵。女兵征集包括網上報名、初選預招、初審、體檢、綜合素質測評、政審、新兵審批、公示等程序。
(1)網上報名。即日起至10月5日118: 00,女青年考生登錄國防部征兵辦公室網上報名系統(網站),按要求填寫相關材料,辦理報名手續。
(2)初選預征對象。報名截止後,網上報名系統將根據當年高考報名人員的相對分數,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自動選擇初選預申請對象。11.6起,初選預選候選人登錄網上報名系統,自行打印《女青年報名者網上報名審核表》,持此表到本人戶籍所在地報名。
(3)初審。市(州)征兵辦提前五天通知,初審人選憑《應征女青年網上報名報名表》、畢業證(高校學生持學生證)、戶口簿(高校學生不需要)、居民身份證按要求參加政治初審和身體初審。主要審核戶籍、年齡、學歷、身高、體重、視力等項目。
(四)體檢和綜合素質評價。由省征兵辦公室組織實施,應征女青年應按各級征兵辦公室的通知要求按時參加。綜合素質測評,主要通過查驗證書、現場問答、體能測試等方式。,對考察對象的政治思想、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入伍動機等進行綜合測評,並當場公布測評分數。
(5)政治審查。女青年考生報名地縣級征兵辦公室會同同級公安部門共同組織實施。參加政審的高校畢業生(含下壹年度畢業生)同時向縣征兵辦提交《畢業生預征對象登記表》和《國家助學貸款招收的高校畢業生補償學費申請表》(以上兩表由預征對象網上打印)。
(六)審批新兵。經省征兵辦集體研究,凡學歷、年齡、體檢、政審合格的女青年,按綜合素質評價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批準入伍。對確定入伍的女青年,由縣級征兵辦公室辦理批準手續。
(七)公告。初選人選、考察人選、擬錄用人員名單在省、市、縣三級征兵辦公室張榜公布。有舉報、舉報確有問題且復查不合格的,取消入伍資格。
七、公民享有服兵役的權益。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對軍人及其家屬的特殊關懷,人民群眾也有擁軍優屬的光榮傳統。為了維護軍人及其家屬的合法權益,國家制定了比較完善的法律法規。我國《兵役法》第五十壹條規定:“現役軍人、革命傷殘軍人、退出現役的軍人、革命烈士家屬、病故軍人家屬、現役軍人家屬,應當受到社會的尊重,受到國家和人民的優待。”按照這個總原則,公民征服現役後,無論是本人還是家屬,都應享受國家和軍隊規定的各種優待和照顧。義務兵在部隊服現役期間,享有其他公民享有的壹切權利,以及軍人的特殊權益。國家的法律法規規定,軍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軍人婚姻受保護,義務兵從部隊寄出的普通信件享受免費通郵。因戰或因公致殘的軍人,也要評定傷殘等級,定期領取傷殘撫恤金,旅行時享有優先購票、減價的權利,生活由國家照顧和保障。義務兵服現役期間,其家屬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優待,優待標準不低於當地平均生活水平。在同等條件下,義務兵家屬和其他人員享有優先就業、就學、救濟和貸款的權利。義務兵退出現役後,報考國家公務員、高等院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優待。此外,政府和軍隊也在積極開展擁軍優屬、軍民共建等活動,動員全社會采取多種形式為家屬排憂解難。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黨、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對軍人及其家屬的關懷和愛護。
8.大學生參軍的優惠政策
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大學生,除享受優先報名、優先體檢政審、優先審定士兵等優惠政策外,還享受以下優惠政策:
(壹)優先選用。同等條件下,大學生士兵優先選擇士官、進入軍校、分配技術崗位。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和相應學位畢業的士兵,表現好,符合有關規定的,可以直接選拔為軍官。目前,國家正在調整完善從高校畢業生中選拔軍官的相關政策,逐步加大對大學生的提拔培養力度。今年8月,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印發《從高校畢業生中選拔軍官暫行辦法》,重點規範了標準條件、考核選拔、任職培訓等內容。大學畢業生士兵的,還明確了大學畢業生士兵報考軍校和步行上學的政策。
(二)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補償。財政部、教育部、總參謀部頒布了《征集服義務兵役的高校畢業生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補償暫行辦法》。服義務兵役的畢業生每學年學費或國家助學貸款本息補償金額不超過6000元;畢業生實際繳納的學費或者在校期間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高於6000元的,按照每年6000元的數額進行補償或者賠償;高校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每年實際繳納學費或國家助學貸款本息低於6000元的,按照學費與國家助學貸款本息孰高的原則實行補償或代償。今年,國家還將公布大學生義務兵役學費補償和退役後學費補助政策。
(3)入學考試優待。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退役士兵報考政法幹警招錄培養制度改革試點班時,學歷考試筆試總成績為10,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退役後三年內參加研究生招生全國統壹考試,初試總分10分,二等功以上。退役後免試(指初試)讀研究生;具有高職(專科)學歷者,退役後免試錄取成人本科或經壹定考試後錄取普通本科;退休後可以根據應屆高校畢業生的需求進行就業登記。
九、退伍義務兵的安置
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義務,享受優待是服兵役公民的合法權利。退伍軍人的妥善安置體現了公民服兵役權利和義務的壹致性。對退出現役的義務兵,國家制定了“從哪裏來,回哪裏去”的原則。居住在農村的義務兵退伍後,原則上由當地安置機構安排其回鄉參加勞動,並對其生產生活作出妥善安排。對有專長的,安置機構向有關部門推薦就業,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在農村招工時優先考慮。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的,由政府統壹安排。退伍後居住在城鎮的義務兵,入伍前是職工的,退伍後原則上回原單位;入伍前未參加工作的,由當地政府統壹分配工作,也可以由上級人民政府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在本地區統籌安排工作。城鎮退伍軍人在等待安置期間,由當地人民政府按照不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原則給予生活補助;自謀職業的城鎮退伍軍人,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壹次性經濟補助和優惠政策。此外,國家在很多方面對退伍軍人給予特殊照顧。比如,用人單位在農村招用工人時,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退伍軍人;退伍軍人報考高等院校或者中等專業學校,在與其他考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退伍軍人的軍齡,連同待分配的時間,計算為連續工齡和所在單位失業、養老保險的保險年限,在工資、住房等方面享受同工齡、同工種職工的待遇。
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為適應勞動就業制度改革,維護退役士兵權益,國家正在積極推進退役士兵安置改革。預計在新《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條例》頒布後,將正式實施“城鄉壹體化、同工同酬”的優撫安置辦法。目前,國家已下發《關於加強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工作的通知》(國發[2065 438+00]42號),積極推進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工作。自謀職業退役士兵退出現役後1年內可自願參加各級政府組織的免費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自主選擇指定學校和專業。各地將選擇師資力量強、實訓設施好、教學質量高的職業院校、技工院校或培訓機構,為退役士兵提供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幫助其取得相應的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並為其提供就業指導,幫助其實現就業。各地積極探索完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機制,采取定向或訂單式培養、先就業後培訓等措施,最大限度提高退役士兵就業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我軍是人民軍隊,是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是培養人才的大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大熔爐。當兵的經歷是壹筆難得的寶貴財富。參軍報國既是磨礪人生、實現理想抱負的重要途徑,也是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的高尚行為。希望廣大青年樹立遠大理想,不負光榮使命,積極投身於保衛祖國、鞏固國防的神聖事業。希望廣大青年家長和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國防建設,積極鼓勵和選派優秀青年報考,以實際行動保衛祖國、報效國家。
不同的地方可能會有不同的實現方式,妳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