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制度化在組織的形成和建設中有什麽意義?

制度化在組織的形成和建設中有什麽意義?

社會組織是指政黨、政府等傳統組織形式之外的各類非政府組織。它們不以營利為目的,不具有強制性行政權力,主要包括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區組織。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重視社會組織的建設和管理”,把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納入社會建設和管理的重要內容。可以看出,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社會建設的任務越來越艱巨,加強社會組織的建設,發揮其在社會建設中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

第壹,社會組織在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1.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

(1)民間組織可以有效地捍衛政府公權力對公民個人可能的侵犯,從而保護個人的合法權利和自由。在公權力面前,公民個體是卑微的、無足輕重的,這就使得國家很容易侵犯公民個體的合法權利。而社會組織聯合個體力量,維護公民個體的合法權利和自由,保護公民個體不受政府的任意侵犯,從而降低個人與政府發生沖突的風險。

②由於我國社會的全面改革,產生了各種問題和矛盾。在社會轉型過程中,如果不能通過理性、合法的制度化渠道充分化解矛盾,就可能導致社會動蕩。社會組織具有非政府性、自願性、自治性、公益性、非營利性等特點。它們是政府和公民之間溝通和協調的平臺。社會組織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和表達人民的利益,影響政府對公共事務的決策,化解基層矛盾,協調和解決各級利益群體之間的利益沖突,從而維護社會秩序。

2.創新在社會管理中的作用。

社會組織是社會管理體制的重要創新者。社會組織參與創新社會管理最好的例子是近年來在北京、廣東、江蘇等地興起的“樞紐型”社會組織。所謂“樞紐型”社會組織,是在政府管理部門和社會組織之間建立的中介機構,通過類似於社會組織聯合體的模式,對某壹行業和領域的社會組織進行管理和服務。

這種社會組織的特點是,有利於社會組織實現自我管理,加強自律;有利於社會組織更加便捷地服務民生,參與社會管理。實踐證明,“樞紐型”社會組織的建立和發展,不僅有利於加強社會組織的管理和規範,也有利於緩解登記管理機關等部門的管理壓力,更有利於社會組織的長遠專業化發展。

3、?改善民生,繁榮社會建設各項事業。

社會建設首先要求發展與民生相關的社會事業,包括教育、衛生、體育、文化、就業、社會保障和社會保障的有序健康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共財政對社會事業的投入和發展與GDP的快速增長不相適應。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公共財政總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約為0.73%,遠低於發達國家7%的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4.6%,充分說明我國經濟增長的收益並沒有完全用於社會事業和公益事業,而是被社會大多數人所共享。

因此,我國社會公共需求總體快速增長與公共服務不足、公共產品短缺之間的矛盾,直接關系到民生福祉。社會組織可以發揮自身優勢,廣泛開展社會公共服務活動,不僅可以有效緩解人們社會公共需求快速增長帶來的壓力,還可以促進科教文衛事業的繁榮發展。

4.致力於環境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環境保護是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雖然環境保護的行動計劃應該由政府主導,但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存在壹定程度的失靈,特別是在經濟主導的政府行為模式中,有時會忽略壹些環境汙染活動。普通人和企業缺乏環保的內在驅動力。

以環境保護為宗旨的社會組織在促進環境保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方面發揮著非常獨特和重要的作用。社會組織是非政府的、面向社區的,這有助於他們隨時隨地、方便快捷地發現環境問題並采取行動。目前,環保非政府組織的行動已經初步顯示了它們在環境保護和生態維護方面的能量和作用。中國現有2000多個環保非政府組織,它們積極組織各種環保活動,向社會發出環保倡議,向政府決策部門提供環保政策建議,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現。

5.促進法律法規領域的社會公平。

在國家法律領域,民間社會組織主要承擔兩種作用:

專業人權組織的倡導作用可以提高國家政治和安全機構在監督現有法律的執行、新法律法規的制定和系統改革方面的可靠性;

(2)民間社會的保護作用,通過官方正式的法律程序來保護個人的權益,如為沒有上訴能力的人提供律師服務。

更重要的是,民間組織與外部環境的良性互動對民間組織的上述功能起著重要作用。

政府頒布的相關法律是否充分,相關法律是否完備以保證民間組織的實施和運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民間組織能否持續發展;

②促進民間社會組織發揮作用的政治和社會環境的形成也決定了民間社會組織各種項目實施的有效性和覆蓋面。

6.促進社會體制改革和價值倡導功能。

在文化方面,社會組織具有推動社會體制改革和倡導價值觀的功能。可以說,那些主要從事教育文化事業、學術研究和培訓的社會組織,通過學術文化交流,在促進專業發展的同時,直接或間接地推動了社會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倡導了進步和發展的文化價值觀。

第二,促進社會組織在社會建設中作用的基本路徑。

1,以全面推進社會建設為抓手,進壹步明確發展思路。

大變革時代,我們都在創造明天,我們需要關於未來社會組織發展的想法。涉及到社會組織和社會建設,政府總是通過加大財政投入,給政府相關部門更多的任務和更大的壓力來思考問題,根本不給社會組織承擔任務、發揮作用的平臺和空間。

應將社會組織的發展思路納入各級政府及其相關政府部門的工作思路,特別是那些與社會建設密切相關的政府機關,如文化、教育、體育、衛生、科技、民政、司法行政部門等。,應把社會事業和社會建設發展規劃與本系統內的社會組織發展結合起來,統籌考慮,提出明確具體的目標,采取相應的培育和管理措施,形成本系統內明確、具體、可操作的民間組織發展思路。

社會建設壹端連接政府職能,另壹端連接社會組織,這是政府與社會合作的核心內容。以社會建設為抓手,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是各級政府不可忽視的任務。

2、是否以有利於社會建設為標準,進壹步完善管理。

在當前法制環境尚不完善的情況下,民間組織的行政機關應當確立壹個判斷社會組織行為的基本標準:凡是有利於促進社會建設的組織和行為,即使缺乏法律依據,也應當得到行政機關更多的理解、寬容和支持;任何不利於社會建設發展的事情,都應該由行政機關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嚴格控制。另外,管理並不等同於審批、監督和處罰。現階段,社會組織管理需要管理部門樹立服務意識,提升服務項目和服務能力。

3.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加強社會團體和組織的黨建工作。

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只有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社會組織才能在社會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團結帶領群眾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完成黨的任務的戰鬥堡壘。

要落實黨建責任制,加強農村和城市社區黨組織建設,加大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力度,全面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在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必須明確黨組織在社會組織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確保黨組織對社會組織的政治和思想引導,這是確保民間組織堅持正確發展方向的前提。同時,必須充分尊重和保障社會組織的自主權,這是確保社會組織在社會建設中發揮作用的關鍵。總之,要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建設中的推動作用,必須把黨的領導和社會組織的自治有機統壹起來。

4、?確保資金來源,增強社會組織參與民生建設的可持續性。

目前,我國社會組織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資金來源有限,數量不足。因此,如何解決資金問題非常關鍵。實踐中,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正在積極采取措施,推動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推行社會組織為政府和社會提供有償服務。

目前,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壹個重要區別是,許多本應由社會組織承擔的任務,被政府相關部門和居委會、村委會等基層組織接手了。因此,必須加快政府機構改革,及時向社會組織轉移空間。這種轉移不僅可以促進“小政府、大社會”的改革進程,而且有助於政府部門擺脫繁瑣的具體事務,集中精力進行宏觀管理。同時,也為社會組織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和業務支持,拓展了社會組織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在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5.加強民間組織自身建設。

加強民間組織的自身建設;

①加強社會組織的自律機制和信用機制建設。

社會組織作為現代社會治理的主體之壹,必須以自律為發展之道,以誠信為根本。通過自律機制和信用機制的建設,不僅可以提高社會組織的質量,保證國家法律法令的實施,實現良好的公共治理,而且可以提高機構效率、社會公信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②建立完善的內部治理機制。

規範、有序、合理的內部治理機構是壹個組織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建立權責明確、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逐步形成社會組織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機制。最後,發展社會組織的人才隊伍。在政府完善社會組織人事制度的基礎上,完善社會組織工作人員保障和激勵機制,推進社會組織人才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年輕化。只有做好以上幾點,民間組織才能不斷發展進步,在社會主義社會建設中發揮作用。

  • 上一篇:政府信息公開範式的目的是什麽?
  • 下一篇:中國夢高中800字議論文精選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