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中國專利法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中國專利法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第壹條為了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明創造,促進發明創造的應用,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方法本發明包括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工藝流程等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結構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新的實用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是指以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組合以及色彩、形狀、圖案的組合為基礎,所作出的具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第三條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負責管理全國的專利工作;統壹受理和審查專利申請,依法授予專利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專利管理工作。

第四條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五條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損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得或者利用,並且依靠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第六條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是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單位;申請被批準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準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有合同約定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歸屬的,從其約定。

第七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壓制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非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申請。

第八條。除另有約定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與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或者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托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被批準後,申請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第九條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被授予壹項專利權。但是,同壹申請人在同壹天就同樣的發明創造同時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在先取得的實用新型專利權尚未終止,申請人放棄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可以授予發明專利權。

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第壹個申請人。

第十條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可以轉讓。

中國的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手續。

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並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登記,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予以公告。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轉讓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第十壹條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者進口該專利產品,不得使用專利方法和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者進口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外觀設計專利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許諾銷售、銷售或者進口其專利產品。

第十二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他人專利的,應當與專利權人訂立實施許可合同,向專利權人支付使用費。被許可人無權允許合同規定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該專利。

第十三條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申請人可以要求實施其發明的單位或者個人支付適當的費用。

第十四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發明專利對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義的,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在批準的範圍內推廣應用,允許指定單位實施,實施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向專利權人支付使用費。

第十五條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行使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如果沒有約定,* * *某人可以單獨實施專利或者以普通許可方式許可他人實施;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的,收取的使用費在所有者之間分配。

除前款規定的情形外,行使* * *所有的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應當征得* * *所有人的同意。

第十六條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獎勵;發明創造專利實施後,應當根據其推廣應用的範圍和取得的經濟效益,給予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合理的報酬。

第十七條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有權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專利權人有權在其專利產品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

第十八條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所的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在中國申請專利的,依照本法辦理。

第十九條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所的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在中國申請專利和辦理其他專利事務的,應當委托依法設立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

在中國申請專利和辦理其他專利事務的單位或者個人,可以委托依法設立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

專利代理機構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接受委托人的委托,辦理專利申請或者其他專利事務;委托人的發明創造內容應當保密,但專利申請已經公布或者公告的除外。專利代理機構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第二十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申請在中國完成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申報保密審查。保密審查的程序和期限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執行。

中國的單位或者個人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的有關國際條約提出專利國際申請。申請人提出專利國際申請的,應當遵守前款規定。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的有關國際條約、本法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處理專利國際申請。

違反本條第壹款規定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申請專利的,在中國不授予專利權。

第二十壹條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及其專利復審委員會應當按照客觀、公正、準確、及時的要求,依法處理與專利有關的申請和請求。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應當完整、準確、及時地公布專利信息,並定期發布專利公報。

專利申請公布或者公告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和有關人員應當對其內容負責保密。

  • 上一篇:誰給了政府權力?
  • 下一篇:註冊安全工程師考試時間及地點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