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芝加哥交易所提前半個月通知,中國銀行有錯嗎?

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芝加哥交易所提前半個月通知,中國銀行有錯嗎?

講個笑話:美國壹邊套住300多億中國,壹邊罵中國。

首先,中銀原油寶的合同設計方案符合中國法律法規,不存在違規行為。雖然單向清算的設計不是很全面,但關鍵是這類產品的銷售需要客戶在合同中明白什麽會導致虧損,以及虧損後客戶要承擔的風險。這個需要當面跟客戶說清楚。現在客戶在網上操作合同的時候已經查過了。要麽面對面,要麽簡單介紹產品賺錢有多容易,描述和規避虧損帶來的損失。目前中銀原油寶出現本金不夠清,不得不補倉的大烏龍事件。所有的客戶都說不知道這個情況,但是不仔細看合同條款,不了解條款是什麽。這是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們金融投資不成熟的標誌。所以,我們要記住的教訓是,要關註合同,看清楚合同中的所有條款,這樣才能遠離那些毫無意義的東西。

1.中國銀行是否規定美國原油期貨日期附近交友規則存在漏洞,從而給國際資本可乘之機?2.當妳在中國銀行得知美國臨時改變規則,以便采取果斷措施規避風險,比如提前交朋友的時候,妳有沒有意識到負油價的來臨?比如逐壹通知投資者油價可能為負?公告就更不用說了,沒人知道,公告也沒提油價利空的可能。這要求中國銀行做出自己的規則改變,以避免損失。3.中行在10之後有沒有采取什麽措施避免掉入陷阱?答案很明顯,不會,否則不會以最終匯率結算。也就是說,10之後,在最終統壹匯率之前,中國銀行將無法拉平壹手原油。可以說,中國銀行害怕冒險改變規則,看著投資者壹步壹步損失慘重,但主動踏入陷阱的卻是中國銀行。如果中國銀行真的為投資者考慮,采取以下措施完全可以避免所有的事情。如前所述,提前更改日期風險很大,但2.10點後真誠為投資者對沖自有資金完全沒問題,以中行的實力,但可惜中行更在乎自己的利益。3.選擇以實物交朋友。投資者無權提取原油,但中國銀行有權。看著油價利空,中國銀行幹脆在最低點平倉,而不是想辦法挽救,照顧自己的利益。

個人認為,如果建行、工行和中行壹樣,基本可以判斷不完全是銀行的責任。如果建行和工行采取措施有效避免了這壹事件的發生,那麽中國銀行肯定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很多客戶根本不知道原油改變了遊戲規則,中國銀行也沒有盡到短信告知客戶的義務,只是在4月2O日晚上10點接到中國銀行的平倉通知,然後強行移動倉位。但是它沒有做到。責任肯定是中國銀行。涉及到屬地問題,如果交易地點在芝加哥欺詐,他只需要告知客戶交易規則,客戶只能按照平臺的規則來。中行不懂規則,充當胖子。中行想做原油期貨業務代理先提升業務水平,否則以後退出相關業務,讓投資者服氣!

說自己套路,感覺不太對。首先,妳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另外,我們不知道這300億美元中有多少是中國銀行的。印度、韓國甚至美國等許多機構也出現了虧損。最後,規則告訴妳,妳根本不在乎。這不是套路。怪,只能怪自己!

因為中國沒有自己的安全系統,大客戶微信等即時通訊軟件的所有信息在美國都可以通過安卓蘋果的系統掌握,大家都沈浸在zero即將大賺壹筆前的狂歡中,麻木了,其實華爾街都在張著大嘴等著呢!中國銀行和客戶同樣有責任,因為客戶不貪提前跑路就不會掉坑,中國銀行業務不熟練,粗心大意,也難逃責任。至於美國,他們都是無理取鬧,更何況中方這次也挖不到任何有關美方的東西,說他改了規則,提前告訴妳了。不貪心怎麽會套住妳?

關鍵是規則,風險是否提前告知,投資人是否自行操作。如果是,那我不怪任何人,我願意賭輸。以及合同是否有中行強制平倉止損鎖定的義務條款,且優先於我的操作權,那麽中行將相應承擔損失。理解條款很重要,否則官司不會大。還有就是信息渠道出了問題的風險,壹定要有應急預案,不然就別玩了!銀行的項目募集了客戶的資金,即使損失了全部本金,它也成了客戶的債權人。如果是個人做的,應該叫金融詐騙,敲詐勒索。原油寶是中行生產的產品,賣給客戶會自動平倉,客戶會因此被殺。但是據說連平倉都不行,沒有止損自殺產品。中行也敢賣,明知道會死人,中行給客戶,還說會死。

不是銀行不了解,是銀行了解並告知客戶,只是有些人貪心,認為可以大賺壹筆,所以臨近交割日想買,不想平倉。他們想壹夜暴富,早上幾十塊錢就往口袋裏收錢,呵呵,但是天不遂人願。等他們醒來,市場已經跌了幾十塊錢,這是巨大的損失。現在他們賣的很差,說口袋裏的錢會隨機拿出來投資?不懂?不懂?不要!貪婪不值得同情。

為什麽那麽多人質疑銀行,那麽多人質疑投資者,但是質疑他們的人為什麽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其實壹個很簡單的道理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已經發現了問題,知道可能會出現油價利空的情況,並據此修改了交易系統,給出了提示。投機者繼續購買,並確信他們是負責任的。銀行呢?銀行的責任在於這個產品的設計風險,風險發生後沒有止損,直接把投資人送去資本大鱷那裏狩獵。為什麽這麽說?這麽大的多頭合同,而且是壹個沒有交易能力的公司,壹定要強力授予有能力的公司,而中國銀行居然不盯著市場任人宰割,無形中把自己變成了羔羊。長的話被打死安全嗎,但是以後也不安全。也有可能被獵殺。所以唯壹安全的辦法就是配合投送能力或者其他手段。總的來說,中行的責任是風險控制出了問題,讓國內的賭徒變成了國際的羔羊。

  • 上一篇:指導性案例【964號】郭純故意殺人案
  • 下一篇:最高法院關於lpr的規定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