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縣委十四屆二次全委會精神,按照縣委總體要求,營造和諧文明健康向上的政治社會環境,全面開創肇州加快發展新局面,縣文明委決定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以“講文明、樹新風、塑形象”為主題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確保本次活動紮實有效開展,達到預期效果,特制定本方案:1。活動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以營造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人文環境為根本任務,提高全縣幹部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以提高行業服務水平、優化社會風氣、改善城鄉環境為重點,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目標,堅持全面動員、統籌兼顧、分級推進的工作思路,努力轉變政風、整頓政風、樹立正確民風,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健康協調發展。二、創建活動的主要內容本次創建活動主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壹)以“破五樹”為主要內容,進壹步優化社會風氣。“推倒五棵樹”就是:破除安於現狀、貪圖安逸、怕困難的消極守舊思想,樹立謀發展、創新求變、勤勞發展的良好風氣;破除投機倒把、無憑無據、混淆視聽的自由主義思想,樹立關心肇州、促進團結、維護大局的良好氛圍;擺脫粗暴刁難、靠石油為生、不勞而獲的投機思想,樹立遵紀守法、愛護石油、勤勞致富的良好風氣;擺脫不辨是非、順從愚民、順從無理要求的盲從思想,樹立‘明辨是非、理性行事、依規維權的良好氛圍’;破除傳播迷信、黃賭毒、婚喪嫁娶的封建舊習,樹立崇尚科學、健康、文明生活的良好風氣。壹是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引領村風民風。針對農村普遍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全縣農村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進壹步優化鄉風。采取完善評選規則、改進評選方法、完善激勵機制、加強組織指導等措施,充分發揮評選活動的導向和規範作用。特別是要對信訪高發村進行集中教育引導。在全縣大力實施“10000”典型工程。即評選出10個文明村(社區)、100名“十星級”文明戶標兵、1000名文明市民。這項工作由宣傳部文明辦牽頭,各鄉鎮組織實施。二是堅持法制教育和專項打擊相結合,規範群眾行為。推進“四五”普法工程,重點宣傳《社會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信訪條例》等法律法規。通過組織法律培訓班、發放法律知識宣傳單、組織普法隊、組織法律知識競賽等形式,開展法律知識進村進社區活動。要以公開懲戒、典型案例剖析等形式加強警示教育,發揮法律的震懾作用,依靠法律加強社會管理。加強對破壞油田設施、偷油盜油犯罪的打擊力度,用典型案例教育引導群眾樹立振興石油、發展油田的大局觀念,引導人們樹立熱愛、愛護、保護油田的新風尚。對在信訪工作中無理糾纏、尋釁滋事、造成惡劣影響的,依法處理,通過案例宣傳教育群眾依法維權。這項工作由縣政法委、公安局、信訪辦和相關鄉鎮開展。三是創建“三型”文明村,優化創建水平。以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推進結構調整為重點,以解決環境臟亂差、致富能力差、生活習慣不文明等問題為重點,開展養殖規模化、經營多元化、種植特色化的文明村創建活動。圍繞修壹條路、挖兩條溝、建小橋涵、種兩排樹、建兩道院墻、種小菜園、管小廁所的“七好”標準,開展春季綠化美化凈化環境攻堅戰。教育引導村民樹立摒棄陋習、講究衛生、愛護環境的良好風氣。要大力選樹,宣傳“三型”文明村創建過程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大力倡導進取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良好氛圍。這項工作由宣傳部文明辦牽頭,各鄉鎮組織實施。(2)以“三克服三塑造”為主攻方向,進壹步優化黨風政風和行業風氣。“三克服三塑造”即:克服固步自封、不求上進、得過且過的思想傾向,塑造自我加壓、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進取形象;克服推諉扯皮、應付了事、不求發展的工作傾向,塑造有擔當、敢擔當的幹事形象;克服脫離群眾、傷害群眾、與民爭利的不良傾向,塑造執政為民、惠民利民、富民強民的形象,形成為官不為、成事不為、處事平和不挑事的黨風政風。壹是深入開展創建“五優”文明機關活動。圍繞樹立環境優美、秩序優良、管理優化、業績優良、服務優良的“五優”新形象,通過宣傳創建細則、組織經驗交流、評比命名等方式,引導全縣廣大黨員幹部樹立團結協作、負重奮進、服務群眾、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這項工作由宣傳部文明辦、政府工委組織實施。二是就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開展深入討論。壹方面,組織部門和單位自查自糾,提高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另壹方面,通過壹系列電視訪談和典型經驗宣傳,擴大討論的參與層次和影響,強化人人都是環境的發展理念,樹立人人親商、愛商、護商的良好氛圍。這項工作由宣傳部牽頭,廣電局實施。三是深入開展“雙評”活動。組織制定行業服務標準和崗位服務規範,實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和負面備案制等制度。通過規範管理,在行業內樹立行為文明、耐心細致、便民利民的良好氛圍。采取明察暗訪、定期檢查督導、擴大群眾監督、開展基層評議等措施,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這項工作由縣紀委監察局組織實施。(3)以“嚴教育、嚴管理、嚴處罰”為手段,進壹步提高文明城鎮創建水平。引導居民牢固樹立“人民建設城鎮、人民管理城鎮”、“人人熱愛城市、人人保護城市、人人管理城市”的良好氛圍,努力塑造環境優美、秩序井然、充滿活力、文明和諧的城市新形象。壹是組織專項整治。組織開展春季環境綠化、美化、凈化專項行動,重點治理占道經營、亂丟垃圾、亂貼亂畫和背街小巷死角清理。這項工作由縣建設局組織實施。要堅持整治交通秩序,嚴格整治港、田三輪車野蠻無序經營和機動車亂停亂放問題,進壹步擴大整治成果,堅決杜絕反彈。這項工作由交警大隊組織實施。組織開展以打擊色情、傳播淫穢視頻資料和清理整頓網吧為主要內容的凈化文化市場專項整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這項工作由公安局、工商局、文體局組織實施。二是開展文明社區創建活動。開展評選“文明誠信企業家”、“文明家庭”、“文明市民”、“文明教師”、“文明學生”活動,吸引幹部群眾和中小學生積極參與,督促他們在活動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將創建文明城鎮活動拓展到社區和家庭,努力打造時尚美、行為美、環境美、生活美“四美”新形象。這項工作由宣傳部文明辦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分別實施。各鄉鎮要參照縣城的做法,開展文明小城鎮創建活動。三是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制定肇州縣文明公約、居民文明守則和城市管理制度,進壹步完善管理機制,促進居民文明習慣養成。這項工作由宣傳部文明辦和建設局組織實施。圍繞以上三項工作內容,在縣電視臺打造“改陋習、樹新風、創文明鎮”專題節目,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4)在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壹體教育網絡的基礎上,進壹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堅持“抓早抓小”的工作方針,把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作為基礎工程,進壹步優化教育環境,充分發揮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應有作用。第壹,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實施學業育人。制定《關於進壹步加強和改進肇州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實施意見》,以“六講六行動”為內容,細分任務,負責任地組織推進。由宣傳部組織實施。二是發揮社會教育作用,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堅持評選文明班級、文明教師、文明學生。協調相關單位和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主題征文演講、主題班會、告別陋習、扶貧助殘、攜手獻愛心等道德實踐活動。這項工作由宣傳部文明辦、團市委、教育局組織實施。三是充分發揮學生的引領和影響作用,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利用假期組織學生組成文明小組深入社區、鄉村開展文明公約、文明守則、道德規範的宣傳活動。並組織學生與家長簽訂家庭文明公約,讓孩子充當文明傳播者,孩子帶動家庭,影響社會。這項工作由宣傳部、教育局、團市委文明辦組織實施。三。創建活動工作要求(1)加強領導,落實到位。各鎮、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到,開展此次活動是統壹思想意誌、凝聚發展合力、提升肇州知名度、改變社會風氣、優化發展環境、積蓄發展後勁的重要舉措。他們應該高度重視,把它放在重要位置。黨政領導要切實負起責任,結合本單位、本部門實際,親自參與研究具體實施意見,采取有效措施,務求實效。(二)要精心策劃,制定方案。各單位、各部門要根據縣總體規劃的要求,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具有本單位特點、操作性強的具體實施方案。牽頭部門應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三)培育典型,擴大宣傳。各鄉鎮要按照縣文明委的要求,總結工作經驗,註意培育和評選各方面的典型樹,擴大輻射效應。新聞單位要開辟專欄,宣傳各方面的先進典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四)檢查督促,跟蹤問效。本次活動由縣文明委牽頭,各單位、各部門組織實施。宣傳部文明辦負責統籌協調、綜合情況、跟蹤監督。縣裏計劃近期聽取壹次專題匯報。計劃6月份組織壹次集中檢查督導。計劃於7月中旬組織召開文明行業建設座談會。計劃在5438年6月+10月組織召開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擬選擇適當時機邀請縣人大代表和CPPCC委員進行專題視察或檢查。
上一篇:3 .食品加工合同示範條款。下一篇:1028的通鑒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