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開始做律師時,我有太多的困惑。本人性格內向,從壹家相對封閉的央企考上了律師。先是在律師事務所兼職實習。實習過程很孤獨,沒人教妳怎麽做。實習期間,我總是接兩個案子,以其他律師的名義做,因為實習生不能獨立辦案。後來兩個案子的律師費壹千多塊,我在辦公室壹分都沒出。我也懶得管,不過都是交了辦公室的實習費。實習期滿後,我很不確定要不要辭去全職律師的工作。後來朋友介紹了壹家新成立的律師事務所的主任。導演非常有禮貌。他說,算了吧,妳們來壹起工作可以做很多事情。關鍵是要有事情做。只要有事情做,還怕沒錢賺嗎?我想了想是對的。關鍵是要有事情做,於是我就去了這個新的事務所,帶著非常理想的色彩和對律師業務有點空白的認識辭職,拿到了律師執業證,成為了壹名省會城市的律師,幫著事務所的主任和副主任做壹些事情。我的水平應該還是不錯的,也是當事人認可的。我也出去獨立代理過幾個案子,我自己也接了四五個小案子。但是幹了半年多,我自己拿的小箱子裏除了幾個便士,沒有看到其他的錢。我問了研究所所長,真的讓我肝疼。主任回答:妳給了妳錢做案源,妳做的其他事情都是律師之間的私人幫助。今後,我們還可以幫助您開展更多業務。我氣得拿出勞動法跟他們打勞動爭議官司。我的訴訟請求應該得到法院的充分認可,但是和律所的訴訟壓力也很大。市司法局不斷勸說我撤訴。後來綜合各方面考慮,在法院和律所和解,我拿3000塊錢作為半年的工資補償,包括保險。這個辦公室我呆不下去了,得換壹個。我對新辦公室的其他人不抱任何幻想。我得靠自己努力。
在經歷各種適應不良和艱辛的過程中,偶爾也會來到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的幾門營銷課程讓我真的感到了開悟和開明。真正懂得生活中處處營銷的道理。找合作夥伴也是壹種營銷。要讓對方接受妳,妳必須表現出妳的真誠,表現出妳的優點,妳未來的潛力等等。妳必須帶著推銷的幹勁、精神和意識去做律師,否則妳的專業水平再高也沒什麽用。就這樣,我從保險公司學會了接近人,溝通的方法,發現對方需求的方法,靠壹點拓展線,壹條線拓展面。有壹個案例,* * *有五個律師,原告有壹個代理律師,第壹被告有兩個律師,第二被告有兩個律師。我只是壹個剛入行半年多的小律師,別人做了很多年的律師,還有兩個做了十幾年的知名大律師。而且我只是第二被告的第二代理律師,我們事務所的壹個大律師接了這個案子,拉我去幫他跑,但是我沒有放過這樣的營銷機會。後來第壹被告和原告在另壹個訴訟中沒有找到他原來的律師或者我們的大律師。而是直接讓我做代理。後來原告還讓我代理她的婚姻案件,讓我做她公司的法律顧問——這真的讓我大吃壹驚,讓我感受到了營銷的樂趣和喜悅。這件事讓我深深感受到了自覺營銷的價值。當然,自覺營銷的基礎是努力、認真,把手頭的案例分析透徹,把涉及到的法律條文、司法解釋全部核對、打印出來,盡量理解透徹。最好能和當事人溝通壹下辯護思路和自己對案件最終判決的判斷。法庭上語氣緩慢,不急著說話。總之,做有意識的營銷要有勤奮和充分的準備,不要太在意營銷結果,應該追求在營銷過程中讓當事人感到滿意和放心。
在有意識營銷的控制下,我每天盡量打很多電話,盡量去拜訪壹些人,讓朋友給我介紹壹些經營企業和公司的人。我用了很多方法,比如引薦,迂回,開門見山等等,這些都是保險公司營銷課上經常講的。與此同時,我也非常努力地處理手頭的案子。短短幾個月,就有五家法律咨詢單位,第壹年我沒有收他們的咨詢費。我說如果妳對我的服務滿意,明年妳會正式找我做法律顧問,妳也會有壹些好朋友,有些還沒有確定法律顧問關系。
這個時候,我的運氣就會改變。某大型國際集團公司讓我在他們公司做全職法律顧問。到現在我都不知道他們喜歡我什麽,我的外語水平也是壹塌糊塗。壹想到接下來的壹個月再也不用擔心無事可做,沒有收入,也不會四處打電話,到處走訪,對他們開出的工資也很滿意,於是忍痛告別了社會律師的誘惑,也告別了社會律師在營銷中的煩惱和營銷帶來的快樂,成為了壹名衣食無憂的公司律師,主要負責公司法、知識產權等法律事務。
現在只做了壹年零四個月的專職律師,大學也不是法學專業。對於法律專業的人來說,我是半路出家的,但是我知道,做律師,不管年齡多大,塊頭多大,都要把學習放在第壹位,沒事就學習,有空就學習,學習新知識,學習舊知識,不斷學習常識。我不能說我現在已經成為壹個成熟的律師,但是我可以代表集團公司和下面公司的律師進行正常的對話,提出自己處理的壹些意見,代表集團公司法律部給下面公司壹些指導。
當然,養尊處優的企業律師不是鐵飯碗。也許那天我會重新開始,但畢竟我經歷過,有壹點做律師的經驗。如果重新開始我會很快進入角色,但可能要付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