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剛性的社會規則是:法律。
2.人的行為底線是不違法。
3、法律的規範作用:
(1)法律明確地告訴人們可以做什麽,必須做什麽,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什麽,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了模式、標準和方向。
(2)法律還告訴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這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有效的標準。
4、違法行為的含義和類型:
含義:違法行為是指指出過錯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
類型: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
非法活動
違反法律
承擔的法律責任
對社會的危害程度
壹般違法行為
民事違法行為
民法
民事責任
駁船
行政違法行為
行政法
行政處分或
行政處罰
駁船
刑事違法行為
刑法
刑罰懲罰
最嚴重
5、壹般違法行為的含義:
民事違法和行政違法對社會的危害相對較小,成為壹般違法。
6、行政違法行為的表現:
謊報危險,破壞封閉鐵路線,毆打他人等。
7、兩種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
(1)侵犯他人民事權利。②不依法履行合同義務。
8.有哪些民事活動?
購買房產、簽訂合同、就業、創業、結婚等。
9.遵守規章制度的理由和要求:
(1)理由:遵守規則和法律是社會和諧的保障。
(2)要求:①要知道壹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範自己的行為。
②在社會生活中,要明辨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
③在社會交往中,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範民生侵害和契約侵害。
5.2預防犯罪
1、刑法的內容和功能:
(1)內容:明確規定了什麽行為是犯罪,犯罪應當受到什麽樣的處罰。
(2)功能:懲罰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犯罪的含義、基本特征:
(1)含義: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2)基本特征:社會危害性嚴重、刑事違法、刑罰。
3.犯罪的後果:懲罰
4、懲罰的含義和種類:
含義:刑罰,又稱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司法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類型: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類。
5.犯罪的危害:犯罪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危險的陷阱。
6.如何加強自我防範?
(1)我們應該珍惜美好的生活,認清犯罪的危害,遠離犯罪。
(2)預防犯罪要求我們杜絕不良行為。
(3)強化法制觀念,依法自律,自覺守法。要從小事做起,避免不良習慣,防患於未然。
5.3善用法律
1.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該怎麽辦?
要積極尋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哪些機構提供法律服務和援助?
①法律服務所②、律師事務所③、公證處④、法律援助中心。
3.尋求法律救濟的途徑有哪些?
如果受到不法侵害,可以向國家尋求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向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任何機關投訴、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訴訟的含義、地位和類型:
(1)含義:訴訟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的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矛盾的活動。
(2)途徑:訴訟是處理糾紛、應對侵權的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後壹道屏障。
(3)類型: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行權訴訟。
5、打擊違法犯罪的必要性:
打擊違法犯罪是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6.違法犯罪怎麽處理?
(1)當國家、公共和他人利益受到非法侵害時,要敢於並善於依法維護合法權益。
(2)面對違法犯罪,要善於鬥爭。在自救、減害的前提下,巧妙運用他人或社會的力量,機智靈活地與違法犯罪作鬥爭。
(3)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尊法守法、違法可恥的觀念,自覺守法、找法、靠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