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對加強我國法制建設有哪些要求?

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對加強我國法制建設有哪些要求?

1.“法治”精神的新要求

今年65438年10月7日,他在全國政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明確提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依法治國”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確立了建設法治國家的新目標。

法治中國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結合;是壹個堅持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壹體化的中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實現之日,就是法治中國建成之時。

他在2012年2月4日慶祝現行憲法頒布實施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在2013年2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都反復強調“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十六字”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新政策,是建設“法治中國”的基本要求,是實現“法治中國”的基本標準。科學立法是建設法治中國的前提,嚴格執法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關鍵,公正司法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防線,全民守法是建設法治中國的基礎。四者缺壹不可。

與十壹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十六字”方針相比,新“十六字”方針有三大發展。第壹,立法從解決“存在”問題轉變為解決“科學”問題。30多年前,中國面臨著“無法可依”的問題。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其主要問題是“立法是否科學”。第二,將“正義”包含在“法治的要素”中,並將“正義”明確規定為正義的價值目標。第三,提出並強調了“全民守法”的要求。沒有全民守法的基礎,法治就是空中樓閣。新“十六字”方針的提出,是我們黨30多年法治建設經驗的總結,是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體現,標誌著我國法治建設由基礎建設向制度建設的演進。從重點突破到全面發展的戰略推進,是實現“中國夢”和“法治夢”的重要壹步。2.科學立法是法治中國的前提。

在紀念現行憲法頒布實施30周年大會上,他要求,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參與立法的渠道,通過綜合性法律推動憲法實施,確保憲法確立的制度和原則得到實施。國務院和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抓緊制定和修改與法律相適應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保證憲法和法律的有效實施。

。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完善立法規劃,突出立法重點,堅持立廢並舉,提高立法科學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針對性、時效性和系統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機制和程序,有序擴大公眾參與,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使法律準確反映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更好協調利益關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這體現了立法結果和立法過程的雙重要求。

科學立法,首先需要持續立法。雖然我國在2010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的立法任務已經完全完成。有許多關鍵領域需要加強,壹些領域仍然存在“立法真空”。當前,加強深化體制改革、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網絡監管等重點領域的立法尤為重要。

科學立法還要求制定的法律必須符合“科學性”,追求“立法結果”的科學性,即制定的法律必須符合正義性、規律性和可行性。同時,科學立法要求我們追求“立法過程”的科學性。為了提高立法質量,我國立法法對立法程序進行了嚴格規範,黨中央、國務院也多次強調公眾參與立法。為了科學立法,必須堅持民主立法,拓寬公眾參與立法的渠道和方式,廣泛聽取各利益群體的意見,建立事前和事後的立法評估機制。要學會“先立法”,只要有條件,就要“先立法,後行動”,讓人們對自己行動的結果有所預期,讓各類社會主體在有序的軌道上各行其是,和諧相處。3.嚴格執法——中國法治的關鍵

嚴格執法是中國法治的關鍵。他指出,“要加強對執法活動的監督,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非法幹擾,堅決防止和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堅決懲治腐敗,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究。”

這是對當前執法不嚴導致法律形同虛設的情況提出的新要求。執法不嚴,主要表現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不作為、弱作為。地方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執法者的腐敗,執法手段的缺失,執法者人身安全保護的缺失,都是導致執法不嚴的重要原因。

針對中國目前的情況,我們應該註意幾個問題:

第壹,建立交叉執法制度。對於壹些重要的領域,比如食品、醫藥、環境等問題比較嚴重的領域,可以實行異地交叉執法,由外地的地方執法機構執行,外地的地方執法機構執行,防止地方保護主義。第二,為執法提供有效保障。提高對執法者及其家屬的有效保護,對打擊報復執法者及其家屬的違法者要嚴懲,讓他們不敢想。

第三,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對於公民的權利,我們應該同時尊重、保護、規範和限制。壹些地方還存在“兩只手軟”: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和保護不夠,規範和限制不夠;或者“壹收就死”或者“壹放就亂”。

第四,要樹立政府的權威。法治政府必須是嚴格執法的政府,是有效執法的政府。需要註意的是,對社會秩序維護不力,對各種違法行為放任自流,會導致社會成員安全感的喪失,進而導致公民合法權利甚至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同時,執法者無視公民的合法權利而違法,粗暴執法,無法保障執法者自身的人身安全,這不是法治的壹種狀態。

4.公正司法——法治中國的防線公正司法是法治中國的防線。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進壹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首次提出“確保”司法“依法獨立公正”,體現了黨中央的決心。

他反復強調,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堅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他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壹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實現司法公正,需要進壹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要實現司法公正,就要讓司法成為真正的司法,讓司法回歸司法。我們不應該讓司法機關成為用司法解釋代替國家法律的立法機關,更不應該讓司法機關成為行政機關。讓司法機關真正從事司法工作,實現和保障社會公平正義。

同時,要實現司法公正,還需要建立社會監督機制。要實現司法公正,還必須樹立司法權威,防止壹項判決成為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

5.全民守法——法治中國的根基。

全民守法是法治中國的根基。他指出,“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高度重視道德對公民行為的規範作用,引導公民既依法維護合法權益,又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確保權利義務相壹致。"

中國的法治建設關系到公民的守法意識和守法程度。中國有6543.8+0.3億人口,任務比世界上任何壹個國家都重。而且中國人長期以來重禮輕法,法治意識相對薄弱。各種違法犯罪案件和各種不信法的行為在壹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全民守法,必須繼續抓好法治宣傳教育,紮實推進“六五”活動。要營造“學法、尊法、守法”的氛圍。嚴格規範公民自身行為,引導公民在享受自身權利和自由的同時,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和自由。要在全社會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讓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讓每壹個普通人真正學會尊法守法,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自覺履行法律義務。

更為關鍵的是,各級黨政機關領導幹部要切實尊重憲法和法律,帶頭遵守憲法和法律,自覺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維護國家法制的統壹、尊嚴和權威,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自覺接受人民監督。只有加快守法進程,建設法治社會,才能為建設法治中國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 上一篇:自學考試我們學習的重點是什麽?
  • 下一篇:誠實的格言、古訓和諺語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