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稅收優惠
(1)殘疾人提供的個人勞務免征營業稅。
(2)殘疾人收入由納稅人申請,報市地稅局審批,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2.費用減免
3.殘疾人如何申請法律幫助或法律援助?
遇到侵權或者民事糾紛,殘疾人需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確需法律援助或者法律幫助的,可以直接向當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也可以向指定的殘疾人法律服務機構申請法律援助,或者委托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辦理和辦理相關事宜。當事人對法院壹審判決不服,需要上訴的,還可以向二審法院的同級法律援助機構和殘疾人合法權益保護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具體程序是壹樣的。
4、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必須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
第二,殘疾人的福利是什麽?
殘疾人福利是國家和社會在保障殘疾人基本物質需求的基礎上,為殘疾人提供的生活、工作、教育、醫療和康復等方面的設施、條件和服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為殘疾人開辟就業機會,擴大就業範圍,提供就業機會,保障殘疾人的工作權利和自我實現;
(2)大力發展殘疾人特殊教育,提高殘疾人的文化素質和自立能力;
(三)開展保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和提供特殊保護的立法、宣傳和教育,號召社會尊重、關心和幫助殘疾人;
(四)為殘疾人生活、工作、教育、文化娛樂活動提供的設施和設備的生產;
(5)在社會事業的各個領域盡可能地為殘疾人提供便利,等等。
根據國務院《關於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
(1)補貼。殘疾人生活補貼主要補貼殘疾人因殘疾而發生的額外生活費用,針對低收入家庭的殘疾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逐步擴大到低收入殘疾人和其他困難殘疾人。低收入殘疾人和其他困難殘疾人的認定標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參照有關規定,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主要補貼殘疾人發生的額外長期護理費用。目標是殘疾等級被評定為壹級或二級並需要長期護理的重度殘疾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擴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或者其他殘疾人,逐步推動形成面向所有需要長期護理的殘疾人的護理補貼制度。長期護理是指因殘疾持續6個月以上而導致的特殊護理消費品和護理服務支出。
(2)補貼標準。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由省人民政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殘疾人生活保障需求和長期護理需求確定,並適時調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根據殘疾人的不同困難制定分級補貼標準,提高系統的精準度,加大補貼力度。
(3)補貼的形式。兩項殘疾人補貼以現金形式按月發放。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細化補貼類別和標準,采取憑據報銷或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4)政策銜接。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可以同時申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符合殘疾人兩項補貼條件的殘疾人,以及老年人、因公致殘人員、離退休人員等福利性生活補貼(津貼)和護理補貼(津貼),可選擇申請生活補貼(津貼)和護理補貼(津貼)中的壹項。享受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殘疾兒童不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但可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殘疾人兩項補貼不計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領取工傷保險和生活護理費並納入特困人員供養保障的殘疾人不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通過多種渠道,為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提供生活、教育、住房等社會救助。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采取其他措施,保障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後仍有特殊困難的殘疾人家庭的基本生活。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貧困殘疾人在基本醫療、康復服務以及必要輔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換等方面給予幫助。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給予護理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