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場論中的布迪厄場論

場論中的布迪厄場論

關於場的概念,布迪厄說:“我把場定義為立場之間客觀關系的網絡或結構,這些立場是客觀定義的。”布迪厄的場的概念不能理解為由某些邊界物體所圍成的領地,也不等同於壹般的場,而是有壹個動態的、潛在的存在在其中。布迪厄研究了許多領域,如美學領域、法律領域、宗教領域、政治領域、文化領域和教育領域。每個領域都由壹個市場聯系在壹起,市場連接著該領域中象征性商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比如藝術領域包括畫家、藝術品購買者、評論家、博物館管理者等等。

場域不僅是布迪厄社會學理論中的概念,也是他從事社會學研究的分析單位。布迪厄對這壹理論分析工具和單位的選擇,與其研究方法是分不開的。布迪厄是從人類學進入社會學殿堂的,他對人類學方法情有獨鐘。在對阿爾及利亞原始部落的研究中,他成功地應用了人類學的方法。至於對現代法國社會的研究,就涉及到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壹是人類學的方法能不能用?二、如何運用人類學方法?

布迪厄早期的研究深受列維-斯特勞斯的影響,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他對結構主義的思想進行了批判,並在這兩個問題上沒有妥協。他說:“沒有什麽能阻止我們將人類學方法應用於現代社會。”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法國人P·拉比諾給了他很大的啟發。拉比諾選擇了壹個群體(法國社會改革家精英),這個群體在20世紀20年代關心城市規劃,反對種族主義和階級壓迫。拉比諾對這個群體進行了人類學研究。布迪厄從“群”的研究單位擴展到“場”,群在其中占有地位,他的人類學研究方法是以場為基本單位的。

場域是社會成員按照特定的邏輯要求建構起來的,是社會個體參與社會活動的主要場所,是集中象征性競爭和個人策略的場所。這種競爭和策略的目的是生產有價值的象征性商品,象征性商品的價值取決於相關消費社會的分類。象征性競爭的勝利意味著壹種象征性的商品被判斷為比它的競爭者更有價值,可以被強加給社會,這是布迪厄所說的。他認為:“戰略是實踐的產物,是博弈的感覺,是歷史決定的特殊博弈的感覺...這就預先假定了壹種永久的創造能力,這種能力是人們適應各種復雜、多變和永不相同的情況所不可缺少的。”因此,場可以看作是不定項選擇的空間,它為社會成員標記了要選擇的項,但沒有最終選項,個體可以做出多種競爭策略的搭配選擇,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結果。在這些結果中,壹方面可以體現選擇者的意誌,即個體的創造性,另壹方面可以體現選題的框架要求和限制。

說場域充滿權力,就是個人在場域競爭,每個場域都有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任何統治都隱含著對抗。在布迪厄看來,即使是場的確定和場界的確定,也充滿了不同權力關系的對抗。他通過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定義領域的邊界。領域的邊界是由領域本身決定的,沒有先驗答案。"場的邊界是場的作用停止的地方."[4](P98)布迪厄由此提出了資本的概念:“活躍在領域中的力量就是那些用來定義各種‘資本’的東西。”布迪厄的資本概念不同於經濟學家使用的概念。他把資本看作是積累的勞動(以物化或“物化”的形式),可以作為社會資源被行動者或群體在排他的基礎上占有。

賽場上有實力也有競爭,決定競爭的邏輯是資本的邏輯。壹種資本不與領域掛鉤,就很難存在和發揮作用。資本不僅是場域活動中競爭的目標,也是競爭的手段。布迪厄將資本分為三種類型: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後來,他增加了象征資本。布迪厄認為,社會空間存在各種領域,領域的多樣化是社會分化的結果。布迪厄把這個分化的過程看作是場域自治的過程。自主性實際上是指某壹領域擺脫了其他領域的限制和影響,在發展的過程中彰顯其內在的本質。為了解釋場的自主性,布迪厄在給定的空間中區分了兩種“生產場”,壹種是“有限生產場”,壹種是“大規模生產場”。有限的生產領域和領域本身的專業化是壹樣的,而大規模的生產領域是社會領域的擴展,更多的外部影響進入,更多的社會力量和世俗力量的滲透。這個領域和邊界往往比較模糊,專業化程度不高。

在壹個有限的生產領域,生產是為其他生產者,也就是該領域的行動者和系統服務的。這個時候供給方也是需求方,限定的生產領域是壹個自治領域,或者說是壹個自治領域。受經濟學的啟發,布迪厄研究了“自治的程度”。他認為,壹個領域越獨立,這個領域的生產者只為本領域的其他生產者生產而不為社會領域的消費者生產的程度就越大。這樣,自主性最強的領域是科學領域,其次是高水平的藝術領域。相比之下,法律領域的自主性較低,而政治領域的自主性最低。因為科學領域是自治的典範。因此,布迪厄指出,壹個領域越是從社會領域和權力領域獲得自主性,這個領域的語言就越科學。壹個場域中的競爭和策略不僅取決於符號商品的價值,還取決於場域的自主性,因為自主性強的場域遵循“是非”邏輯,自主性弱的場域遵循“敵我”邏輯。實踐與反思:反思的社會學指南

《皮埃爾·布迪厄》(法),李夢李康譯,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出版。

本書闡明了支持布迪厄科學實踐的原則,為讀者提供了理解布迪厄科學的內在邏輯和廣泛體系的鑰匙。

這本書由三部分組成。第壹部分通過勾勒布迪厄的知識、實踐和社會的理論結構和學術圖景,為讀者提供了理解布迪厄著作的廣泛體系和內在邏輯的鑰匙。第二部分主要反映芝加哥大學研討會的成果;第三部分基於巴黎研討會的討論,反思社會學的實踐。

書中主要提出了三個概念:資本、領域、習慣。

  • 上一篇:本科需要修哪些科目?
  • 下一篇:擔保貸款抵押合同中擔保貸款抵押的相關條款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