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被抄襲(剽竊)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權法保護;
第二,抄襲者是否使用他人作品,超出了“適當引用”的範圍。
《知識產權保護法》第15條明確規定了“適當引用”:
1,非詩歌作品引用不得超過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壹;
2.引用壹人或多人作品的,引用總量不得超過本人創作作品總量的十分之壹。
根據著作權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之壹的,應當根據情節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壹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作品的,
(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作為自己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三)未參與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署名他人作品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拍攝、錄像或者改編、翻譯、註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使用他人作品,不按照規定支付報酬的;
(七)未經表演者許可,直播其表演的;
(八)其他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相關權益的行為。
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之壹的,應當根據情節,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並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行政處罰:
(壹)抄襲、剽竊;
(二)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復制發行其作品的;
(三)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
(四)未經表演者許可,發表其錄音錄像制品的;
(五)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的;
(六)未經許可復制發行廣播電臺、電視臺制作的廣播電視節目的;
(七)制作、銷售假冒他人署名的藝術品。
第四十七條規定,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關於懲治侵犯著作權犯罪的決定》第壹條,以營利為目的,實施下列侵犯著作權行為之壹,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壹)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件等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
(三)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的;
(四)制作、銷售假冒他人簽名的藝術品的。
第二條規定,以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第壹條規定的侵權復制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三條規定,單位有本決定規定的犯罪行為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決定的規定處罰。
第四條規定,對扣押的侵權復制品、違法所得以及單位或者個人所有的主要用於實施侵犯著作權犯罪的材料、工具、設備或者其他財產,應當予以沒收。
第五條規定,犯本決定規定之罪,給被侵害人造成損失的,依照本決定追究刑事責任,並視情節判處賠償損失。
擴展數據:
在確認抄襲時,通常需要將其與形式上相似的行為區分開來:
1,復制使用版權作品的思想、觀念和觀點。壹般來說,作者可以自由使用另壹部作品所反映的主題、題材、思想、觀點進行新的創作,這是法律允許的,不能認定為抄襲。
2.抄襲、使用他人作品的歷史背景、客觀事實和統計數據。各國著作權法並不保護作品本身所表達的歷史背景和客觀事實、統計數據,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但是,完全照搬別人描述客觀事實和歷史背景的文字,可能會被認為是抄襲。
3.抄襲和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是作者使用他人作品的法律依據,其範圍壹般由各國著作權法規定。任何超出合理使用範圍的東西,壹般都構成侵權,但不壹定是抄襲。
4.抄襲和巧合。版權保護的是原創作品,而不是原創作品。如果類似作品是作者完全獨立創作的,就不能認定為抄襲。
有學者認為,判斷抄襲與其他行為的區別,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分析:
(1)看被告對原作的改動程度;
(2)看原作品和被告作品的特點;
(3)看工作性質;
4)看創作技巧和作品價值;
(5)看被告的意圖。
在推理文學、電影和漫畫等作品中,同樣的伎倆和手法往往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呈現。所以通常很難界定壹部作品是否抄襲(比如壹部作品抄襲多部作品的拼接抄襲)。
壹般來說,同樣的情節或手法,只能稱之為借經或雷同。以下幾點可以用來判斷是否存在抄襲行為:
1,劇情和手法和另壹部作品壹樣。
2.在同壹部作品中,至少有兩種技法與另壹部作品相同。
百度百科-版權法
百度百科-知識產權保護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懲治侵犯著作權犯罪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