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城市園林植物的多樣性?

城市園林植物的多樣性?

為了優化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減少城市汙染,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和城市的品位,人們提出將自然引入城市,通過園林來彌補城市的不足,形成城市園林。壹般認為,無論是生態系統還是生物群落,只有多樣化才是穩定的,抵禦外界影響的能力強,城市綠化中植物的多樣性也是如此[2]。多樣的生態系統和物種構成使城市園林綠地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自我調節能力,而單調的生態系統和物種構成使城市園林相對脆弱。壹旦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花園可能會失去其應有的形式和功能。城市園林綠化作為提高市民生活質量和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得到了政府的廣泛重視和支持。在城市園林綠化過程中,各地紛紛大規模移植樹木,引進外來植物,擴大綠化植物的多樣性。由於缺乏必要的制度和規範,雖然在壹定程度上滿足了城市綠化對新優植物的需求,但也埋下了壹些隱患。本文分析了目前城市園林綠化中植物物種多樣性選擇存在的壹些問題,旨在探索新的視野和思維的應用,以促進城市園林綠化建設。

1城市園林綠化植物多樣性存在的問題

隨著城市品位的提高,城市綠化植物的引種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如引種推廣的數量和規模增加;在引種方式上,從種子、枝條等繁殖體發展到各種徑級的植株;馴化間隔明顯縮短,甚至出現不經試驗直接引種的現象。雖然短期內有利於滿足城市綠化發展對新優植物的迫切需求,但這種無序引進植物的做法存在諸多問題。

1.1綠化植物引種體系缺失。

近年來,城市園林綠化已經發展成為壹個巨大的產業經濟。由於新植物具有很強的觀賞新穎性和很高的商業價值,園林行業的許多單位都涉足這壹領域,在高額利潤的驅動下,競相大量引進和推廣。城市綠化植物的選擇和引種是壹項科技含量高、技術要求高、生態風險大的工作。應遵循自然生態規律,經過相應的適應性試驗和風險評估後方可引進。但是,目前除了《植物檢驗檢疫條例》之外,沒有其他法律法規可以依據,關於園林植物引種的規範性規則更是少之又少。由於制度的缺失和高額利益的驅動,盲目引進外來植物逐漸成為壹種時尚,其中隱藏著巨大的風險。這方面的案例很多,如蟛蜞菊、鳳眼蓮、加拿大壹枝黃花等,對城鄉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據初步統計,我國共有外來雜草75屬107種,其中62種作為觀賞植物、藥用植物、蔬菜、飼料和牧草引進[3]。這些慘痛的教訓再次敲響了盲目引進的警鐘。

1.2單壹植物種類

雖然從各地引進了大量的外來植物,但並沒有達到真正豐富園林植物品種的效果。引進主要體現在數量的增加,而不是種類的增加。總的來說,我國城市綠化植物的種類比較單壹。我國除少數城市外,城市周邊的植物園或天然林中的園林植物有1000多種,大部分城市的種類在200 ~ 400種,街道兩側能種植的種類就更少了。

近年來,國外綠化植物的大規模引進主要集中在少數品種上,跟風、盲從現象突出,尤其是行道樹。縱觀長江中下遊城市,行道樹主要選擇香樟、女貞、國槐、欒樹、合歡等少數品種。植物種類的單調容易導致生態系統的脆弱。

1.3植物種類特征不明顯。

城市綠化要因地制宜,綠化植物種類的選擇首先要適應當地的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其次,要服務於城市總體規劃、城市品位及其功能分區。但是現在城市園林綠化出現了可怕的抄襲現象。城市之間在園林綠化方面有著驚人的相似和相通之處,尤其是在綠化植物的選擇上。省會城市選擇的壹些品種,幾年後會擴散到中小城市。自然條件相似的城市相互學習可以理解,但是在氣候和土壤條件根本不同的城市之間復制,只會造成植物生長的不適,導致極大的浪費。這種盲目跟風引進植物品種,也容易弱化城市自身的特色和品味。

壹個城市的植物物種是幾百年甚至幾千年自然選擇的結果,物種之間的相關性和互補性是相對穩定的。“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綠化植物的選擇要有壹定的地域特色,引種的種類和數量與當地植物的比例要適當,不能超過原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城市綠化主管部門應該設置更高的“門檻”,形成準入機制。

1.4對地方物種重視不夠。

城市綠化是壹個新興產業。市民和城市綠化工作者往往過分欣賞和青睞外來物種,而忽視了本土植物的引種馴化,從而有意無意地使疏遠甚至放棄本土物種。外來物種的無序引入可能會導致壹些不良後果,如排擠本土植物、微生物和小動物,改變其生存環境,對野生動物缺乏友好性,不利於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格局的形成和區域綠色景觀的構建,異質花粉可能導致過敏。同時,許多鄉土樹種在城市綠化中還沒有得到廣泛應用,鄉土樹種尤其是建群種和優勢種在營造高效穩定的生態綠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5植物引進缺乏安全意識和措施。

由於各種形式的植物材料的國際交流頻繁,城市綠化植物的引種成為最容易引起生物入侵的途徑之壹。綠化植物引種帶來的入侵生物不僅包括植物,而且植物材料可能攜帶的危險性昆蟲和微生物更隱蔽,危害更大。目前在植物引種中,不僅引種安全意識薄弱,而且缺乏科學有效的措施,不利於生物入侵的防範。

2城市園林綠化植物多樣性對策

城市園林綠化是關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大事,國家應完善這方面的立法,維護城市園林的多樣性和安全性。同時對綠化工作者在植物選擇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城市綠化植物選擇要綜合考慮自然環境、植物特性、地方特色、多樣性、城市性質等諸多因素[4]。

2.1地理環境和植物特征的結合

選擇最適合當地氣候和土壤的植物是園林建設的基礎。只有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園林建設才能多、快、好、省,否則會事倍功半,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城市有特殊的小氣候和土壤條件,對植物的選擇要求更加嚴格,尤其是城市行道樹的選擇,要求既能耐受城市街道的強烈輻射熱,又能耐受貧瘠的土壤。

2.2守住地域特色的底線

選擇的園林植物必須具有地域代表性,這樣才能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觀,體現城市自身的文化品位。本地植物的使用及其與外來植物的比例尤為重要。如果壹個城市的重點樹種是外來樹種,那麽這個城市的景觀就很難體現其地域特色。

2.3利用植物品種多樣性提高生態安全

單調性意味著危險的增加,多樣性意味著安全性的提高。適合當地自然地理環境的植物種類越多,其自然生態系統和生態群落就越豐富,其生態系統就越穩定和可持續。只有物種多樣性才能保證城市園林具有較強的抵禦外界幹擾的能力,構建豐富的景觀特色。

2.4與城市的自然相協調

城市園林植物的引入不僅需要考慮其自身的適應性和功能性,還需要與城市的性質和定位相協調。比如文化城市在樹種選擇上主要考慮物種的景觀效果及其對人的適宜性和友好性,而工礦城市在樹種選擇上主要需要考慮對特定汙染物的耐受和凈化能力。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目標是“城在園中,園在城中”。在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應當努力改善城市自然生態環境,提高市民生活質量,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因此,要重視植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建設,創造多樣化的生態系統和物種構成,保證城市園林的穩定性,為人們提供壹個可以欣賞形與香、花與色的豐富的園林生態系統,創造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

  • 上一篇:常用的外文數據庫有哪些?
  • 下一篇:創意插畫手繪pop簡單-手繪POP海報的步驟和技巧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