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證征信的合規使用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證征信的合規使用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證征信的合規使用

大數據時代,匯集個人當前信用價值的信息越來越受到各行業的重視,其背後的價值不可估量。目前,商業銀行和各類金融機構越來越多地將業務延伸到互聯網上。與傳統的線下與客戶面對面交流相比,現在商業銀行和各類金融機構利用征信和大數據服務機構提供的數據產品,輔助互聯網創新業務的設計和開發。比如通過個人社交,消費,行為數據,個人身份畫像,信用評估等等。但無論是個人征信還是報告產品,由於涉及個人隱私,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的要求:除依法公開的個人信息外,收集個人信息應當征得信息主體同意,未經同意不得收集;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他人向征信機構查詢個人信息的,應當取得信息主體的書面同意並同意使用,征信機構不得違規提供個人信息。因此,金融征信機構如需采集、查看個人征信數據,必須取得金融消費者本人簽署的委托書。然而,現實中,信用授權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壹些金融機構設計的授權條款模糊,沒有明確授權的範圍和限制,存在壹次授權、多次使用、無限使用的情況;在網上簽署委托書時,由於對授權缺乏了解,大多數人往往不細看授權內容就點擊“同意該協議”。壹旦發生糾紛,監管機構和公安機關要對委托書進行鑒定,沒有有效的鑒定手段確認委托書是否是金融消費者本人在業務發生時簽署的。目前國家保護個人信息的力度在加大,尤其是隨著網絡安全法的實施。如果金融、信用、數據服務機構在個人數據收集和使用過程中未能保護用戶的知情權、同意權等權益,很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如何在享受大數據時代紅利的前提下,有效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合法收集和使用相關信息,成為從業者亟待解決的問題。鑒於目前個人數據授權和采集方式的廣泛弊端,引入金融科技幫助其走向合規化不失為壹個良策。近日,由第三方電子認證機構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研發的壹款數據信息主體電子授權產品——“安信授權”即將上線。該產品可為相關機構獲取用戶信用查詢授權、合法合法使用用戶信息提供以下幫助:該產品基於電子認證、FIDO生物特征識別等技術,實現用戶身份認證和授權書的電子簽名。能夠抵抗抵賴、篡改和偽造,保證授權委托書的真實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符合我國《合同法》、《電子簽名法》、《網絡安全法》和《征信業管理條例》。經簽署的電子委托書與傳統紙質委托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為電子委托書的簽署人和使用者提供了完善的司法保障。

“安全授權”電子授權可以驗證用戶簽名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采取“壹物壹授權”的原則,即針對特定目的在特定時間獲得獨家授權,並通過出具場景證明或加蓋電子時間戳的方式確認授權時間,避免單壹授權重復、反復、無限使用的情況。對於個人用戶來說,如果相關機構使用“安全授權”平臺讓其簽署電子委托書,用戶在簽署前會收到手機驗證碼的提示,保證了其知情權。在事後發生授權糾紛時,“放心授權”還可以出具“數字簽名驗證報告”等電子證據,供當事人作為司法證據使用。“安心授權”采用的這種電子授權形式,符合大數據時代的應用和監管要求,可廣泛應用於大數據信息查詢場景。從長遠來看,除金融和征信機構外,所有與使用數據服務相關的行業都可以采用這種方式來保證個人信息的規範查詢、采集和使用。

  • 上一篇:從法律和道德的角度談談妳對徐婷事件的理解。
  • 下一篇:大自考和小自考有什麽相似之處?大自考和小自考有什麽區別?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