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劇作為壹種在大眾文化中強勢崛起、深受大眾喜愛的藝術表現形式,肩負著建設中國文化軟實力的神聖使命。筆者認為網劇的最終目的是傳播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帶領觀眾感知真相,重建精神家園,最終為文化強國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如何在娛樂大眾的同時陶冶人心,正確引導觀眾實現主流價值觀,是本文研究的重點。本文將從網劇的概念與發展、網劇創作的文化價值失範、網劇要人性化滋養心靈三個部分來分析。[關鍵詞]網絡劇;主流文化價值;精神家園;流行文化;從壹個被主流媒體和相關評論家詬病和痛斥的低俗、庸俗、媚俗現象,到壹個專業影視劇創作團隊、各大媒體、商家都趨之若鶩的極具商業價值的藝術表現形式,其華麗蛻變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作為壹種在大眾文化中強勢崛起、深受大眾喜愛的藝術實現形式,它肩負著建設中國文化軟實力的神聖使命。鑒於較早的壹批國際認可的影視作品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壹個閉塞愚昧的舊中國形象,今天的網劇創作應該立足當下,通過展現真善美的精神家園,努力向世界呈現壹個騰飛、昂揚、開放、包容的中國。壹、網劇現狀概述(壹)網劇的概念關於網劇的定義眾說紛紜。研究戲劇的學者認為,網劇是壹種新的戲劇形式;研究電影的學者認為網劇是電影的衍生品。雖然每個人心裏都有壹個哈姆雷特,但總體來說,網劇是以聲音和畫面效果的動像為核心,以網絡為主要媒介。筆者認為,青年學者劉洋是最全面的。劉洋提出:“網劇是利用攝影機、攝像機、錄音機等視頻拍攝設備,模仿電視劇或電影的壹般審美特征,以戲劇的視聽元素和手段為形式,以表現故事、刻畫人物為內容,以網絡為主要傳播渠道,符合網絡傳播方式和觀眾觀看方式的特定視聽節目形式。”①由此得出結論,以獨立姿態出現的“微電影”也應屬於網劇範疇;同時,網劇應排除將傳統拍攝和傳播方式創作的影視劇作品上傳至網絡供觀眾觀看。(二)網劇發展概況及其商業價值“80後”和“90後”是伴隨著網劇在中國成長起來的兩代人。給他們印象最深的可能是胡歌2005年制作的網絡短片《壹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而這種羞辱國際導演的“自娛自樂”,讓網劇的惡搞意識在網民和主流媒體心中根深蒂固。也使得這壹事件最終演變成了壹場官司和鬧劇。但也正是因為這個成功的例子,通過網絡上傳作品可以獲得關註,最終獲得商業贊助實現自己的創作夢想,才誕生了大量的惡搞網劇。但由於缺乏藝術創造力和正確的文化價值取向,這些作品終將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此後最著名的網劇是2008年風靡網絡的山寨版《紅樓夢》。這是網劇的戲仿階段。惡搞的荒誕少了,但創作者對藝術原著的反思多了,最終網劇演變到了它的第三個時期——專業創作階段。事實證明,惡搞網劇、山寨網劇雖然不是藝術專業作品,但其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和潛在的經濟效益是毋庸置疑的。這使得大量專業團隊開始涉足網劇創作,甚至可以說各大專業媒體都有些瓜分網劇市場的意圖。《老男孩》2010成為網劇藝術創作的裏程碑。影片對青春的追憶和對友情的渲染感動了無數網友,甚至通過網絡之外的口口相傳,很多沒有愛上網絡的朋友也到網上壹探究竟。而老男孩的背後,是中影集團和優酷的強強聯合和努力。這裏需要註意的是,雖然現在的網劇創作大多是專業創作,但是從創作目的上還是可以分為兩類:1。定制網劇:以宣傳為手段,以營銷劇中涉及的商品為目的的壹種網劇。網劇因其傳播速度快、受眾面積大、對其廣告插入持相對寬容的態度,以其極高的商業價值和巨大的市場前景被廣告主鎖定。於是,大量以廣告為目的的網劇誕生了。這樣的作品是最引人註目的。專業的制作團隊,明星的參與,成為網劇的主要運營模式。除此之外,凱迪拉克的其他著名網劇《66號公路》以及2012由可愛多拍攝的網劇《這壹刻,愛它》也很有名。2.原創網劇:以網劇的形式講述作者思想的藝術作品。這種網劇在本體上和影視劇幾乎沒有太大區別。姜文的看球,前面提到的老男孩,buff微電影系列裏的愛情,另壹個心跳,都是原創網劇。二是當前網劇創作的文化價值失範,惡搞網劇顛覆傳統;山寨網劇的“戲仿”傳統;然後專業網劇回歸影視劇的創作傳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和專業影視劇創作壹樣的問題——追求消費主義的享樂精神,缺乏主流意識形態,缺乏原創性。(壹)網劇的消費主義傾向法國著名思想家鮑德裏亞認為“從消費社會的根源來看,消費社會以財富最大化為目標,不斷為大眾創造新的欲望和需求”。他認為,廣告是當代消費社會的不倒翁,大眾傳媒尤其是互聯網會對公眾進行煽動和鼓勵,使公眾本身逐漸滋生壹種對抗性的厭惡情緒。由此可以得出壹個結論:具有廣告功能,以網絡為主要媒介的網劇,繼承了鮑德裏亞那種讓人充滿物欲,缺乏人格、思想和文化修養的“完美罪行”。在這種先天不足下,將網劇的消費觀從宣揚商品和物質享受轉變為註重塑造觀眾的精神世界,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2)主流意識形態的缺失“壹個社會在壹定時期的主導意識形態稱為這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包括占主導地位的藝術觀念、道德觀念、政治法律觀念、宗教觀點和哲學觀點。”好萊塢電影之所以影響力巨大,經久不衰,是因為它以娛樂和時尚為核心,蘊含著迎合主流社會心理和主流文化價值觀的內核。網劇作為文化產業鏈的重要壹環,也肩負著迎合主流社會心理、體現主流文化價值觀的歷史使命。縱觀這些年,網劇的創作主要以都市情懷和緬懷青春為主。這主要是網劇的大眾性和草根性決定的,也是網劇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重要原因。所以專業的網劇制作團隊從市場和觀眾的角度考慮,拍攝大量這類題材的作品。而應該占據主流地位,體現社會主義新風尚,弘揚正確價值導向的網劇卻少之又少,實在不利於“百花齊放”的文化創作大方向。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能像支持主旋律電影電視劇壹樣,支持立誌展現主流文化意識形態的網劇創作。
上一篇:大學書單上的幾本好書,讓妳如沐春風。下一篇:第二十三屆知識產權宣傳日活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