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清潔家園行動組織開展以改善社區環境衛生為主要內容的誌願活動。組織誌願者參加大掃除、清理塗鴉和“小廣告”、清理衛生死角、撿拾垃圾(果皮紙屑)等活動;組織誌願者植樹種草,認養綠地,美化綠色社區。
二、建立區域性文明和諧組織,以創建“文明和諧之路”、“文明進步之路”為試點區域,開展以改善市容市貌、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商業秩序、社會氛圍為主要內容的區域性文明和諧創建活動。組織誌願者積極參與創建宣傳、文明監督和義務清掃活動,甘當創建文明和諧的義務宣傳員、監督員和清潔工。
三、母親河保護行動組織開展以保護岷江流域為重點的保護母親河誌願者行動,組織誌願者植樹、清理垃圾、美化海岸,開展保護水源、節水減排、控制汙水排放等宣傳教育活動。
四是便民服務以社區居民為對象,組織開展政策宣傳、信息咨詢、免費健康義診、免費體檢、家電維修、修復破損道路、更換路燈、護欄、下水管道等活動。
五、扶貧服務組織以貧困居民為主要對象開展扶貧服務,以因病致貧、因災致貧居民為重點對象,以節日慰問、臨時救助、日常救助、就業援助等活動為主要內容。
六、困難幫扶服務機構以孤寡老人、殘疾居民、刑滿釋放人員、兩工等特殊群體為重點服務對象,以敬老愛老、心理健康咨詢、經濟困難家庭資助、生活照料、就業推薦等活動為主要內容。
七、關愛未成年人行動組織開展青少年德育實踐活動;專註關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組織誌願者幫助學業,給予家庭溫暖;特別關註困難學生,結對開展關愛學生、幫助學生活動。
8.就業(創業)服務機構以下崗居民、失業居民和有意創業人員為主要對象,以“4050”、“零就業”家庭為重點對象,以舉辦免費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班、開發就業崗位、推薦就業再就業、創業指導、協調落實就業創業優惠政策為主要內容,提供就業(創業)服務。
九、社區科普服務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組織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科技知識、法律維權知識、勞動技能知識等。,提高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工作者的素質,爭當社區誌願科普員和輔導員。
十、文化藝術服務機構開展對社區群眾文藝團體的培育、引導和支持,開展以義演、公益演出為主要內容的藝術展示活動,以圖片展、春聯為主要內容的文化服務活動,以誌願者進社區(樓院)、組織居民鄰裏互動娛樂為主要內容的樓院文化服務。
十壹、體育健身服務組織誌願者指導社區居民體育健身、戶外鍛煉,組織社區群眾體育健身活動,爭當社區誌願體育指導員。
十二、自願無償獻血組織誌願者積極參與,宣傳無償獻血精神,培訓獻血知識,帶頭參加無償獻血。
十三、搶險救災服務組織開展愛崗敬業精神宣傳活動,組織防災逃生知識培訓、演練,積極參與險情巡查,協助做好排險工作。災害發生時,幫助動員群眾安全轉移,實施救災工作,指導災後生產自救。
誌願者精神
致力於
“奉獻”原本是指恭恭敬敬的送與獻,即不求回報的付出。奉獻是高尚的,是誌願服務的本質。誌願者不計報酬、不圖名利、不圖特權地參與促進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活動,都體現了高尚的奉獻精神。
1938年,白求恩大夫放棄優越的物質條件,從不遠的加拿大來到中國,為八路軍提供醫療服務,幫助建立軍隊衛生學校,並親自編寫各種教材,講課。1939年秋,搶救傷員時感染病毒死亡。白求恩大夫把壹生都獻給了中國,這種國際主義精神也是奉獻精神的重要體現。
友好的
誌願服務精神倡導誌願者欣賞他人,善待他人,平等地擁有愛和尊重。這是友誼的精神。誌願者的愛超越了國界、職業和貧富差距。這是平等的愛,沒有文化差異,沒有種族差異,無論高低貴賤,它讓社會充滿陽光。
例如,無國界醫生組織不分種族、政治和宗教信仰,向受自然災害、人為災難和戰爭影響的受害者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他們提供超越國界的愛。1999 10 15,無國界醫生組織因“始終堅持災難受害者有權獲得及時有效的專業援助”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互助
誌願服務蘊含著深厚的互助精神,主張“互幫互助,助人自助”。誌願者依靠他們的手、腦、知識和愛心,開展各種誌願服務活動,幫助那些處於困難和危機中的人。誌願者們以“互助”的精神,喚醒了許多人內心的愛和慈善,使他們不遺余力地進行著執著而真誠的奉獻。
“助人自助”幫助人走出困境,自立自強,回歸人生舞臺。受助者獲得生活能力後,也會投身於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為社會做貢獻的誌願活動。這些誌願活動都蘊含著深刻的“互助”精神。
進步
進取精神是誌願服務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參與誌願服務,誌願者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促進社會進步。“進步”精神在誌願活動中無處不在,使人們願意付出,追求社會和諧的實現。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誌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