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愛,壹個,壹個普通的老師。面對心愛的學生,她用心中的愛,肩負著愛人的信念和希望。雖然她沒有做出什麽驚天動地的事情,但是她對學生的堅持,對愛的支持,讓我們相信這個世界上壹定有真愛。這是我從壹個普通教師的壹生連秀琴的故事中得到的感受。她的事跡感動了“道德講堂”的所有老師。
6月14日下午,慶陽市湖湘小學舉辦道德講堂,按照“唱壹首道德歌曲、看壹部道德短片、講壹組道德故事、背壹部道德經典、做壹次現場點評、背壹句格言、送壹份幸運”的“5+2”流程進行。“道德講堂”拉開帷幕。壹個數字故事的短片讓我們淚流滿面。直到母親去世,我們才知道母愛的偉大。但作為兒子,我們能理解這壹切,雖然晚了點,但也是難能可貴的。連秀琴的平凡故事,讓我們感觸頗深。我們老師就是這樣,用自己的愛默默奉獻。主持人背誦的內容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愛的深刻。校長送的菊花讓盛夏的我們從心底感到壹絲涼意。
是的,愛是無怨無悔的付出,壹句話,壹個眼神,壹個微笑。今天參加了道德講座,感觸很深的是愛的傳承。愛是壹種信仰,是壹種精神,需要我們每個人用心去感受,去傾聽,去體驗。愛是壹種不可言說的語言,愛是壹種看不見的感覺,愛需要我們去傳遞,讓它從我們身上傳播。
第二部分:學習《教師道德講堂》的體會。
最近,我們學校在全體教師中開展了道德講堂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清楚自己肩負的重任,我深受感動。我先從自己的實際出發,說說自己的經歷:
1,通過學習,我更加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不僅要求我們的教師發揚蠟燭精神,更要求教師自覺服從黨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甘當天梯,做辛勤的園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投身於教育,才能用自己智慧的鑰匙打開學院派學生步入科學知識的大門。用他們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2.學習讓我更愛我的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動力。教師只有具備這種道德情感,才能有強烈的願望去做好教育工作。千方百計教好學生。孔子說:“愛他們,能努力嗎?”?總之,可以不教嗎?“事實就是如此。
3.通過我的學習,我知道我應該在每件事情上樹立榜樣。教師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教師勞動中有影響的部分是“身教”,也就是說,教師用自己的知識、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教育學生。作為學生,他們會自覺不自覺地把老師當成自己的榜樣。老師是學生學習做人的參照物,所以人們常說“老師是鏡子,學生是老師的影子。“以身作則要求教師言行壹致,舉止端莊大方。否則會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
4.通過學習,我不僅可以督促我們實現理想,幫助我們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而且可以成為建立新型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基礎。所以這次教師職業道德講座讓我受益匪淺,我會壹直用它來鞭策自己,讓它成為我教育事業中的壹座歷史豐碑。
總之,教育是愛的贊歌,需要付出心血。學生的教育往往不是那麽順利。教師作為學生重要的思想引路人,如果用愛去關心他們,用愛去幫助他們,他們就會逐漸褪去思想上的汙垢,成為名副其實的壹塊璞玉。俗話說“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要讓學生有信念地接受教育,必須下大力氣。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學生的明天和未來而努力。
第三章:學習《道德講堂》的體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學而優則仕,為人師表。”師德的核心是“師愛”,即“師愛是靈魂”。作為壹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有無私的關懷和廣博的知識,還要有高尚的道德。我校高度重視師德建設,組織全校教師開展師德講座,開展師德師風、師德創先等壹系列活動,提高了我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樹立了良好的師德形象。下面我就談談開展“道德講堂”活動的壹些體會:
壹、老師愛靈魂,無限關懷。
在師德中,重要的是要有愛心。“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
1,春雨,無限牽掛。愛情是壹個永恒的話題,是人類的壹種基本情感。愛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愛是構建師生心靈的橋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愛全世界,愛人生如子”。這是教師無私奉獻愛的典範。愛能產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老師的愛是照亮學生心靈之窗的蠟燭。
2.愛是責任,愛是奉獻。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關愛每壹個學生是我們教師的責任,是高尚師德的直觀體現。愛讓我們熱愛學生,熱愛教育,讓我們樂於奉獻。愛讓我們時刻為學生著想,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關心壹切,關心他們的成人,關心他們未來的才華和成就;愛讓我們在工作中永遠熱情,壹絲不茍!第二,學為人師,終身學習。
1,終身學習,更新知識。“學而優則仕,尊為楷模”時刻激勵著我們。是的,教師職業要想成為個人的永久職業,就必須始終保持“學高”這個範疇。“持續學習”和“終身教育”已經成為優秀教師的基本要求。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個人都會面臨落後的危險,所以作為壹名教師,我們必須不斷學習,甚至終身學習。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成長為壹名優秀的專業教師。正如我們的哲學家孔子所說,“學而不厭,教而不厭。”這也是新《規範》對教師的更高標準。養成終身學習習慣是教師的基本原則。老師要把讀書當成壹種習慣,把學習當成壹種樂趣,讓自己變得更聰明。為了真正提高,走向終身發展,不斷進步的開拓之路。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的,“讀,讀,再讀——教師的教育質量取決於此。”
2.潛心研究,勇於創新。科學在不斷進步,知識在不斷更新。為了適應時代和教學的需要,我們潛心鉆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同時不斷改革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既能與時俱進,又能精心教學,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三,德高望重,以身作則。
1,愛國守法,道德高尚。教師要做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 * *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和權利。只有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壹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2.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子曰:“其身正,不令而從;他的身體不對,雖然他不服從。”作為老師,不僅要以身作則,更要言傳身教,這比身教更重要。這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要做“老師”,學生要做自己想做的事,首先;禁止
學生做的事,他們堅決不做,在行動上為學生樹立榜樣。
總之,通過道德講堂的活動,提高了我們的職業道德水平,增強了廉潔從教、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自覺性,調動了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積極性,在公眾面前樹立了良好的師德形象。
第四章:小學教師道德講堂的體驗
有幸參加了6月5438+065438+10月3日的小百戶鎮教師職業道德講座,從教師職業道德、禮儀、法制等方面進行了學習。我更加清楚自己肩負的重任,這讓我深受感動。我先從自己的實際出發,說說自己的經歷:
1,通過學習,我更加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不僅要求我們的教師發揚蠟燭精神,更要求教師自覺服從黨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國非常需要的地方去,甘當天梯,做辛勤的園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投身於教育事業,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用自己智慧的鑰匙打開學院派學生步入科學知識的大門。用他們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2.學習讓我更愛我的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動力。教師只有具備這種道德情感,才能有強烈的願望去做好教育工作。千方百計教好學生。孔子說:“愛他們,能努力嗎?”?總之,可以不教嗎?“事實就是如此。
3.通過我的學習,我知道我應該在每件事情上樹立榜樣。教師從事的是培養人的工作,教師勞動中影響最大的部分是“以身作則”,也就是說,教師用自己的知識、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教育學生,任何層次的學生都自覺不自覺地把教師當作自己的榜樣。老師是學生學習做人的參照物,所以人們常說“老師是鏡子,學生是老師的影子。“以身作則要求教師言行壹致,舉止端莊大方。否則會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
4.通過學習,我不僅可以促進我們實現理想,幫助我們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而且可以成為建立新型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基礎。所以這次教師職業道德講座讓我受益匪淺,我會壹直用它來鞭策自己,讓它成為我教育事業中的壹座歷史豐碑。
總之,作為壹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們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還要有高尚的師德。個人認為,教師應該具備壹定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在專業素質方面,為了給孩子創造壹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要求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師德師風要註入新的內涵。教育是愛的贊歌,需要付出心血。學生的教育往往不是那麽順利,因為小學生年齡小,智力還沒有開發,就像壹塊沒有經過雕琢的玉石。教師作為學生思想的重要啟蒙者,如果用愛去關心他們,用愛去幫助他們,他們就會逐漸褪去思想的塵埃,成為名副其實的壹塊美玉。俗話說“攻城為下,攻心為上”。要讓學生有信念地接受教育,必須下大力氣。讓我更加熱愛學生,認識到教育是壹門藝術,是天底下高尚的職業!
第五章:教師在“道德講堂”的學習體驗
20xx年6月3日至6月6日,在教育局領導的統壹安排下,我來到貴州省團校,進行了為期四天的“貴州省教育系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道德講堂”活動。雖然活動只持續了四天,但嚴格來說,即使是三天的學習(第壹天是報名時間),對於我個人來說,也是收獲頗多,受益匪淺。下面說說通過這次倫理大講堂學習後的收獲吧。
壹是通過開學典禮,統壹了思想,提高了認識,明確了道德講座活動的意義。
6月4日上午,開學典禮在貴州團校禮堂舉行。開幕式由貴州團校蔡誌堅老師主持。貴州省文明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處連處長、省教育廳鄒連科副廳長分別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鄒主任在講話中要求,壹要充分認識開展道德講座活動的重要意義,二要認真抓好培訓活動,確保培訓質量。他在演講中提到:教育就是要解決培養什麽樣的人的問題。現在的老師大多知道怎麽讓孩子喝水,卻不知道讓孩子喝什麽樣的水。他還談到了學校普遍存在的壹個現象:學生遇到老師,都很有禮貌的跟老師打招呼,而老師大多對學生的問候視而不見,這就是老師道德素質不夠的問題。開展這次道德講堂培訓活動,目的是提高教師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是提高學校管理水平的需要。省文明辦連主任在致辭中表示:學校道德講堂是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方式,闡述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達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
第二,通過參觀孔子學院和參加黔浙文化合作論壇啟動儀式,聽專家講課,了解中國儒家文化的整體情況。
6月5日上午,參加省團校教師組織的道德講堂培訓活動的全省各市199名學生,來到貴陽孔子學院,參觀了行星門、大成殿、杏壇、孔子塑像、陽明寺、象鼻寺等。孔子學院,了解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儒家經典文化的發展歷程。參觀結束後,我有幸在孔子學院禮堂參加了由貴州省文史研究館、浙江省文史研究館、貴陽孔子學院共同主辦的“黔浙文化合作論壇啟動儀式”,並聆聽了貴州省文史館館長顧久先生關於國學推廣與普及、貴州省儒學研究會會長張新民先生關於儒家視角下的秦漢政治的主旨演講,對儒家文化的整體發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第三,通過專家教授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幾次精彩細致的講解,我對儒家文化的經典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心靈得到了真正的洗禮。
6月4日上午,開幕式後,團校李誌東教授給我們做了壹場專題講座——道德講堂與書信。李教授在講座中說:禮儀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她通過“曾子殺豬”和“商鞅造樹取信”兩個故事來說明誠信的重要性。在講禮儀的時候,李教授不僅給我們介紹了國內的壹些傳統禮儀,也給我們介紹了國外的壹些傳統禮儀,並和我們進行互動,從說話、握手、站姿、坐姿等方面教我們壹些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學中應該註意的禮儀,讓我真正明白了生活中有這麽多禮儀。
4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原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現清華大學教授吳先生給我們做了壹場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為主題的講座。他說,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包括愛國、團結、愛好和平、自強不息、人際和諧、追求崇高、以德治國、艱苦奮鬥。因此,我們要堅決反對“文化復古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兩種錯誤思潮,堅決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大力弘揚這些優秀文化傳統。
4日晚,教育部專業禮儀培訓師、貴州省社會教育專家庫專家謝平教授給我們做了壹場專題講座——道德講堂與仁愛。李教授主要講了孔子的仁學觀:孔子認為仁是做人的根本。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她通過壹系列能洗滌人心的故事,講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仁。她的講課,像壹陣輕柔的微風細雨,已經不知不覺地浸透了我們的內心。
5日下午對於很多同學來說都是壹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因為這次講座是由廣州電視臺《快樂雜貨店》明星鐘耀老師講解的,而鐘老師的講座主題是“道德講堂,忠孝”。鐘老師的講座幽默生動,經典的故事,震撼的視頻,結合自身實際,講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忠孝”二字。在他的講座中,會場的近200名學生沒有壹個人分心,如此專註,以至於他們甚至忘記了做筆記的時間。可以說,他的講課猶如春雷,極大地震撼了我們的心靈。下午第二場講座由持有國家A級司法職業資格證書的貴州師範大學余雨陽教授主講。他從法治的角度分析了道德對於我們的重要性,並通過他親自處理的發生在學校的案例,闡述了法律與道德的關系。他的講座沒有課件,沒有講稿,但生動的案例讓我們完全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第四,講座+討論,讓我們明確學校道德講堂的方向和措施。
5日晚,國家特級教師、省級教育工作者、全國青工委委員周先生為我們做了題為《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施途徑與策略》的講座。周老師結合她在貴陽市南明區第三實驗小學擔任校長時的壹些具體做法,為我們講解了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在校園中實施。她說,優秀傳統文化要在校園實施,壹是要在校園文化環境的布局中實施,二是要在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三是要在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中實施,四是要在指導家庭教育過程中實施,五是要在社區實踐活動中實施,六是要借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遺址、教育基地等本土資源實施。
6日上午,省團校的老師將我們班的學生分成五個討論小組,圍繞“如何讓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行分組討論。來自全省各地的老師暢所欲言,充分談了各自地區和學校的道德講堂活動,交流了關於此次活動的壹些經驗和困惑。通過思維火花的碰撞,在熱烈的交流氛圍中明確了學校道德講堂的方向和具體措施。
總之,這次培訓活動雖然只有四天,雖然我從早到晚都在上課,感覺很累,但是和自己的收獲相比,累是很值得的。我會把這次培訓活動中學到的所有收獲帶回學校,從自己開始改變,同時帶動老師們改變,讓我們的學生也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