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以下簡稱《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NPC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自2022年6月65438+2月1日起施行。《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分為總則、電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聯網治理、綜合措施、法律責任、附則七章,共50條法律條文。近年來,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續高發。與傳統詐騙不同,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子不直接與被騙者接觸,而是通過電信網絡手段與被騙者進行溝通,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導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偵破、取證、查控資金困難。如果不能立即止付或凍結賬戶,受害人的損失將難以挽回。以往對電信網絡詐騙的立法規定比較分散,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存在精準度不夠的問題。另壹方面,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不僅可以事後懲治,還要註重源頭預防,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因此,在此背景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應運而生。《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立法特色是0 1,打擊與防範並舉,構建全方位的治理體系。《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六條和第七條明確了電信網絡詐騙的治理主體,即國務院負責建立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機制,統籌打擊和治理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領導本地區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實行綜合治理。對於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由公安機關牽頭,金融、電信、網信、市場監管等部門負責各自領域的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承擔風險防控責任。對於上述機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對各自的業務範圍提出了更加細化和規範的要求,以實現對電信網絡詐騙活動的綜合治理。對於宣傳防範,《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規定,各級政府、教育行政、市場監管、村委會負責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增強老年人、青少年的防騙意識和能力。0.2突出個人信息保護。電信網絡詐騙的背後,往往伴隨著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大量長期非法獲取和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助長了電信網絡犯罪。《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出售、提供個人信息進行電信網絡詐騙;第二十九條規定,個人信息處理者應當按照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規定,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建立個人信息被用於電信網絡詐騙的防範機制。可以看出,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在民法典和個人信息保護法之外,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的特點,對個人信息保護提出了新的補充規定,進壹步完善了我國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制度。0.3強調打擊境外電信網絡詐騙。《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明確規定,對電信網絡詐騙的打擊適用屬地管轄和屬人管轄原則。即在中國境內實施的詐騙,中國公民和中國公民,都可以適用《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為加強國際合作,《反電信網絡詐騙法》還規定,國務院公安部門和其他涉外部門應當加強國際執法和司法合作,打擊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此外,對於前往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嚴重地區或者因從事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應當采取限制出境措施,以降低其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六章詳細規定了參與電信網絡詐騙或者提供幫助的單位、電信業務經營者、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等機構違反本法的法律責任。上述機構違反本法的,根據其情節承擔不同維度的責任。其中,組織、策劃參與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違法行為不構成犯罪的,可以適用罰款、拘留、沒收違法所得等行政處罰。造成人身傷害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法律法規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警方提醒,《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是針對電信網絡詐騙活動的專門法律。這部法律通過加大宣傳和懲處力度,增強防控主體責任,落實多方面法律責任,能夠精準嚴厲打擊電信詐騙,從源頭上預防電信網絡犯罪,保障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上一篇:未成年是指16還是18?下一篇:對方騎電動車撞了人,後來拒絕賠償,準備起訴。這時候依據的法律是什麽?如果有具體規定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