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法制頻道的訪談節目,如何找到電視與法制之間的切入點,關鍵在於找出電視手段與法制教育的內在聯系,充分發揮電視的教育作用。
法律講堂自成立以來,就以普及法律知識為“靈魂”。針對老百姓買房的問題,中國房地產界資深律師秦冰十次受邀上電視。針對離婚問題,著名律師郝受邀上電視,說了十五次“離婚之戰”;鑒於醫療事故越來越多,北京大學醫學部衛生法教研室副主任王躍受邀上電視。他說了七遍,選擇“醫患糾紛”的內容,《法律大講堂》這個欄目敢於標新立異,關註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展現法律的力量。本欄目最大的特點是實用性很強。例如,王芳教授的《愛情與婚姻變奏曲》就為已婚和離異的聽眾提供了這方面的法律服務。好看、實用是法律講堂欄目明確的功能定位。如果只註重好看,沒有實用價值,就會變成“生銹的枕頭”;如果只註重實用性而忽視好看,就會缺乏電視藝術,無法吸引觀眾的眼球。本欄目圍繞美觀與實用,輕松暢談“房產”、“婚姻”、“醫患”、“預防”等笑話,找到電視與法律的切入點,利用電視手段普及法律知識,將美觀與實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從而更好地開發利用電視的教育功能,推動全民普法工作。
品味和權威是相輔相成的。
《法律講堂》欄目的味道來自兩個方面:壹是真實;第二是情感。真實是電視美的基本要求。電視現實是重構的現實,與現實生活不同步,但必須符合歷史和生活的邏輯。輕松莊重,突出講座內容,營造“講堂”氛圍,是《法律講堂》的欄目特色。這個欄目真正的美主要體現在內容和情感上。這個欄目真正的妙處體現在兩個方面:壹方面是演講者的品味高。來法律大講堂講課的都是名人:有豐富的學術基礎,過去有著作,有自己獨特完整的理論;他們有壹定的媒體公眾形象基礎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如主講《離婚之戰》的郝,是主任律師,中國律師協會會員,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研究會理事。像她這樣的專家做的講座當然是有針對性的。另壹方面,內容品味高。《法律大講堂》欄目播出的內容通俗易懂,聽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從這個欄目的定位分析,壹個難忘的執法故事,壹段難忘的執法經歷,壹段難忘的情感,構成了這個節目的主體。影視,文藝作品讓虛構和假設創造出壹個又壹個精彩的故事。但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和風味所凝聚的力量,往往更為震撼和發人深省。王躍在醫患糾紛講座的開頭給我們講了壹個美麗的故事:“有壹天,王因腹痛到醫院就診,檢查後得知他患的是急性闌尾炎。後來醫院決定對王進行闌尾切除術,但在傷口縫合階段,醫院在王的腹腔內留下了壹塊紗布。”這個故事引發的懸念壹下子抓住了觀眾的心。相對於內容的真實,情感的真實更難達到。《法律講堂》欄目獨具匠心,與故事相關的細節由主講人壹步步慢慢展開,讓觀眾觸摸到生活的質感。
平民化與原生態並重
壹位著名的藝術家曾經說過:“魔鬼藏在細節裏。”縱觀當今國內外的電視媒體,都是從這壹點上成功的,《法律講堂》欄目也是如此。這個欄目通過感性元素,經過恰當的篩選和組合,生動地傳達給觀眾,使這個節目具有壹種自然流暢的美感。電視文化既有社會內容,也有藝術內容。原創性往往能體現出獨特的欄目質量。所以關註老百姓,重視原生態,可以說是《法律大講堂》欄目在實踐中壹直倡導的理念。給急需法律幫助的弱勢群體壹片土壤,從原生態中汲取美的力量。
創新是旗幟。電視只有不斷創新內容和形式,才能不斷滿足廣大觀眾的需求,提升輿論引導水平。《法律講堂》根據差異化原則,堅持頻道和欄目的特色定位,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本欄目的題目來自三個方面:壹是司法領域的相關知識點;二是相關法律法規的內容及其頒布或修訂過程中的社會背景;第三是司法制度發展史。
演講者的個性對於突出欄目的個性尤為重要。《法律講堂》欄目采用開放式的直播形式,主講人也成為了欄目獨特的核心競爭力之壹。演講者雖然沒有接受過專門的播音訓練,但略帶地方口音,既幽默又嚴肅。講課和要求的發音清晰、發音清楚大相徑庭。它以獨特的講故事方式講述了古今中外的法律故事,既親切又新鮮,讓觀眾過目不忘,印象深刻。
《法律講堂》欄目展示立法背景,解讀立法依據,關註我國立法進程,實現了電視與法律的最佳結合,使話題生動,表達講故事。通過壹個又壹個生動有趣的講座,聽眾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和了解了法律,從而推動了全民普法工作,提高了全民素質。
敘述和分析相輔相成。
展現人性之美,是《法律講堂》欄目走進故事,為觀眾找到能夠滌蕩人心的精神力量的關鍵。本專欄以壹個或多個事件為素材,甚至討論的話題也多以事件開頭,法律事件大多有自然故事。
法律講堂欄目壹個又壹個好的法律故事被“講”出來。首先,說話人有壹定的敘事能力,把壹個實際發生的事件經過自己的加工,講成壹個精彩的故事。適當運用壹些敘事手段,如懸念設置、沖突凸顯、意想不到的情節推進,輔以生動的細節,使這個電視節目更具吸引力。
電視最大的優點是用聲音和圖像來表達壹個故事。《法律大講堂》欄目的解說由壹個講座隔開,簡要概括上壹段內容,設置下壹段懸念,插入相關視頻資料,采用多種電視特技,通過壹系列具有特定內涵的典型畫面,獲得壹系列連續流暢的鏡頭,既豐富了節目的表現形式,又給人以情感上的沖擊。此外,背景音樂的成功運用,或抒情悠揚,或陰森恐怖,也起到了烘托節目氣氛的作用。
其次,分析透徹。如果從文體方面分析的話,那麽每壹期《法律講堂》都可以看作是壹篇記敘文和議論文。有的更有敘事性,有的更有道理,但都有論證的成分。本欄目采用的是壹種理想的方式,就是把事情壹層壹層的講出來,壹層壹層的分析出來,讓故事和法律的解讀同步推進。正如《文心雕龍·論說》所描述的,這是“論薪析,可以斷理”意思是推理就像劈柴。關鍵是劈柴的紋理。這個欄目分析法理,讓觀眾不知不覺學會了法律,了解了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