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不同類型的學校有不同的特色,法學專業的培養特色也不同。專門的法學院學科分工精細,專業化程度高,可以使學生接受系統的教育;綜合性大學的法學院或法律系的特點是可以發揮多學科的優勢,學生可以跨學科選課,有利於建立寬泛的知識體系。中國政法大學招生辦相關負責人劉琳琳表示,中國政法大學是以法學為特色的多學科性質的全國重點大學。法學專業是品牌專業,擁有壹級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後流動站,擁有法制史、訴訟法學兩個國家重點學科,民商法、國際法兩個北京市重點學科。法學學生占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的近60%,設置法學本科170。學校人才培養應註意強化法學的“職業特色”。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守芬表示,該學院是中國現代法學教育歷史最悠久的學院,是中國壹流的法學院,匯集了眾多名師,其中不乏國內外著名法學家。目前,學院擁有法學壹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碩士點10余個,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經濟法、刑法等4個國家重點學科。本科培養的理論和應用同等重要。法學學科是清華大學重點建設和優先發展的學科之壹。學術水平高,科研實力強,在全國法學學科評估中名列前茅。按照通才培養的理念,該校本科教育只有法學專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以培養精通運用外語、了解國際經貿業務、掌握法律專業知識的“三型人才”為方針,註重案例教學,開設國際商法、比較公司投資法、比較合同法、國際貨物買賣法、證券法等課程。外交學院國際法系法學專業為外交部及國家機關涉外部門、政法系統、企事業單位培養外語能力強、國際法專業知識紮實、法律事務技能紮實的復合型人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充分發揮財經類和政法類的優勢,將財經類課程融入到法學學科教育中,在學科體系中占有相當的權重,使學生既能掌握法律又能掌握財經類的相關知識,成為受社會歡迎的復合型法律人才。就業:律師和公務員是本科法學畢業生的兩大主要就業去向。近年來,各高校開設法學專業,使得該專業畢業生不斷增長,也面臨著就業問題。想當律師、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公證員等職業的人,需要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從今年開始,國家放寬了司法考試的報名條件,應屆高校畢業生也可以報考。林曦夢想成為壹名律師。今年參加了9月20日舉行的國家司法考試,21。像林錫盟,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人數達到37萬。但是國家司法考試通過率比較低。從2002年到2007年,全國只有654.38+0.9萬人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取得了法律執業資格證書。除了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考研和去企事業單位也成為法學畢業生的主要流向。據中國政法大學統計,其畢業生近三年平均升學率約為25%,大部分考入國內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40%畢業生去黨政機關就業;30%左右在國企工作;去大學、教學、科研等機構就業的學生也占壹定比例。隨著全民法律意識的逐步加強,企業的法律意識也在增強,契約觀念深入人心,社會對法律職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特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懂國際法和國際經濟法的法律人才成為社會急需的人才。申請:文科熱門法學專業壹直很受文科生歡迎。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校法學專業文理結合,理科生報考越來越受歡迎。擬報考法學專業的考生,要從自身條件出發,找準定位,提前做好畢業規劃。目前開設法學專業的院校中有壹些專門的法學院,如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有的是綜合性大學的法律系或者法學院,比如北京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有些大學以理工科為主,如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有的是專門的涉外學校,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學院等。壹些師範院校也開設法學專業。傳統法學專業強的大學的法律系(法學院)還是有很大優勢的,比如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據了解,2007年北京大學法學專業北京文科最高分662,最低分621,平均分635,最高分672,最低分655,平均分664。北京大學招生辦副主任王表示,該校法學專業的學生質量很好,學生就業前景也不錯。中國政法大學今年在北京錄取的法學專業新生中,文科最高分606分,最低分577分,理科最高分648分,最低分594分。由於不同院校的法學專業錄取分數線不同,培養目標也不同,對法學專業感興趣的同學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找準定位,全面了解相關院校法學專業的培養特色、師資隊伍、錄取分數線、就業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