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論中國工資立法的原則》,《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5期,1994,NPC轉載,《高等教育文科學報》摘要,並獲獎。
3.《論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經濟職權的特征和內容結構》,《法學》第6期,1994。
4.《論勞動法作為保障人權的法律》,中央檢察官學院學報,第1995期,第1期。
5.《經濟合同中的無權代理與濫用代理》,《法學雜誌》,第1995期,第1期。
6.論財產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經濟法制》第2期,1995。
7.勞動關系合同:勞動法實施的關鍵,光明日報1995 165438+10月28日。
8.市場主體的經濟法義務,經濟與法,第2期,1995,獲獎。
9.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法律思考,吉林金融研究,第6期,1995。
10,論商業銀行的法律地位和擔保機制,長春城市金融,第1996期。
11,《反壟斷法論綱——兼論我國制定反壟斷法的問題》,《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1996期,第1期。《法學研究》中“法學研究概要”的引用。
12,《公司減資與債權人利益保護的初步研究》,《法學雜誌》第3期,1996。
13,論法律權威,長白論叢,1997,第1號。
14,減刑假釋法定程序,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4期,1997。
15,解釋與適用——中國勞動法第31條述評,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期,1999。NPC再版資料。
16,論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法律與社會發展,第1999期。
17,《論勞動者就業優先權》,《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年第6期。1,世紀之交五年中國經濟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法律與社會發展,第65438期,20065438。
2.《強迫勞動者勞動罪若幹問題的探討》,《法律與社會發展》第2期,2001。
3.從“九五”到“十五”:中國經濟法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當代法學》第1期,20065438。NPC再版資料。
4.《關於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若幹問題的分析》,《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第2期,2001,《高等教育文科學報》摘要。
5.民法與勞動法:制度的發展與變遷,社會科學戰線,第3期,2001。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第4期,NPC復印資料2001,第8期
6.信用:合同法的倫理基礎,法律世界,第1期,2002。
7.加強合同保證機制,吉林日報,2002年2月21。
8.契約自由與反壟斷規制,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
9.“我國勞動法應增加競業限制條款”,《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第6期,轉載於2003年第3期。
10,市場信用機制的法律構建與保障,《中國商法年刊第二卷(選集)》,吉林大學出版社,2002年,10版。
11,中國經濟法研究的成就與未來趨勢,《經濟法理論與實踐熱點問題探討》(選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65438+2月版。
12,“論工作權”,《社會科學前沿》,2003年第1期,轉載於2003年第6期。
13,《市場信用的法律探尋——以經濟法和民商法為視角》,《經濟法前沿問題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年6月。
14,加強社會弱勢群體法律保護的新視野,法律與社會發展。2003年第四期。
15,勞動權的雙重屬性:社會權利屬性與自由屬性,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報(理論版),2004年2月3日。
16,《勞動權的多重含義》,《當代法學》2004年第2期。
17,《M&A跨國反壟斷法規制》,經濟法學家(選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版。
18,WTO:有限政府與現代經濟法,社會科學戰線>新華文摘2004年第6期,2005年第5期。
19,公司分立與勞動權保護——中國應建立勞動合同繼承制度,《法學家》,2005年第5期。
20.正確理解競業禁止制度,《中國勞動》2005年第12期。
21,《社會弱勢群體法律保護綱要》,《當代法學》2005年第4期。
22.經濟轉型期中國反壟斷立法的挑戰與選擇——聚焦壟斷勢力的認定,《江西財經大學學報》,中國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2005年年會專輯。
23.經濟法課程內容體系的反思與重構,《高等教育研究與實踐》2005年第2期。
24.口頭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與事實勞動關系的法律效力,中國勞動,第1期,2006。
25.“三金”在勞動合同解除中的應用及修訂,《社會公正十年探索》(選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版。
26.《中國勞動合同違約金立法研究》,《社會法學評論》(第二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
27.《對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理解及立法誤區分析》,《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報》,2007年4月3日。
28.勞動合同效力的確認與擴張——壹般性與特殊性的雙重審視,《民商法月刊》2007年第16期。
29.員工參與制度及其理論基礎質疑,《當代法學》2007年第5期。
30.《勞動合同的履行與變更》,《勞動合同立法理論難點分析》(選集),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年4月。
31.《中國應建立相對獨立的勞動訴訟制度——以實現勞動正義的公正與效率為目標》,《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第5期。《高校文科學術文摘》2007年第6期。
32.非典型勞動關系中的報酬權及其保障——對我國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的分析,載《構建和諧社會與社會法律保障》(選編),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年6月。
33.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勞動合同法——總體評價與創新分析,《當代法學》2008年第6期。
34.穩定不是和諧:勞動者辭職權制度的重新審視,載《中國經濟法三十年》(選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10。
35.《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社會法的理論貢獻》,《當代法學》2009年第1期。
36.《勞動合同服務期規則的適用——以東航退貨事件為切入點》,《當代法律》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