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歷史觀的歷史試題是指必須運用新課標要求的壹定的歷史方法和歷史觀點(歷史範式)來回答的歷史試題。
2.有哪些歷史方法、原則和步驟可以主要用來回答高考歷史題?
1.史料分類(研究和理解歷史的材料)
(1)內容分類:
(1)歷史文獻:(以書面形式)例如:近代以來的史書、檔案、地方誌、家譜、日記、筆記、報刊雜誌等。
(2)實物史料:(以實物和實物的形式)例如考古遺址、墓葬、出土文物、錢幣、飾品、家具、近代老照片等。
(3)口述史料:(口耳相傳的材料)如神話、傳說、史詩、民歌、近代以來的調查采訪、回憶錄、對話錄等。
2.史料、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運用
(1)史料解讀(史料分析解讀)。
(2)歷史敘事(對歷史人物經歷、歷史事件概況或發展過程的直接描述)。
(3)歷史評價(從特定的歷史角度對歷史事件給予更客觀公正的評價或論述)。
3.主要歷史研究方法
(1)歷史的理論來源於歷史,理論來源於歷史:這是歷史學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方法有從材料出發、史實互證、辨析與辨析、歷史與理論結合、從史料中得出歷史結論等。
(2)只有壹個例子不能證明什麽。
(3)雙重證據法:文獻與考古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壹方面,“地下新材料”的使用有古代文獻記載證實,但並非所有結論都需要考古證明,考古主要適用於古代沒有文獻記載的情況;另壹方面,正面史料與反面史料相互印證,從而得出符合實際的正確結論。
(4)“讀史求征信”:閱讀相關史料,發現歷史的真相。任何歷史結論都必須有史料支撐,而利用史料論證歷史問題的前提是史料必須真實可靠。史料的局限性固然是個問題,但如果史料的真實性或時代沒有明確界定,那危害就更大了。如果史料有誤,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所以要“信而不征”。
(5)哲學思辨方法(即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用生產力適應生產關系,事物的普遍性,多因多果,辯證評價,矛盾的主次方面,偶然性和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實事求是等壹般哲學方法來分析歷史事件)。
4.歷史研究的基本原則
(1)史學基本原理與社會功能的統壹。“求真”體現了史學的根本原則,“經世”體現了史學的社會功能。因此,它強調史學基本原則與社會功能的統壹。
(2)歷史研究應尊重人類文明的不同成就。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指出:“我們必須拋棄我們對某個特定國家、文明和宗教的幻想,因為它恰好屬於我們,以它為中心,認為它優於其他文明。”對待人類文明,我們應該尊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明,而不是依靠自己個人的幻想。
(3)歷史研究要與時俱進。李大釗在《歷史精要》中指出:“壹個時代有比較進步的歷史觀,另壹個時代有比較進步的知識;隨著歷史觀和知識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歷史事實的解讀自然會發生變化。”
(4)研究者的立場會影響他們對歷史的解讀。很多材料中對同壹事件的記錄存在很大差異,而雙方產生差異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歷史真相因為年代久遠而變得模糊,而是因為記錄者站在不同的階級和時代。
(5)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中考察和評價歷史現象(歷史主義的方法)。歷史是不斷發展的,歷史評價也要按照發展的觀點與時俱進。同壹歷史現象在不同的時空條件下對當時當地社會的影響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同壹歷史現象和事件的評價也是不同的。
5.歷史研究的壹般步驟
歷史研究的步驟壹般包括問題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歷史解讀與評價等。壹是圍繞問題收集史料,二是根據問題解讀史料,三是根據史料論證問題,四是根據史料再現和評價歷史現象。要求學生學會辨別史料,具備對歷史問題的論證和想象能力,進而做出正確的判斷。
3.新課標要求的主要歷史觀(歷史範式)及回答方法
(壹)歷史唯物主義
1.歷史唯物主義的主要觀點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史學的靈魂,是歷史研究的理論基礎和基本方法,歷史研究也主要運用哲學思辨方法。
(1)生產力的促進作用:生產力包括勞動者、勞動對象和生產工具。進入工業社會,生產工具主要表現為科技進步;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關鍵。
(2)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經濟基礎是指與生產力發展到壹定階段相適應,並在壹定歷史階段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
上層建築是指建立在壹定經濟基礎上的社會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學、藝術、宗教等觀點,以及與這些觀點相對應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設施的總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3)人民和個人在歷史中的作用: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力量。歷史上傑出人物的作用是建立在人民群眾的作用基礎上的。任何歷史英雄的出現都是時代造就的,這是時代的必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時勢造英雄”。
任何歷史人物的活動和作用都是受歷史發展規律即必然性支配的,不能逆歷史發展潮流而動。個人的作用不能改變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個人只能適應歷史發展。
(4)繼承與發展:歷史文化遺產要在繼承過程中批判地繼承和發展;
第壹,批判並不意味著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全盤否定。批判繼承的理由是,歷史文化遺產往往具有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
第二,繼承就是發展,批判地繼承和吸收傳統文化遺產和外來文化,並有所創新;
第三,以史為鑒,總結歷史,吸取歷史教訓,聯系實際,面向未來,發展民族文化;第四,反對絕對否定和絕對肯定。
(5)因果:①壹因多果,即壹因多果。(2)壹果多因,即壹個結果是多種原因同時作用的結果。(3)相互因果關系,即各種因素同時在歷史整體中相互作用,更多的是在歷史的橫向聯系中。
(6)現象與本質:現象是指事物的外部關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體現;本質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質,是構成事物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本質決定現象。
(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決定次要矛盾。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壹旦主要矛盾解決了,次要矛盾也就解決了。通過分析社會矛盾的存在來把握人類社會和歷史的發展方向,全面梳理壹個歷史時期的主要社會矛盾,就可以把握這個歷史時期的使命和發展方向。
(8)歷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所謂必然性,又稱規律性,是指事物發生發展過程中註定要發生的趨勢,人的主觀意誌是無法改變的。必然性是由事物內部的根本矛盾決定的;偶然性是指事物聯系發展過程中的直接原因,不可能改變事物發展的總體趨勢。
2.回答歷史唯物主義問題的方法
高考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都隱含著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點判斷、分析和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無論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辯證唯物主義作為分析和評價歷史的方法和標準,在運用時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1)考察問題的含義和答案的要求,根據命題角度和答案的方向,確定運用哪些歷史觀點和理論進行全方位思考。
(2)日常學習中要多角度思考歷史現象,註意辯證唯物主義的共同理論觀點。
(3)註意對待歷史問題的幾種錯誤傾向:①否定人民群眾在歷史中的創造作用,把個別傑出人物誇大為以歷史為主導的唯心史觀——英雄史觀;(2)任意誇大階級鬥爭的作用,不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看社會發展的過程;(3)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壹個歷史人物或歷史現象,犯了全盤論或壹概而論的錯誤。
(二)革命史觀
1.革命歷史觀的主要觀點
所謂革命史觀,就是從現實革命鬥爭的需要出發,以革命者的立場和眼光來研究和評價革命鬥爭歷史中的事件和人物的歷史觀。
革命歷史觀範式作為20世紀50-80年代中國近代史領域絕對主導的理論範式,其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基本矛盾的理論。根據這壹理論,在階級社會中,對立的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社會發展階段的基本矛盾。通過考察和研究階級矛盾和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和發展,可以把握歷史發展中最本質的內涵,揭示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性。
2.革命歷史問題的回答方法:
回答此類問題,壹是閱讀題幹情況,明確考查主題,充分挖掘題幹情況所包含的有效信息,明確考查歷史事件或現象;
二是利用革命史觀的內涵,結合所學知識,找出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
三是從壹個國家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的角度來認識歷史事件的作用和影響;
第四,切忌錯誤地用歷史唯心主義和英雄史觀來看待歷史問題,犯以偏概全的錯誤,不要任意誇大階級鬥爭的作用。我們應該從社會生產力的角度來看待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
(3)全球歷史觀(整體史觀)
1.全球歷史觀的主要觀點
全球歷史觀把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壹個整體來看待,也稱整體史觀。它從世界歷史的整體發展和統壹來考察歷史,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是壹個從分散到整體發展的轉化過程。
(1)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是壹個從分散到整體發展的過程。這壹轉變始於15年底、16年初新航路的開辟,19年底、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標誌著其基本完成。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是世界整體發展的深入階段。
(2)生產力的發展和世界各地區交往的發展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兩條主線,以生產力發展為基礎的世界各地區交往的發展是推動人類社會從分散發展走向全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簡單來說,整體觀就是要把握人類社會橫向發展的歷史進程,重視和強調交往在這壹進程中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
(3)按照這種歷史觀,世界歷史絕不是所有國家、地區、民族、文化的總和。它關註的是全人類、整個世界,即要求從全球視角研究世界歷史。這種歷史思想打破了“西歐中心論”和民族史的傳統歷史框架,從世界歷史的整體發展和統壹來考察歷史,全面論述了各個時期世界歷史的時代特征、主流和總體走向,以及不同文明之間的關聯和滲透。
2.回答全球歷史問題的方法。
(1)高考歷史新概念的考查多為隱性考查,從歷史新概念的角度考察學生對古今中外歷史上的政治、經濟、科技思想文化現象的新認識和新理解,強化學生客觀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
(2)高考題多采用圖文材料創設問題情境,考察考生從多元視角理解歷史事物的能力;題型上,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都考。
(3)關於全球歷史觀的問題要註意中外歷史、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關系,把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放在世界背景中。
(4)理解整體歷史觀和文明史觀的內涵,用各種歷史觀解讀歷史的主要知識,掌握歷史的研究方法。
(四)文明史的概念
1.文明史概念的含義和主要分類
文明史概念,通常稱為文明史研究範式,是研究歷史的理論模式。文明史觀點認為,壹部人類社會發展史實質上就是人類文明進化史。人類文明的發展和人類自身的文明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人類創造和積累文明的過程及其成果是歷史的基本內容。
(1)橫向看,人類文明史的內涵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從範圍上,人文文明的歷史可以分為古希臘羅馬文明、古代中國文明、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社會主義文明和其他文明。
(3)從縱向看,人類文明經歷了漁獵采集時代、農業文明時代(包括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和工業文明時代(包括手工作坊時代、蒸汽時代、電力時代、信息時代)。
2.回答文明史問題的方法
(1)“文明史觀”建構中的正確態度:壹、文明史觀是以社會生產力發展為基礎的;第二,重視至今仍有巨大影響力的文明成果;第三,要正確評價各種文明的成就,正確認識人類文明成就與代價的關系;第四,以文明類型為基本研究單位,承認文明的多樣性;第五,正確把握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第六,應將中華文明納入世界文明進行考察。
(2)文明史視野下的文明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文明特征,這決定了世界文明的多元特征。復習備考時,要註意不同類型文明的特點和主要成就,註意不同類型文明之間的交流、借鑒、融合和碰撞。
(3)整個歷史就是壹部人類文明史。這是壹種境界和高度,也是壹種歷史觀。從人類文明的演進來看,歷史是總綱領;實事求是、註重實踐是基本原則;強調生產力是評價的根本標準;辯證地看待結果和成本是壹種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尊重實踐的結果。
(4)正確把握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各種文明雖然有強弱大小之分,但沒有優劣之分,都有不可忽視的歷史價值。文明並不是封閉孤立的,大部分都是以和平交流和暴力沖突兩種形式進行交流。通過這兩種形式,加速了不同文明的融合,世界文明從分散走向融合,從地域走向世界。
(5)近代(現代)歷史觀
1.現代(現在)歷史觀的概念、線索和類型
(1)基本概念:壹般來說,現代化有時也叫現代化。是指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從傳統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過程,包括政治法治化和民主化,即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等。
經濟工業化,即從傳統農業到現代工業,從自然經濟到商品經濟;科學合理的思想文化;社會生活的現代化。現代化是壹場全方位的社會變革,其核心是經濟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
(2)主要線索
①政治現代化主要是指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過程,即從人治走向法治,從專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
②經濟現代化主要是指工業化和市場化的過程,即從傳統農業到現代工業,從自然經濟到市場經濟。
③思想文化現代化主要是指科學化、大眾化的過程。
④社會生活現代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會組織壹體化。
⑤除了物質生活的改善,其他還涉及教育現代化、軍事國防現代化、信息傳播現代化、人口控制現代化、社會福利現代化。其中,政治民主化進程和經濟工業化進程是兩個主要內容。
(3)現代(modern)模式的類型
現代(Modern)現代化模式是指各國現代化的發展道路或類型,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
①從現代化的動因和啟動時間來看,可分為:內生型現代化模式,即現代化啟動的主要原因是國家或區域內部經濟、政治、文化的自然發展,如英法等國的現代化。外生現代化模式,即現代化的開始是由外部因素刺激的,如美國、日本和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的現代化。
②從經濟體制的特點來看,可分為:市場經濟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現代化;計劃經濟模式,如蘇聯的現代化;混合經濟模式的特點是國家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都在現代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國的現代化。
③根據社會經濟性質,可分為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可分為蘇聯模式(斯大林模式)和中國模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
2.回答近(現在)歷史觀問題的方法
準確理解現代(Modern)現代化
①現代化是西化,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確的心態是保持民族特色,向西方學習。
②現代化是壹個歷史過程,是動態的。只要在工業經濟時代,現代化就在進行,也在變化。
(3)現代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④現代化不等於社會進步。作為壹個歷史過程,它也有消極的壹面,需要人類在探索中修正自己的錯誤。
⑤建立獨立的民族是現代化的前提,民族獨立是現代化的產物。
(2)如何用近代(現在)的歷史觀來分析和理解歷史問題。
①運用近代史的概念,從宏觀上理解歷史發展過程。主要按照政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思想文化現代化的縱向發展過程來理解歷史發展過程。
②從微觀角度用其基本觀點分析重大歷史事件。以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為例,從現代化的角度對通商口岸、洋務運動、宰相衙門、維新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事件進行分析和理解。
可以分析是否有利於中國的工業化、市場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科學化、教育大眾化,要突出相應事件的主要方面,不能面面俱到。
㈥社會歷史觀(民生)
1.社會(民生)歷史觀的內涵及應用
(1)社會(民生)歷史觀的內涵
①社會史範式主要是指從社會的角度觀察歷史,著眼於歷史的結構和過程,研究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人們日常生活變化的歷史,分為廣義和狹義。狹義的社會問題主要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變化,如衣食住行、社會習俗、思想觀念等;廣義的社會問題包括政治問題、經濟問題、文化問題和所有其他問題。
社會問題的核心是社會保障或社會福利及相關問題。社會問題具有廣泛性、綜合性和階段性的特點。其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社會變遷史、社會日常生活、社會習俗、家庭與婚姻、城市演變與人口流動、社會保障、社會政策、人與環境的關系等。
它認為歷史應該是“全體人民的歷史”或“社會風俗的歷史”,強調歷史研究不僅要著眼於“大人物”和“大事件”,而且要著眼於與壹切眾生密切相關的“小人物”和“小事”,其本質是大眾化和生活化。
(2)社會(民生)歷史觀的應用
①了解社會問題的範疇,明確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社會問題。如就業、社保、扶貧、教育、醫療、環保、安全等。
(2)整理中外歷史上的社會問題:嚴重自然災害時期的社會問題(即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動亂或戰爭期間的社會問題,涉及人口遷移、社會動蕩、政治動蕩等。;社會轉型時期的社會問題;城市化、人口爆炸、環境汙染等。近代社會生活和習俗的變化,如社會日常生活的歷史、社會習俗、家庭婚姻、人口流動等。
③分析歷史上解決社會問題的主要措施及其影響。如統治者穩定社會的改革措施:美國的羅斯福新政、蘇聯的新經濟政策、60年代初中國國民經濟的調整。
④註意歷史上的社會問題與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問題的內在聯系。研究歷史上的社會問題,要突出如何借鑒或吸取歷史上解決社會問題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來解決現實的社會問題。
2.社會(民生)歷史問題的回答方法
(1)高考命題特別註重對國內外政治、經濟、科技思想文化所引發的社會政治問題、經濟問題、文化問題的考查,特別是對社會變遷史、社會日常生活、社會習俗、家庭婚姻、城市演變、人口流動、社會保障、社會政策以及人與環境的關系等諸多下層社會問題的考查。
(2)在命題方式上,以原始材料和個人記錄為載體,考察對政治、經濟、科技、思想文化等領域的變化所引發的社會問題的認識,說明歷史學家從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到普通人的社會生活變化。
(3)總結古今中外歷史發展過程中許多歷史事件或現象對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日常生活的影響,分析古今中外服飾、婚姻、人口繁衍、遷徙等進化史在人類文明進程中人類衣食住行、社會習俗、人際關系等領域的變化。
(4)註意正確運用新的歷史觀點和歷史研究方法,特別註意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認識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