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公務員法律責任的基本特征是什麽?

公務員法律責任的基本特征是什麽?

壹是清晰和準確。法律責任必須由法律明確規定,這是現代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法律責任是壹個開放的體系,其具體規則必須以特定的方式制定和公布。而且法律為了追求更嚴格的公平與合理,壹般不僅在實體內容上做出要求,在程序上也是如此。

就法律責任而言,行政行為是否合法,不是以公意來衡量,也不是以公意來肯定或否定,而是由專門的司法機關根據明文規定的法律規範的具體標準來確定的。

二是公平穩定。法律的精神是正義。法律受到尊重的原因不是強制力,而是法律平等公正地對待每壹方,無論是個人與組織之間還是組織之間,國家與公民之間還是國家與社會組織之間。

就公務員的法律責任而言,公務員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必須有壹套嚴格的標準和參照體系,由專門的機關來確定,因為必須堅持司法獨立,以保證法律的公正性。司法獨立有兩層含義:壹是司法權由法院和法官獨立行使,其司法活動僅以憲法和法律為依據,不受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幹涉,即使這種外部壓力是大多數人的要求。其次,壹個法院的審判活動不受另壹個法院的幹涉,上級法院只能幹涉下級法院的具體審判。審判結果壹旦做出,就不能隨意更改,只能按照法定的上訴程序要求再審。

司法獨立是實現司法公正的根本保證。基於正義精神,可以說公務員法律責任的原則不是民主,而是正義。當壹個政府機關及其公務員與行政相對人發生壹定的法律關系時,法律應該做的是平等公正地維護雙方的權益。

法律責任的規範功能在於引導人們的正確行為。要發揮這種作用,在維護公平的基礎上,法律規範也必須具有壹定的穩定性。要想讓人們的行為遵循規定的軌道,就要讓人們對法律有穩定的預期。如果法律變化太快,合法的行為在當時就會變成非法的,人們無法知道自己行為的後果,人們的行為會受到盲目的、自發的力量和各種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的影響,從而影響法律的權威,導致法律的失效和法治的失敗。

第三是監測和監管。現代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和保障是憲政制度。在憲政體制下,政府不僅是法治的主體,也是法治的客體和對象。政府不再只是管理者、統治者,更是壹個被約束的人。

現代憲政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國家執法者依法行使職權,使政府履行政治責任,保證公民享有廣泛的憲法賦予的權利。

憲法在賦予政府權力的同時,也限定了政府權力在不侵犯人民權利的前提下所要保護的邊界和範圍,規定了政府公務員行使權力的法定程序和手段。

權力壹旦突破邊界,必然侵犯公民權利,造成公民利益的損害和萎縮。因此,政府及其公務員必須為其違憲違法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公務員雙重身份的特殊性決定了公務員首先作為壹個普通公民必須守法,同時作為執法者必須知法、守法、依法行政,也就是必須守法。執法中的前“法”字,指的是普通法,是廣泛地對社會成員或社會組織作出的具有規範性和約束力的要求,即立法機關制定的各種法律。後壹個詞“法”的含義不僅包含了前壹個詞所涵蓋的全部內容,還對公務員具有特殊的含義,主要是指專門用於調整和規範公務員行政執法活動和行為規範的行政法及其相關文件。這些法律文件是作為特殊的政府權力行使者,以更高的標準和更嚴格的要求對公務員公務行為的懲戒規範,主要用於調整政府及其公務員對外行使權力時的關系。

在行政法調整的政府及其公務員與外界的三種關系中,政府及其公務員作為法律責任的承擔者,只是各種行政法律關系中的壹方,與另壹方是對應關系的雙方。

比如,在行政關系中,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構成了關系雙方的主體;在行政法律監督關系中,行政主體和行政法律監督主體構成雙方的主體;在行政救濟關系中,行政主體、行政相對人和行政救濟機關構成三方主體。

從另壹個角度看,法律責任本質上是調整政治責任雙方關系、協調雙方關系的基本保障,其目的從根本上說是保證政府實現其政治責任。

  • 上一篇:公考:法律知識與法理學常見考點講解(八)
  • 下一篇:股東合作協議範本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