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的發展:
中國古代墓葬中的墓與葬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墓”是指放置屍體的固定設施,“葬”是指放置屍體的方式。在考古學上,這兩者常被統稱為“墓葬”。在墓葬中,往往有各種陪葬品。從古至今,由於受“祭祖”、“死如生”等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對喪事非常重視。因此,墓葬資料提供的不僅僅是埋葬習俗和埋葬制度本身,還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政治、經濟、生產、生活、風俗、宗教、觀念等。因此,墓葬所展示的葬俗和葬制往往被視為當時社會的縮影,對墓葬的研究意義重大。
“墓”作為放置屍體的固定設施,隨著人類文化的進步而發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起初,屍體的處理非常簡單。《系辭下的易經》說:“古之葬人,酬其厚衣,葬於田中,不封或樹,有無數喪期。”即以茅草包裹屍體,棄之荒野,不挖墳墓。後來人們可能不忍心看到親人的屍體被動物吃掉,就開始掩埋,於是出現了專門放置屍體的墳墓。
舊石器時代,由於人類常以天然洞穴為住所,所以也以天然洞穴或石棚為墓地,放置屍體。例如,穴居人的墳墓和他的住所在同壹個洞穴裏。進入新石器時代後,由於生產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有意識地建造各種形式的墓葬,墓葬和葬俗更加流行和多樣,並明顯具有制度化的特征。
我國發掘的3000多座母系氏族公社墓葬表明,史前時期的葬俗因時代、地域、文化不同,在墓葬形制、葬式、葬具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特點。盡管如此,在史前時期,文化認同壹般是以氏族制度為基礎的,所以在符合氏族制度的墓葬制度中往往存在壹些* * *認同原則。新石器時代,人們挖坑埋葬屍體,成為黃河流域最常見的埋葬方式。宗族墓地出現,有單葬、多葬、二葬。
隨著社會的發展,也出現了成人和嬰兒分開葬制和分級葬制。到原始社會末期,坑墓已經從黃河流域發展到長江流域、東南沿海和東北地區,男女合葬。男性仰面直立,女性側彎的事實表明,宗法社會結構更為規則,身份等級的差異通過墓葬的大小、埋葬器具的可用性或質量以及隨葬品的質量更加明顯。
墳墓的意義:
墓葬研究是以考古出土的墓葬材料和文獻資料為基礎,探討社會習俗和宗教行為觀念的研究領域。因此,墓葬研究與人們的死亡觀和死後世界密切相關。
因為生與死是每個社會都必須面對的問題。無論古今社會,壹個成員的死亡往往暗示著其對整個社會的威脅。因此,生死問題不僅具有社會意義,還具有宗教意義。
在古代社會,由於人的壽命普遍相當短,死亡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情。人類的普遍習俗會在壹個社會成員死亡後,通過壹套喪葬儀式的實施,幫助死者離開生者的社會,進入另壹個世界。而我們也可以從陌生人對待死者、面對死亡的態度中窺探出這個社會宗教信仰的特點。
喪葬制度通常包括葬禮儀式和埋葬。生者為死者舉行的壹套儀式,以結束他與這個世界的關系,並確保或引導死者進入另壹個世界;埋葬以生者認為合適的方式處理死者的遺體。
喪禮是喪禮的延續,在很多文化中,喪禮之後都有祭祀,生者試圖與死者溝通的活動。由於中國人壹直對喪葬持謹慎態度,人類實際上可以利用墓葬材料來討論中國古代的宗教和社會現象。先秦兩漢文獻在討論墓葬制度時,通常有兩個重點,壹是墓葬制度的發展,二是墓葬制度的等級制度。
前者可以通過墓葬的建築形式探討來世世界的社會觀念,後者說明墓葬可以體現基於社會階級的喪葬禮儀。曾子曾說,“慎終追遠,人德復厚”,這既是他個人的期望,也反映了喪葬儀式在當時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中國歷史上對喪葬的重視,至少從商王墓的存在就可見壹斑。春秋時期,墓葬和喪葬制度的出現,可以作為那個社會人們重視喪葬的標誌。
在戰國時期,雖然有壹些關於薄葬的言論,但這些意見恰恰說明厚葬是整個社會的大勢所趨。這並不是說所有考古發掘的墓葬都是厚葬。另壹方面,即使普通人實際上無法進行重葬,仍然會有要求重葬的欲望,這也恰恰說明了普通墓葬自戰國以來就以先進的地位使用陶制隨葬品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