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作為壹種國家政體形式,最早出現在希臘,盛行於公元前五至四世紀的希臘城邦。古希臘民主政治的發展是壹個漫長的過程,最終形成了法治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盡管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在歷史上已經不復存在,但古希臘人總結出的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則仍然顯示出其政治生命力,在西方世界占據重要地位。
古希臘城邦想象圖
古希臘民主的起源
民主壹詞的含義是人民主權,而在古希臘社會,民主壹詞代表公民主權。只有在城邦中獲得公民權的人才有權參與民主政治,換句話說,婦女、奴隸和外國人無權參與民主政治。
關於古希臘民主的起源有幾種學說:壹種是地理環境因素說。在《古希臘民主形成的原因》壹文中提到:
地理隔絕、交通不便、耕地匱乏、土壤貧瘠、氣候幹燥、降雨量少的生態環境決定了希臘城邦具有多元化、小型化、自給自足的文化特征。所以早期城邦大多過著自給自足的封閉生活。"
古希臘城邦遺址
正是由於古希臘獨特的自然條件,當古希臘人口增加時,人與自然的矛盾十分突出,迫使古希臘人尋找新的生存方式——商業或殖民擴張。但無論哪條路線,都為民主的產生提供了條件。作為壹個家庭,做生意是萬全之策,要通過家庭成員的民主討論來討論;作為壹個國家,殖民擴張不能由君主或貴族單獨決定,而必須和公民壹起討論決定。由於這樣壹個小國寡民的國情,貴族的力量並不是很強,所以在決定壹個國家大事的時候,必須得到平民的支持。
另壹種是奴隸制基礎論,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西方的芬利。他在《古代世界的政治》壹書中寫道:
“更直接地說,個人自由得到最大程度表達的城邦,也是物化奴隸制繁榮的城邦。眾所周知,希臘人發現了個人自由的概念和實現自由的制度框架...簡而言之,希臘歷史的壹個方面就是自由和奴隸制是並行不悖的。”
古希臘城邦中的勞動奴隸
他強調奴隸制是希臘文明的壹個基本因素。具體來說,希臘是最早實行古典奴隸制的地區,也是最早實行民主政治、個人自由發展程度最高的城邦。但遺憾的是,芬利沒有更深入地闡述這壹觀點。
還有兩國鬥爭論。縱觀古希臘歷史,由於小國寡民的特點,王權從來都不是很強大。在貴族和君主的鬥爭中,貴族和平民聯合起來,打敗了君主,君主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隨著商業貿易的不斷發展,新興的工商業階層隨著財富的增加,對權力的渴望越來越強烈。平民階級和工商業階級打敗了貴族,民主最終在希臘建立。
近年來,有壹種綜合理論認為,上述原因促成了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另外,早期國家的政治組織普遍具有民主的特點,因為自由小生產比較穩定,平民和貴族的差距不大。這些都為民主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另壹方面,我更願意說,古希臘民主的形成和發展是壹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是單壹因素的影響,而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古希臘城邦貴族生活的油畫
古希臘民主的發展
古希臘民主的不斷發展是政治家不斷改革的結果。忒修斯的改革雖然本質上是多哥人的改革,但建立了九執政官制度,使政體由君主制向貴族制轉變。梭倫和克裏斯提尼的改革不斷打破原有的血緣政治觀念,逐漸過渡到民主時期。伯裏克利的改革廢除了財產等級制度,將梭倫時期的財富和權力平等轉化為主權在民,完善了民主制度。
這裏值得壹提的是關於古希臘民主政治開端的爭論。亞裏士多德在《政治學》中對梭倫的評價是這樣寫的:
“有人認為梭倫是壹個優秀的立法者,因為他廢除了極端寡頭政治,結束了人民的奴役,建立了傳統的民主政治,使政治制度得到了適當的調和...通過建立壹個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陪審團法庭,他確實建立了民主政治...厄菲阿爾特和佩裏克萊斯削弱了戰神山議會的權力,佩裏克萊斯開始實施陪審團津貼制度。這樣,每壹位平民領袖都先後當選。
古希臘著名改革家梭倫的雕像
在《雅典的政治制度》壹書中,亞裏斯多德也認為梭倫建立了民主政治,而克裏斯提尼只是使其更加民主。[
亞裏士多德:《雅典的政治制度》(裏日利耶譯),商務印書館,2009年,第五-十二章。但也有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例如,希羅多德認為克裏斯提尼是民主的創始人,普魯塔克認為忒修斯創造了民主。在我看來,整體和長期的因素對民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們傾向於把古希臘民主看作壹個過程,以梭倫為起點,經過克裏斯蒂尼改革、希波戰爭,最終到達伯裏克利的黃金時代。
古希臘的民主制度及其運作
古希臘民主的運行機構主要包括公民大會、500人議會和陪審法庭。
公民大會是古希臘的立法機構,只能擁有立法權、司法權、軍權、財權和投票權。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由全體公民組成,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討論和決策,體現了公民的群眾意誌和決策的民主以公民大會為代表的古希臘直接民主體現了民眾參與的廣泛性。但是,在《雅典民主新論》壹文中,這個問題受到了質疑:
“壹方面,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大多數雅典公民積極參加了議會的活動;另壹方面,根據現有資料,參加公民會議的人數不超過8000人。"
古希臘的民眾參與在歷史上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雖然不可能實現完全的公眾參與,但這種民主參與的普遍性是不言而喻的。從制度上保證了古希臘城邦中公民的主人翁地位,排除了超越公民的個人意誌和權力,有效防止了獨裁。公民大會是古希臘民主政治最重要的表現形式。
市民大會想象圖
由500名成員組成的議會是古希臘的行政機構。500人理事會成員的選舉分為兩個階段:村社區提出候選人,然後抽簽。在由500名成員組成的委員會的任命和運作中,提到:
“這個由500名成員組成的委員會的運作也存在問題。議會開會頻繁,伯裏克利改革後實行的補貼制度沒有給公民高額補貼,導致貧困的公民不願意參加會議。”
這樣,就有理由相信,富人占了安理會成員的大多數。需要指出的是,第四級代表人數較少,雖然影響了理事會的組成,但並沒有改變理事會的性質,它仍然代表著整個公民集體。顯然,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壹個村有沒有代表,而在於它有沒有提出代表的權利。村代表制度確保了理事會始終是集體公民的代言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壹些現代學者認為500人議會具有現代代議制政府的性質。
陪審法庭是古希臘的司法機關。它擁有司法權、立法審查權和官方監督權。值得壹提的是官員的監督權。隨著古希臘制度的不斷完善,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官員監督制度。上任前要接受資格審查。考試的重點不是能否勝任某個官職,而是擔任某個官職的法律資格、品行和政治立場。任期內要接受信任投票,接受群眾監督。此外,任何人都有權舉報官員。這種指責是有弊端的,歷史文獻表明惡意指責時有發生。任期結束後,應對賬目進行審計。首先要審核官員任期內的公款賬目,然後由公眾舉報。古希臘的官方監督機制主要發揮公眾監督的作用。古希臘人通過這種監督制度的實施,試圖建立壹種法律優於政府官員的監督機制。
古希臘的陪審法庭想象
古希臘民主的利與弊
古希臘民主政治最明顯的特點是直接民主,主權屬於人民,這就決定了這種政治具有明顯的優勢。佩裏克萊斯在國葬演說中說:
“我們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是因為政權掌握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少數人手中。”
政權掌握在全體公民手中,是“主權在民”的明確表現,而公民議會對國家事務擁有最高決定權,是“主權在民”的集中體現。公民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涵蓋城邦的壹切政治事務。在這裏,“壹切政治事務”的決策不以壹個人或壹部分人的意誌為轉移,而是受參加公民會議的公民的意誌所控制,這實際上說明了城邦的最高權力掌握在公民手中。同時,“主權在民”的原則不僅體現在公民的決策權上,也體現在公民的管理權上。所有雅典公民都可以通過民主選舉成為城邦的公職人員,如執政官、將軍、議員、陪審員等。,並參與城邦事務的管理。公職的取得是基於公民權的授予,而不是上級的任命或國王的恩賜。
伯裏克利雕像
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礎上,少數服從多數,有明顯的優勢,但同時也有劣勢。
首先,古希臘的民主是狹隘的。正如《雅典的民主及其局限性》壹文中所提到的:
“在希臘,奴隸被稱為會說話的‘工具’,物而不是人。他們沒有人格,沒有人權。永遠處於被統治被奴役的地位。因此,雅典的民主只是自由人的民主,也是奴隸主階級內部的民主。”
足以看出古希臘的民主具有明顯的階級性。其次,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實行直接民主,容易導致多數人的暴政。演講作為政治家與群眾溝通的手段,主觀性很強,群眾很容易受演講的影響而做出錯誤的決定。西西裏遠征是壹個明顯的例子。
再次,直接民主缺乏對群體決策的必要約束機制,不可避免地助長了形式的草率。當人民的意誌高於法律時,就容易導致極端民主,變成多數人的暴政。雖然陪審法庭有權審查和監督官員,但這種限制與現代分權制衡原則大相徑庭。在古希臘,權力之間沒有相互制約,但壹切決策都是以公民的意誌為重。
古希臘城邦的地位
標簽
壹般認為,現代民主是從古希臘民主演變而來的。在我看來,古代民主政治和現代西方民主政治是有明顯區別的。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實行直接民主制,導致古希臘的民主政治趨向於大眾政治,大眾決策。然而,現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是代議制民主,事實上,它傾向於精英政治。現代西方民主傾向於羅馬和中國的民主,但古希臘的民主與現代西方民主在原則上是不同的。
古希臘的民主政治本質上屬於群眾為了自身利益的統治,而現代的民主政治是精英統治,群眾考慮的比例自然下降。換句話說,現代西方民主只是借鑒了古希臘的民主原則和平等自由的精神。
通過上述雅典民主的主要特征可以看出,古希臘民主所倡導的民主原則和自由精神是後來歐洲民主自由的基礎,其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對現代西方民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另壹方面,也應該看到,雅典的民主政治畢竟屬於奴隸制,有自己的時代特征和階級特征。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雅典的民主政治,既要承認它在古代世界的先進性,也要看到它的諸多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