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關愛生命,行萬裏路,我們的工作

關愛生命,行萬裏路,我們的工作

人生教育:每個人都有青春期的叛逆,青春期的好奇。如何引導他們在這個生命成長的風雨期走上和諧發展的軌道,正是我們生命教育、科學研究和實踐的目的。我們聯合了壹些學校作為主陣地,采用課內和課外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各種專題教育,包括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環境教育、禁毒防艾教育、死亡教育等。未來三年,我們將組成講座團隊,面向國內中小學開展以“點燃青春夢想,不做頹廢壹代”為主題的生命教育巡回講座。

心理援助:隨著我們的活動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越來越多處於心理危機狀態的朋友會通過不同的渠道聯系全國各地的誌願者,尋求心理援助。我們從事心理援助的誌願者大多是心理咨詢師、教育工作者、社工或者有相關資質的人。主要通過書信、網絡、電話、面對面、生活發展訓練和家庭-社會幹預等方式。,科學地打開求助者的靈魂之窗。目前,“傾聽銀行”仍在研發中,以“銀行”的運行機制,通過“傾聽”的註冊、記賬、評論、回報等配套措施,探索“關愛生命與靈魂”的新模式。

成長夥伴:我們在臺灣省的壹個誌願者,曾經提心吊膽地走進少管所。她大吃壹驚,嘆了口氣:“沒想到那裏的孩子都長著壹張張帥氣的臉,朝氣蓬勃,壹點犯罪的嘴臉都沒有留下!”少管所的孩子或者經歷過重大創傷事件的孩子,是值得關註的特殊群體。我們與他們長時間交流,通過成為“成長夥伴”來感受他們的內心世界。用愛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人格去陶冶,盡最大努力使他們走出人生低谷,樹立積極勇敢生活的信心。

知識普及: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有生活和心理上的困惑,心理壓力是每個人在生活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近年來,我們通過各種教育和宣傳手段,將積累的知識和技術帶入學校、社區和更多的人群,註重普及和提高目標人群的心理自我調節能力,發揮我們誌願者在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工作中的骨幹作用。

理論探究:我們堅持研究過程與項目目標並重的原則,獨立、有效、細致、科學地開展研究和學術交流,為我們的實際工作提供學術支持。目前已撰寫論文和報告20余篇,在報刊上發表文章10余篇,聚集了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經濟學、哲學、傳播學、法學、政治學等領域的專家,開展完善社會支持網和生命健康教育的科學研究。

政策倡導:在實踐中,我們對壹些社會問題逐漸形成了系統的看法,而這些問題往往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需要政府和全社會的關註和解決。因此,我們盡壹切努力通過聯系NPC代表和給領導人寫信來實現我們的預期目標。目前,我們已連續幾年在NPC會議上敦促NPC代表提出有關預防自殺和生命教育的議案或建議,並推動各地區的相關立法議程。

在四川的行動:5.12汶川地震發生後,我們的誌願者立即趕赴災區提供誌願服務。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我們聯合發起了“5.12”關愛生命四川行動,計劃在5年內組織十批來自國內外的心理學、醫學、教育學方面的誌願者前往地震災區,利用他們的專業優勢,開展醫療咨詢、心理援助和思想安撫,也為受災村民帶去物資和技術支持。

學術交流:“茉莉花開,鄙視上面所有的權力;茉莉花開,拋掉壹切莫名的虛榮;茉莉花開,摘掉所謂的成熟面具;茉莉花保護著我心中難得的真誠。所以有壹顆隱藏著正直善良的心,時而復雜,時而猶豫,時而意氣風發。放棄妳的心,訴說妳的淚與笑,妳會發現時間是如此美好。回想起來,我壹定會為自己加油——人生無悔。“我們主辦的壹年壹度的茉莉花論壇,已經成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和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探討市場經濟環境下自我價值的實現和人生和諧的交流平臺。

在關愛生命大軍這個大家庭裏,有來自全國多個民族、幾乎所有地區的誌願者。他們最大的81歲,最小的6歲。不管他們是政府官員,他們只是普通的農民工。無論是國內外知名教授還是普通中學生,來到這個家庭後都只有壹個名字:關愛生命誌願者。他們對彼此只有壹個稱呼:戰友。在所有的活動中,沒有人能得到額外的照顧,也沒有超人那麽珍貴。關愛生命軍每次會議從不設主席臺,關愛生命軍所有活動統壹安排。管委會和項目指揮部是壹切活動的唯壹中樞神經,不遵守這壹規則者將被要求離隊,違反* * *規律者將在適當時機被適當問責。正是這種沒有年齡限制、沒有地位懸殊的超級團隊文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並心甘情願地為此付出,為關愛生命的事業貢獻力量。

從2005年開始,“關愛生命”的活動組和發起人肖靜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天津電臺、浙江電臺、長沙電臺、株洲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湖南電視臺、湖南教育電視臺、青海電視臺、成都電視臺、株洲電視臺、醴陵電視臺、新華社、光明日報、瞭望東方周刊、人民政協、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的邀請,中國教師報、中國學生健康報、中國日報、人民日報、21stCentury、華盛頓郵報、香港星島日報、香港大公報、中國青年雜誌、科普新聞、教育信息報、法律與生活、婚姻與家庭、湖南日報、杜南周報、中國商報、長沙晚報、瀟湘晨報、南京日報、浙江日報、天津日報報業集團-假日100天、西部商報、南方農村報、遼寧青年、家庭雜誌、蘭州晨報 成都晚報、華西都市報、湖南工人日報、初中生雜誌、生活雜誌、課堂內外雜誌、少男少女雜誌、讀者、譯林、株洲日報、株洲晚報、今日村。 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央視國際、國際在線、中國日報網、中青網、光明網、中國廣播網、中國經濟網、中國財經網、中國臺灣省網、中國新聞網、法制網、新浪網、搜狐網、網易網、中國網、騰訊網、百度網、博客網、TOM網、千龍網、北青網等。Dayang.com、Hanwang.com、Xingchen.com、網絡星空、Maopu.com、Guangshi.com、湖南在線、基礎Education.com、21CN、馳亞青年熱線等近百家網絡媒體做了相關轉載。

  • 上一篇:公證知識
  • 下一篇:減少汙染和保護環境的組合物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