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海事建設的四種類型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十二五”期間,我們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學習型、責任型、服務型、創新型”海事建設,按照“拓展服務領域、融入航運中心、發展綜合實力、邁向藍海”的發展戰略,服務和服從國家經濟轉型發展,著力推進科技進步、人才隊伍建設和管理創新。全面落實“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護水域環境整潔、保護海員整體權益、維護國家海洋主權”的責任要求,不斷提升海上安全監管和“三個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初步實現以全方位覆蓋、全天候運行、快速反應為特征的海事管理現代化。根據上海海事發展的總體和長遠規劃,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戰略確定為“拓展服務領域、融入航運中心、開拓發展”
核心價值觀就是核心價值觀,是以壹個國家、壹個政黨、壹個組織為主體的價值觀。
海事精神是海事行業基於自身的性質、使命、宗旨、時代要求和發展方向,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為海事經營者所認同的心理定勢、價值取向和主導意識。是壹種將時代意識與航海行業特點相結合,呈現出各自表述的傾向,在各自範圍內提煉,宣傳灌輸,積極引導的群體精神理念的外在表現。
在海事事業發展的新時期,海事核心價值觀努力體現其理念的吸引力,突出其理念所要求的具體模式和客觀進步,並結合“硬實力”實現其理念的實現和拓展,積極將其打造成為海事“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在提煉以往海上精神形態的基礎上,會形成壹個被廣泛認同和遵循的核心理念,在組織文化、行為準則、價值目標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
“四型海事”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踐行“三個服務”理念,準確把握新時期海事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以學習型海事建設為重要支撐,以責任型海事建設為履職基礎, 以服務型海事建設為本質要求,以創新型海事建設為強大動力,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 全面推進協調發展,確保水安全形勢持續穩定,為構建安全、暢通、便捷、綠色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供有力支撐。“四型海事”建設的重點任務是努力建設高素質管理人才、執法人才、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四支隊伍,不斷完善黨的建設、法律法規、基礎設施、科技信息化、綜合管理、海洋文化六大支撐保障體系,全面實現各項海事發展目標。
近年來,海事系統在與國際接軌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但與發達海事國家相比仍有壹定差距,在國際海事界的影響力仍較為有限。盡快加快海事發展已成為當務之急。“四型海事”建設有助於借鑒發達國家海事管理經驗,引進先進理念,提升國際化水平;有利於拓寬海洋事務的國際視野,提升國際參與度,提高國際話語權,爭取關鍵領域的主導權和控制權,更好地維護國家權益;有利於提升海事的開放性和成長性,擴大與行業內外的交流合作,促進我國造船、航運及相關產業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學習型海事強調始終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通過學習不斷提升海事軟實力。建設學習型海事,就是要在海事系統牢固樹立全員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使海事經營者不斷實現自我超越,不斷增強團隊活力。
負責海事,強調始終對人民高度負責的工作理念,通過全面履行職責,不斷夯實海事發展基礎。建設責任海事,就是要強化責任意識,規範行政行為,改善履職條件,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
服務型海事強調始終保持以人為本的宗旨意識,通過提高服務質量不斷彰顯海事的社會價值。建設服務型海事,要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把社會滿意度作為開展工作的導向、決策的依據、檢驗結果的標準,在服務中落實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
創新型海事強調目標驅動的追求卓越,通過創新推動海事的可持續發展。建設創新型海事,要把創新理念貫穿到海事各方面,通過創新破解發展難題,迎接機遇挑戰,增強發展動力,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發展鼓勵創新的良好局面。
“勇於實踐,探索總結,是推進‘四型海事’建設的關鍵。準確把握“四型海事”的豐富內涵和目標要求,把“四型海事”作為指導海事科學發展的行動綱領,全面貫徹,始終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