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和學生:
早上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正確使用互聯網,做壹個文明的網民。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不斷發展的互聯網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網絡信息傳遞的速度、知識的容量、方式的靈活和網絡的趣味性都非常吸引人,也吸引了很多學生來到網絡世界。不可否認,網絡信息對學生產生了很多積極的影響。
覆蓋全球、連接世界的網絡,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能促進學生計算機和網絡應用技術的提高;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激活思維,拓寬知識面;它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在壹定程度上滿足他們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互聯網是壹把“雙刃劍”,它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如:無拘無束的網絡遊戲;含有色情和暴力的網頁;電腦黑客;網絡詐騙。請看看妳身邊的例子。有的學生沈迷網絡遊戲,有的被不良信息毒害,有的學生在貼吧、論壇等原本用於網絡交流的地方發表威脅、恐嚇、辱罵甚至反動言論。那麽,如何才能避免陷入和這些學生壹樣的境地呢?
首先要明確網絡行為的正確目的。互聯網給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互聯網上的廣闊世界內容豐富,精彩紛呈。我們應該有選擇地訪問網站,避免盲目、漫無目的地瀏覽網頁。為了開闊思路,開闊視野,豐富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我們應該認真的觀看和學習,並在網上收集和整理相關的知識。同時要有明確的上網目標,合理安排時間,正確處理課堂學習和網上學習的關系。
其次,學生要遵守網絡道德的要求,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的侵蝕,樹立科學健康的人生觀。網絡雖然是虛擬世界,但也是道德修養的場所。壹是加強道德判斷能力,學會正確分辨是非、真假、美醜;第二,要提高欣賞品位,積極吸收有益於自己身心發展的信息;第三,要強化法制意識和網絡責任意識,明白虛擬社會也需要壹套道德規範;第四,要培養自己的道德意誌力,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誘惑,自覺規範網上行為。
再次,同學們壹定要增強網上自我保護意識,註意個人資料保密,防止個人隱私通過網絡泄露。所有存在不良信息的網站要敢於抵制,不閱讀、不傳播,不利用網絡發布相關不良信息;(2)不使用網絡就貿然會見“網友”;③不要去網吧;④不要向聊天室或公共論壇提供自己的真實姓名、住址、家庭住址、學校名稱或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忽略暗示、挑釁、威脅等不良信息;⑤不要在網上和不認識的人聊天;⑥不要輕易打開陌生人發來的郵件附件。
國家對網絡內容的凈化,對不良信息傳播的打擊,都是為了給全社會營造壹個健康的網絡環境,學校在校園網絡環境的凈化方面也做了壹些工作。但通過信息過濾、信息審核、訪問控制等手段,只是從技術層面對網絡內容做了壹些初步的篩選,對上網行為做了壹些必要的限制,但我認為個人的道德約束和對法律的敬畏才是引導我們正確使用網絡的根本力量。
同學們,我們要以正確的態度認識網絡,學習網絡,掌握網絡,使用網絡,識別網絡,知道上網不僅可以聊天,玩遊戲,交朋友,還可以閱讀,欣賞,創造,學習,正確上網,獲取正確健康的網絡信息,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規範,做壹個文明的網民,讓網絡真正成為幫助我們學習和成長的有效工具。願我們每壹個學生真正成為正確的使用。
謝謝大家!
我在網上找到的。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