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

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

第壹章總則第壹條為了規範工資支付行為,保障勞動者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建立和諧勞動關系,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參照本條例執行。第三條省人民政府按照規定制定最低工資標準,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在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資標準中確定本市最低工資標準。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定期公布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和工資指導線,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供指導和服務。第四條工資應當按時、足額、優先支付。

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確定其工資標準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工資支付預警機制、信用監督機制和應急機制。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勞動保障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行為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

工商、建設、海關、稅務等有關部門和銀行應當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協助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做好工資支付監管工作。

工會、婦聯等組織依法維護勞動者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舉報工資支付違法行為。第二章工資支付第七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制定本單位的工資支付制度,並以書面形式告知全體勞動者。

工資支付制度包括以下事項:

(壹)工資的分配形式、項目和標準以及確定和調整辦法;

(二)工資支付的期限和日期;

(三)加班、延長工作時間以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和支付方式;

(四)工資的扣繳、支付和扣除;

(五)其他相關事項。

勞動者有權向用人單位查詢工資支付制度的內容。第八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依法在勞動合同中約定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約定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政府公布的本年度最低工資標準。

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以用人單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壹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正常工作時間工資;實際支付的工資高於當地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實際支付的工資視為與勞動者約定的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第九條用人單位可以依法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就工資支付有關事項進行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協議。第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確定的工資支付周期以貨幣形式足額支付工資,不得拖欠或者克扣工資。

實行月、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工資支付周期可以按月、周、日、小時確定。

實行計件工資制或者按照完成壹定工作任務支付工資的,可以按照計件工資或者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約定工資支付期限,但支付期限超過壹個月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約定每月支付工資。

實行年薪制或者按照考核周期支付工資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約定每月支付工資,年終或者考核周期屆滿時結算支付工資。第十壹條用人單位應當將工資直接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因故不能領取工資的,可以委托他人代為領取,但應當出具委托書。

用人單位委托銀行代為支付工資的,應當在約定的工資支付日將勞動者的工資足額存入其本人賬戶。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支付勞動者工資;如遇法定節假日或休息日,應在最近的工作日提前支付。第十三條用人單位依法終止或者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的,應當在終止或者解除之日結清並壹次性支付勞動者工資。第十四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從勞動者工資中扣繳下列費用:

(壹)勞動者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二)勞動者個人應當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三)人民法院判決的贍養費、扶養費、撫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或者雙方約定應當扣繳的其他資金。第十五條因勞動者的過錯造成用人單位直接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可以從其工資中扣除賠償金,但應當事先書面告知扣除的理由和金額;未書面告知的不得扣分。扣除賠償金後,月工資余額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 上一篇:2015廣東省開平市人民政府法制局招聘政府工作人員公告
  • 下一篇:貴州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若幹規定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