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警察學院,簡稱廣西警察學院,位於廣西南寧。是廣西唯壹壹所培養公安專業人才的全日制本科院校。
學院的前身是廣西公安學校,創建於1950。經歷了廣西公安幹部學校、廣西公安政法學校、廣西政法幹部學校、廣西人民警察學校等時期。2015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教育部同意在廣西警察學院基礎上建立廣西警察學院。
截至2020年10年底,學校擁有胡仙、五河、長湖三個校區和北海實訓基地,校園總面積1869畝,學校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紙質圖書100余冊,電子圖書20余萬冊。
院系概況
2020年6月5438+10月官網信息顯示,公安、偵查等公安本科專業10,法律、監獄等普通本科專業8個。法律事務、民航安全技術管理等高職院校有15專業。
教師
2065438+2007年9月官網信息顯示,專任教師320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教師209人。其中,全國優秀教師1人,公安系統全國優秀教師3人,公安部名師1人,全國公安模範教育培訓工作者1人,公安部視頻合格專業人員1人,自治區名師2人,自治區優秀教師2人,自治區教學團隊(專業)2人,廣西十萬人計劃二級人才60人。廣西公安科技專家41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特聘法律顧問1人,自治區反恐專家2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3人。
質量工程
2017年9月官網信息顯示,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1個,廣西重點建設專業1個,廣西高職院校優質專業1個,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職業教育示範實訓基地1個。中央財政支持的提高高校專業服務業發展能力項目1,廣西壯族自治區支持的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1,自治區級精品課程(專業)2個。
科研平臺
2017年9月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擁有9個校級特色研究機構,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實驗室2個,廣西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1個。
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偵查理化檢驗實驗室和計算機網絡安全實驗室。
廣西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邊疆民族地區社會穩定研究團隊(劉建昌,2014)
校級特色研究機構:警察權利與人權研究中心、禁毒研究中心、邊境與民族地區社會穩定研究中心、東盟警察研究中心、交通安全與預防研究中心、警察公共關系研究中心、公安黨建研究中心、廉政建設研究中心、警察文化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4年廣西高校立項7項,廣西公安科研技術發展計劃項目3項順利結題。65438+2月10,我校四項研究成果獲廣西第十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其中,朱啟良教授主持的《毒品與艾滋病控制》獲二等獎,副教授主持的《中國禁毒法介紹與運用》、副教授主持的《廣西-東盟警察教育培訓合作機制研究》分別獲三等獎,副教授、黃模元老師參與的《中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理論與實踐研究——論循環經濟促進法對廣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與應對》獲壹等獎。
2065438+2007年3月,教授的《關於優化公安機關行政裁量基準制度的思考》、秦教授的《偵查訊問筆錄制作與運用》、呂美臣副教授的《群體性事件社會輿論引導機制構建研究》均獲第十四屆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止2017和1,廣西警察學院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58.98萬冊,電子圖書15.7萬冊。館內設有公檢法圖書館,其中中文紙質圖書613冊,外文圖書673冊(柬埔寨138、泰國134、馬來西亞137、越南130、緬甸134)。
學術期刊
廣西警察學院學報創刊於1988。原名《廣西警察學院學報》。是廣西唯壹的公安學術期刊,主要欄目有邊境管理研究、警務研究、犯罪研究、法律研究、社會管理研究、教育教學研究、心理學研究等。被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精選)數據庫收錄。
文化傳統
圖像識別
校訓
用能力和正直教育人,用忠誠和勇氣鑄造靈魂。
解讀:緊緊圍繞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培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忠誠勇敢為核心的人才。
校徽
校徽上印有學校的全稱和英文名;主題顏色是警察藍。友誼關象征著中國的南大門,是廣西的標誌性建築。五角星大小呼應,而且間隔開。它坐落在友誼山口之上,顯得穩定、和諧、明朗、雄偉。y形鷹紋體現了學校教育警察、教育人民的理念;盾牌代表保護、守護與和平,象征著責任感和使命感;橄欖枝象征和平;1950代表建國時間。
校旗
校旗為警藍,旗上印有校徽,並印有“廣西警察學院”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