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西方品牌的發展和起源於西方的品牌理論史,從1870年品牌概念的萌芽,到19世紀初個人消費者對產品品牌的所有權;然後在20世紀中葉,品牌管理的功能化和品牌經理制在全球的盛行;最後,從80年代?20世紀90年代初,品牌整合和品牌資產盛行於當前的品牌戰略和品牌管理時代。可以說,西方品牌發展史是壹個典型的從小到大,從底層到高層的自然成長過程。
這和我們央企和大型國企品牌建設的出發點是很不壹樣的。品牌競爭時代,如何實現彎道超車,考慮到我們企業的現狀,再走歐美的路肯定是不現實的;我們必須從集團層面進行系統的規劃和部署。集團品牌?建築工程。正如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同誌在7月11日中央企業內部資源整合經驗交流暨培訓會議上的講話中所說:?“十壹五”期間,我國部分企業兼並重組情況不佳,反映了什麽?更重視並購而不是整合?問題?其中明確提到了品牌整合的問題。我們認為這實際上意味著。集團品牌?構建這壹戰略主張。如果這個命題不明確,將會對SASAC的品牌戰略產生很大的影響。
1,品牌工作起點低,沒有形成整體?集團品牌?意識。
目前除了國家電網(?5.統壹文化建設?少數企業,如品牌形象的統壹,中石油(壹種在全系統範圍內構建對外傳播的管理體系的嘗試),都在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嘗試?集團品牌?除了建設,大部分企業的品牌管理水平還比較低(比如盲目把品牌建設放到二級子集團),缺乏對集團品牌的整體掌控,尚未形成整體?集團品牌?概念或者意識不強。
2.主管部門混亂,集團品牌建設和管理的責權利不清。
從SASAC到央企再到地方國企,集團在品牌建設和管理方面的工作比較混亂,比如有的放在宣傳部,有的放在市場部,有的放在公關部,有的放在企業文化部,有的放在多個部門。隨意、混亂、不合理的管理框架不僅難以形成合力,而且內部相互競爭,難以形成集團層面對品牌工作的整體管控能力。那麽,誰來承擔集團的品牌建設呢?這是壹個非常重要的管理問題。
3.集團品牌建設缺乏整體指導思想。
如前所述,目前的‘品牌理論’作為來自西方的舶來品,是在完善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形成的成熟理論,並不完全符合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央企和國企。我們的央企和國企在使命、定位、責任上與西方品牌企業有質的區別,在公司治理和管理地位上也有很大差異,都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然後呢。集團品牌?在品牌領域也是壹個全新的視角,所以他的指導思想和原則當然需要重新審視。但是這個理論是什麽呢?這是我們必須仔細考慮的第三個主要問題。
4.集團品牌建設和管理混亂。
正是由於集團品牌建設缺乏整體指導思想,導致管理模式不清晰,管理層級混亂,進而導致集團品牌核心價值觀缺失,強勢子公司的品牌不願意被打上集團公司的烙印,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變成了壹兩家強勢子公司的發展戰略。沒文化?我們集團的品牌建設、管理等壹系列管理問題造成了很大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