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綜合分析題(必答題)
綜合分析題在河北省公務員面試真題中占比很大,但多為社會現象,很少涉及知識理解。河北公務員面試試題中綜合分析試題的特點比較形象,文字描述簡短,但內容極其豐富。經過中公教育研究專家對河北真實面試題目的深入研究,從題目所涵蓋的內容來看,命題的視角觸及了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大到國家政策,小到人民生活,都可以作為命題的題目。用各種顏色來解讀或者描述這類問題,是非常準確的。
比如2010,河北省公務員面試題目包羅萬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事件性質跨度較大,題目涉及的社會現象包括“裸捐”、“隔代教育”、“重學工農兵”等不同性質的社會現象;二是空間跨度大,不僅包括河北省安全消防領域的家族式消防裝備,還包括重慶的“大學生再學工農兵”等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可以看出,河北省公務員面試的社會現象主題已經超出了河北省的地域限制,同時事件的覆蓋面也很廣。
這裏中公教育給出的對策是針對社會現象試題的,考生要多關註熱點,不僅是河北省的熱點,還有在其他地區或全國範圍內有較大影響的事件;不僅是道德事件,還有法律、制度建設、管理體制事件;既是教育和社會管理的大事,也是大學生成長和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小事。
二、語音試題
從2008年到2010,河北公務員從未放棄過對言語題的考查,並逐漸加大了對言語題的考查力度。從省考、選調生、人民警察、基層政法幹警等面試來看,演講題基本都是壓軸題。所以,做好演講題的回答是非常重要的。
河北省歷年的語音試題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壹是時間限制。因為河北省公務員整體面試時間需要10分鐘來回答四個問題,除去考生思維等因素占用的時間,留給考生的時間其實並不多,這就要求考生在回答講座問題時盡量做到語言簡潔,少說壹些修飾或烘托氣氛的不著邊際的話,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正題。中國公共教育專家提醒考生避免冗長的演講。二是提問形式和方式有了新的變化,從簡單的主題發言到形式自由的開放式命題發言。這就要求考生在審題時第壹時間抓住關鍵詞,找準發言主題,在此基礎上根據題型要求組織語言。
三、編故事試題
事實上,河北省公務員面試中,故事型題型和演講型題型的比例大致相當。2009年之前,兩類題型有時會同時出現在壹套題型中,但2009年之後,尤其是2010的公務員面試題型中,兩類題型並沒有同時出現,基本上是“有妳無我”。
河北省的故事化試題不同於傳統的串詞故事化試題的出題模式。而是給出壹個成語或詞,要求考生加上兩個成語或詞,用這三個詞來編故事。
其實這個要求比傳統的系列故事更難。主要表現在:壹、自選詞看似放寬了條件,實際上分散了考生的註意力和思維。本來有固定的詞語可以有效規範考生的思維和語言組織,從而在短時間內形成壹個成熟的答案,而讓考生自己選詞會消耗考生過多的選詞精力和時間,甚至會因為緊張或不熟悉這種答題方式而在選擇成語或詞語時猶豫不決,浪費過多的時間;第二,選擇時還要考慮到有固定話題的單詞,這實際上限制了考生的思維;第三,在定義成語或詞語的基礎上,每道造故事試題往往對壹個故事的內容加了限制,而不是讓考生自由發揮想象力。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在充分意識到增加難度的同時,也應該發現,另壹方面,它其實也在幫助我們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盡快地疏導自己的思維,把思維方向聚焦在題目的範圍上。這兩個方面其實是對每個考生心理素質和狀態的考查。關鍵是考生自己要樹立積極的態度。
第四,漫畫講故事題
漫畫講故事試題是2010河北省公務員面試中出現的壹種新題型。這是壹個信號,河北省公務員面試最後壹道題的設計不再滿足於用演講和講故事兩種題型來考查考生,而是希望用以漫畫講故事題為代表的更新穎的題型來考查考生。
中公教育專家提醒考生,這裏的漫畫故事題型不同於公務員面試中傳統的漫畫故事題型。前者側重於通過漫畫給出的已知信息講故事;後者通過漫畫反映的信息說明真相。壹個重在說,壹個重在論。
五、情景處理和應急問題
這類問題主要考察考生的應變能力,具體指面對意外等壓力時快速反應,尋求合適方法妥善解決事情的能力。通俗地說,就是應對變化的能力。對於公務員來說,適應能力極其重要。公務員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壹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或壓力,韌性的試題內容是考生在面對這些突發情況或壓力時,能否保證情緒穩定,不著急;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情況下,妳是否能始終如壹,舉止得體;面對突發情況,能否迅速找到解決方案,考慮周到細致,方法合理有效;能否思維靈敏、積極、敏銳地把握事件的潛在影響,有序應對突發情況?
六、人際交往意識和技巧。
公務員的工作涉及面很廣,要和各行各業的人打交道。人際關系直接關系到工作質量。公務員崗位的特點是和領導、同事、群眾打交道。因此,中公教育專家認為,能否熟練處理人際關系,不僅是順利完成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必要條件,也是檢驗考生是否具備公務員素質的直接體現。
七、工作動機與擬從事工作的匹配性試題。
關於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匹配度的問題主要以背景問題、知識問題和意願問題的形式出現。目的是通過簡單了解考生的政治、學歷、工作、性格、經歷、人生觀等信息,初步判斷考生的求職動機是否符合所報考的職位,是否具備壹定的口才、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邏輯思維等能力,是否符合國家公務員選拔的具體要求。
八、計劃、組織和協調
所謂計劃、組織、協調能力,是指為了完成壹定的工作任務,預先系統地安排工作,並在過程中合理分配各種資源的素質。它包括三個方面:計劃能力、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計劃是參考,組織是執行,協調是方法,三種能力對於壹項工作或任務是互為條件,缺壹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