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護理安全的相關因素

護理安全的相關因素

問題1:影響護理安全的管理因素有哪些?

(1)護理人員因素

護士責任心不強,執行規章制度不嚴,工作中不認真執行交接制度,查制度。護理人力資源不足。長期以來,由於護士社會地位低、工作繁重、生活不規律,壹些護士對自己的工作不放心,想盡辦法轉崗或離職,導致臨床護士嚴重短缺。護士綜合素質低。由於社會對護理工作的偏見和環境的影響,醫院對護理工作重視不夠,投入較少,使得護士參加繼續教育的機會較少,知識不能及時更新,導致護士適應能力差,護患溝通不暢。另外,由於在臨床壹線工作的護士大多是年輕護士,經驗不足,臨床經驗不足,專業知識不紮實,技術操作不熟練,工作中不能理論聯系實際,容易出現操作失誤和護理差錯。

(2)患者因素

護理是護士和病人共同參與的活動,護理活動的正常開展有賴於病人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個別患者不遵醫囑、不規範用藥或住院期間私自外出也是引發護理安全事件的因素之壹。

(3)物質因素

護理設備是完成護理任務的重要工具。設備和儀器的性能是否完好,質量是否達標,會影響護理技術的正常發揮和搶救治療工作,是護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之壹。

(4)環境因素

醫院的基礎設施和布局不當也有潛在的不安全因素。比如地面太滑導致受傷,床邊沒有護欄導致掉床,熱水袋使用不當導致燙傷。環境汙染導致院內交叉感染;不完善的安全和危險品管理制度和措施都是潛在的不安全因素。

問題2:護理不安全因素有哪些內容?1不安全護理因素對護理管理的影響。

護理工作中存在許多不安全因素,會直接影響護理效果,影響患者康復,影響醫院在患者和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對醫院的聲譽產生負面影響,甚至造成醫療費用、物資消耗和患者經濟負擔的增加。

所謂安全管理,是指為了保護患者的身心健康,對各種不安全因素進行有效控制[1]。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要條件,是減少質量缺陷、提高護理水平的關鍵環節,是控制或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醫療糾紛和事故的客觀需要。

1.1質量監控管理因素

質量管理是對滿足質量要求所必需的功能和活動的管理。質量管理體系是護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質量監控不到位都可能是造成護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對護理人員缺乏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規章制度不健全,約束力不強,質量控制措施不力,對患者潛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預見性,護理人員不足,醫生護士比例失調等諸多因素都會導致護理結果不安全。

1.2技術因素

主要指護理人員技術水平低、經驗不足、協作能力差等因素可能對患者的安全造成威脅。特別是隨著新技術、新項目的引進和發展,護理工作中技術復雜度高、技術要求高的內容越來越多,不僅給護理人員帶來巨大的工作壓力,還可能導致護理工作中的技術風險增加,從而影響護理安全。護士缺乏專業知識、工作經驗,技術水平低或不熟練,與他人配合不好,忽視學習和專業技術培訓,違反技術操作規程,會導致操作失誤或操作失誤而發生事故。

1.3人為因素

主要指由於護理人員素質等原因,不能保證滿足工作的基本要求,給患者造成的不安全因素或隱患。目前,護理專業的發展大大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素質要求。如果不能及時調查技術進步和專業發展的情況,可以通過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合理增加人員數量。

1.4工作責任心

護士有特殊的職業內容、規範和行為標準。他們長期從事繁重的護理工作,重復性的夜班,多重角色,部分科室崗位設置不合理,使少數護士身心疲憊,產生厭倦和畏難情緒,輕視護理工作,有的甚至希望離開護理崗位。因此責任心不強,註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對患者態度不好,導致醫患糾紛,從而給患者帶來不安全後果或不安全因素。

1.5醫源性因素醫護人員的語言、不當行為或疏忽造成患者不安全感或不安全結果。這些因素往往是引發醫療糾紛的重要因素。

1.6藥物使用和設備設施因素

藥物配伍不當、給藥途徑不正確、設備設施使用不當都會造成不安全因素,尤其是壹次性衛生用品和輔助檢查設備的大量使用。

1.7患者行為管理因素

病人管理是指對身體上被診斷患有疾病的個體的管理,個體因疾病而產生的身心變化與其對疾病的認識成正比。護理工作是護士和病人共同參與的管理活動。護理工作的正常開展有賴於患者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如果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差,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就容易產生焦慮、恐懼、註意力分散、焦慮等心理現象。所以不信任醫生,懷疑醫生診斷錯誤等因素導致人為的不安全因素。

1.8管理因素

管理制度不完善、專業培訓不到位、設備材料管理不善、職業道德教育不足、管理監督不嚴等因素影響護理安全組織的管理,不僅是醫療糾紛和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脅。

2.加強護理不安全因素管理的措施和建議

2.1建立統壹完善的護理安全與質量管理。

針對醫院護理安全和質量存在的問題,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有必要制定...> & gt

問題3:影響患者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影響患者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

壹個護理人員因素,包括護士素質不足,責任心差,人力資源不足。

環境因素(地面潮濕,沒有圍欄等。)

三個醫院設備因素

患者及家屬因素(患者不配合,家屬不配合,缺乏知識,不積極治療患者等。)

等等

問題4:危害護士執業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危害護士執業安全的因素有:1,物理因素。2.化學因素。3.生物因素。保護:1。防止針頭傷害。2.輻射防護。3.化學危險因素的防護。4.生物危險因素的防護。

問題5:護理工作中有哪些影響護理安全的不安全因素?(1)護理人員因素:護士責任心不強,執行規章制度不嚴,工作中不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護理人力資源不足。長期以來,由於護士社會地位低、工作繁重、生活不規律,壹些護士對自己的工作不放心,想盡辦法轉崗或離職,導致臨床護士嚴重短缺。護士綜合素質低。由於社會對護理工作的偏見和環境的影響,醫院對護理工作重視不夠,投入較少,使得護士參加繼續教育的機會較少,知識不能及時更新,導致護士適應能力差,護患溝通不暢。另外,由於在臨床壹線工作的護士大多是年輕護士,經驗不足,臨床經驗不足,專業知識不紮實,技術操作不熟練,工作中不能理論聯系實際,容易出現操作失誤和護理差錯。(2)患者因素護理是護士和患者共同參與的活動,護理活動的正常開展有賴於患者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個別患者不遵醫囑、不規範用藥或住院期間私自外出也是引發護理安全事件的因素之壹。(3)物質因素護理設備是完成護理任務的重要工具。設備和儀器的性能是否完好,質量是否達標,會影響護理技術的正常發揮和搶救治療工作,是護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之壹。(4)環境因素醫院基礎設施和布局不當也有潛在的不安全因素。比如地面太滑導致受傷,床邊沒有護欄導致掉床,熱水袋使用不當導致燙傷。環境汙染導致院內交叉感染;不完善的安全和危險品管理制度和措施都是潛在的不安全因素。

問題6:影響護理職業安全最常見的職業傷害風險因素是什麽?①銳器傷:銳器傷是護理人員最常見的職業傷害。調查顯示,87.5%的護理人員經歷過銳器傷,護理工作量與針刺傷頻率有壹定關系。銳器傷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是血源性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目前已證實有20多種病原體可通過銳器傷傳播,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危害最大,其次是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患者血液中HBV含量豐富,每毫升血液中有近6543.8億個病毒顆粒。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對針刺傷的前瞻性研究,發現被HBV汙染1次針刺傷後的感染概率為6% ~ 30%。針刺傷後,僅0.004毫升帶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傷者感染HBV。如果被HCV血液汙染的針頭刺傷,感染概率為3% ~ 10%;如果針頭傷口被艾滋病病毒汙染,感染概率為0.3% ~ 0.5%,至少需要0.1毫升的血液。銳器傷的發生主要與銳器相關的工作行為有關,如抽血、肌肉註射、靜脈註射等。此外,不良的個人操作習慣,如用針後重新戴上針帽、用手掰安瓿等,也是銳器傷的常見原因。大量臨床調查發現,護士是針刺傷、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高危職業人群,年發病率為24.0% ~ 35.3%,其中傳染性占8.2% ~ 18.0%。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統計,到2000年底,美國已有57名醫務工作者明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48人因皮膚刺傷而感染,其中包括24名護士。對全國1075名護士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866人發生針刺傷,發生率為80.6%,其中645人被汙染的針頭刺傷。⑵抗腫瘤藥物的危害:護士在配制、註射或治療化療藥物的過程中,可能存在壹定的職業危害。腫瘤科護士抽取瓶裝液體或打開凍幹粉安瓿時,肉眼不可見的藥液或粉末溢出,經呼吸道、皮膚進入人體,汙染環境。研究表明,接觸化療藥物的護士外周血淋巴細胞的姐妹染色單體互換、畸變率和微核率明顯高於非腫瘤護士,淋巴細胞的DNA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傷。以腫瘤科護士血清為培養基,培養的大鼠胚胎平均結節數和蛋白質含量明顯低於正常大鼠胚胎。另壹項調查顯示,腫瘤科護士的自然流產率明顯高於正常孕婦,先天缺陷率高。不良妊娠結局隨著接觸化療藥物概率的增加而增加。楊惠雲的調查表明,護士職業接觸腫瘤藥物可導致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月經紊亂、脫發等毒性反應。(3)消毒劑的危害:醫院是各種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地方,護士直接配各種消毒劑。器械和環境消毒、護士洗手、治療、換藥等操作中與使用者接觸的各種消毒劑。因其揮發性、腐蝕性和* * *,可引起接觸性過敏、哮喘、接觸性皮炎、癌癥等。如果人體長期接觸高濃度消毒劑,會造成呼吸道損傷,降低機體免疫力。同時,患者大量使用抗生素,細菌的耐藥性增加,而且這種耐藥性已經延伸到消毒劑,使得消毒劑的使用量明顯增加。這樣壹來,耐藥菌必然成為醫院感染傳播的潛在危險因素。使用含氯消毒劑時,人對氯的嗅覺是35mg/L,但在40mg/L的環境中停留1小時可引起中毒。由於高濃度含氯消毒劑對呼吸道黏膜和皮膚有較強的毒性,含氯消毒劑過量使用易產生氯仿、四氯化碳等難以降解的致癌物,危害人體健康。但是過氧乙酸有很強的* * *,過量使用可能會引起惡心、頭痛、眼睛浮腫等。⑷介入放射治療的危害:X射線是壹種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組織、器官、腺體、血細胞都有很大的損傷,而且是累積性的。長期過量輻射會引起疲勞、頭暈、失眠、食欲不振,使機體免疫力下降。嚴重時可引起內分泌功能紊亂,損害造血系統。介入治療不同於傳統的x光檢查。在手術過程中,介入放射科醫生長時間暴露在高X射線劑量的輻射場中...>;& gt

問題7:護理安全教育中風險管理的四大要素是什麽?風險管理的四個要素包括:

壹是教育:建立健全宣傳教育體系,普及安全意識;

二、責任:建立健全安全責任考核制度,堅持重獎重罰;

三、落實:構建強有力的責任落實機制,就是對安全生產工作做出壹系列重要部署決策,順利實現各項任務和相應責任的傳遞,確保各級落實到位;

第四,安全性:建立和完善安全評估體系,提高本質安全性。

安全生產是指為避免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的事故,保障從業人員人身安全,保障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而采取相應的事故預防和控制措施的相關活動。

問題8:如何預防和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正確評價1護理差錯事故

護理差錯可分為意外護理差錯和意外護理差錯。所謂意外護理差錯,是指在它發生之前或者沒有對患者造成傷害之前就可以制止。意外護理差錯事故是指由於某種原因引起的護理差錯事故,給患者帶來痛苦或危及生命。護理差錯可分為五個等級進行評價:0級:壹旦實施會給患者帶來傷害的護理差錯;1度水平:護理失誤未對患者造成傷害,通過觀察不會出現問題;2級:護理失誤導致生命體征異常改變,給患者帶來心理創傷或需要相關檢查;三級:因護理差錯和意外事故需要治療,需要增加住院天數或就診次數;四級:因意外事故對患者造成嚴重傷害或不可恢復的傷害;5級:患者因事故死亡。

2護理差錯和事故的相關因素

日本的醫療事故調查委員會提出了SHEL事故分析法。s(軟件部分):包括業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h(硬件部分):指護士工作的地方。e:臨床環境。l:當事人和其他。根據這種事故分析方法,有以下相關因素。

2.1心身耗竭綜合征是在長期為他人奉獻的過程中,由於對心理能量的過度需求而引起的極度耗竭和情緒衰竭的綜合征。

2.2社會心理支持不足導致長期的社會偏見,護理勞動的價值得不到認可和尊重,報酬分配不均,沒有體現自我價值的實現。

2.3常規法律知識缺乏隨著醫療護理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各種高難度手術的開展,護理任務日益繁重和責任重大,涉及的法律問題也越來越多。

2.4獨立性、盲目性和用藥安全性護理學是壹門獨立的學科。由於長期依賴醫療,護理職責範圍不清。病房工作就像流水線,醫生開醫囑,護士執行。

2.5護理人員編制護理門診壹線護士配備不足,新護士對醫院環境和業務不熟悉,存在壹些不健康的心理狀態;老年護士知識更新慢,沒有深造的機會;由於長期過度勞累,精神疲勞和緊張過度。研究表明,過度的壓力和疲勞影響護士的身心和免疫系統,降低工作質量,增加事故發生的概率。

2.6護士自身因素:護士能否嚴格把關三雙和無菌操作原則,記錄是否及時、準確、真實、有效,能否掌握基本理論、技能、新技術、新業務和醫學相關社會學,是否墮落為道德等。

3.1加強護理工作自查,發現差錯事故及時報告制度。工作中如發生差錯或事故,護士應立即通知醫生和護士長並逐級上報,與他們商量引起註意,防止類似差錯和事故的發生。

3.2提高護士的素質和能力。護士的素質包括醫德、業務素質、技術素質和身體素質。只有不斷提高專業知識,才能靈活運用護理技術。

3.3學習相關護理法律法規,加強職業道德修養,了解護理工作中潛在的法律問題、自理指導失誤、疏忽、侵權、失職護理文書等。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了解患者權利和自身權利,有據可依,有法可依。

3.4調整護士的身心健康問題。各種流行病學統計表明,職業緊張因素對健康狀況和疾病都有負面影響。

3.4.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護士由於工作的特殊性,沒有生物規律。研究表明,新生兒父母和夜班工人的接受能力較慢,人們通常應在24小時內保持8小時以上的睡眠。睡眠越少,越累,越容易出錯。同時建議妳不要連續工作超過兩個晚上。如果下班後壹次睡不了3個小時,那麽上班前睡3個小時更重要。

3.4.2提高承受各種壓力的能力。心態平和的護士面對患者,要積極對待來自患者的壹些不快和不滿。其中壹個主要的方法就是幽默,可以緩解緊張和焦慮,發泄憤怒和不滿,但是要註意場所和環境。

3.5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各級護理管理者要為護理盡心盡力......> & gt

問題9:臨床護士的職業危險因素及安全防護。有哪些急診護士由於工作性質經常接觸各種職業危險因素,在各種診療活動中容易發生各種職業傷害?提高其自我保護意識,重視感染管理,做好安全防護是預防職業傷害的關鍵。

  • 上一篇:黑龍江紅色管理局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 下一篇:會計人員愛崗敬業的講話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