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深入地了解《辦法》出臺的背景、亮點和進壹步的宣傳貫徹工作,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主要負責人,對《辦法》進行了詳細解讀。
問:《辦法》出臺的背景是什麽?
答:依法推進公眾有序參與環境保護,是黨和國家的明確要求,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社會發展方式、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客觀需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是權力正確運行的重要保證”。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在總則中明確規定了“公眾參與”原則,在專章中規定了“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提出要“鼓勵公眾積極參與。完善公眾參與制度,及時準確公開各類環境信息,擴大公開範圍,保障公眾知情權,維護公眾環境權益。”
為落實黨和國家對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具體要求,滿足公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和參與環境保護事務的熱情,環境保護部於2015年7月發布了《辦法》,作為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的重要配套規章。希望通過《辦法》的出臺,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暢通參與渠道,引導公眾合法、有序、理性參與,促進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更加健康發展。
問:近年來,環保部門在推動公眾參與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對《辦法》的出臺有哪些借鑒和參考價值?
答:自圓明園聽證會這壹我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標誌性事件成功召開以來,環境保護部在推進公眾參與方面做了許多探索和嘗試。《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關於促進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指導意見》、《關於培育和引導環保社會組織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都對公眾參與做出了明確規定。2004年9月,環保部還專門召開了全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研討會,從理論和實踐上對公眾參與環境保護進行了探討,為《辦法》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地方層面,河北、山西、沈陽、昆明等省市相繼出臺了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條例或其他形式的法律法規,對本省(市)公眾參與的範圍、形式、內容、程序等作出了詳細規定,使公眾參與更加規範化、制度化、理性化,也為《辦法》這壹全國性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法的出臺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鑒價值。
問:《辦法》有哪些亮點和創新?
答:《辦法》的起草過程充分聽取了包括專業人士和普通公眾在內的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從壹開始就貫徹了公眾參與、民主決策的原則。《辦法》第***20條,主要內容為:立法目的和依據、適用範圍、參與原則、參與方式、各方權利義務責任、配套措施。有以下亮點:
第壹,原則基礎強。《辦法》以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第五章“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為基礎,吸收了《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境保護行政許可聽證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參考了我部以往出臺的相關文件和指導意見,並借鑒了部分地方省市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較好地體現了我國環境保護公眾。《辦法》強調公眾參與合法、有序、自願、便捷的原則,將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加強環境和社會治理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滿足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參與機制。
第二,參與方式多。《辦法》明確規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通過征求意見、開展問卷調查、組織座談會、專家論證會、聽證會等方式開展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活動。,並對各種參與方式作出詳細規定,在組織公眾參與活動時貫徹和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和便民的原則。近年來,公眾參與環境事務的熱情日益高漲,但也存在盲目參與、過度參與等問題。《辦法》的頒布,使公眾參與環境事務的方式更加科學規範,參與渠道更加暢通透明,參與程度更加全面深入。
三是監督舉報事實。《辦法》支持和鼓勵公眾對環境保護事務進行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規定了公眾舉報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途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向其上級主管部門或監察機關舉報地方政府和環境保護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為調動公眾依法監督舉報的積極性,《辦法》要求受理舉報的環保部門保障舉報人合法權益,及時調查情況並告知舉報人結果,鼓勵設立舉報獎勵專項資金。《辦法》通過這些細化措施,將監管的“利劍”鑄就並磨礪交給公眾,建立健全全民參與的環保行動體系。
第四,保障措施多。《辦法》強調,環保部門有義務加強宣傳教育,動員公眾積極參與環境事務,鼓勵公眾自覺踐行綠色生活,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形成* * *保護環境的社會風尚。《辦法》還提出,環保部門可以支持環保社會組織依法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行為,可以通過項目資助、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和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環境保護活動,廣泛聚集社會力量,形成最大限度治理環境汙染、保護生態環境的合力。
問:《辦法》的出臺有什麽現實意義?
答:在當前生態環境保護的新形勢下,《辦法》的出臺恰逢其時,為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進壹步明確和凸顯了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分量和作用。《辦法》從頂層設計上統籌規劃,全面引導和推進全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對於緩解當前環境保護工作面臨的復雜局面,構建公眾參與環境治理新模式,維護社會穩定,建設美麗中國具有積極意義。
問:環境保護署將采取什麽措施進壹步推動公眾參與環境保護?
答:環保部將以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為總原則,以《公眾參與環境保護辦法》為抓手,繼續加大公眾參與工作的動力度,形成公眾依法、理性、有序參與環境事務的新局面。
壹是抓好落實。環境保護部將定期赴各地指導檢查《辦法》實施情況,針對《辦法》實施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經驗、新做法,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建立公眾參與示範試點,推動全國公眾參與環境保護。
二是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在環保部重點媒體和報刊、網絡、新媒體平臺廣泛宣傳《辦法》,組織專家學者解讀《辦法》,提升公眾參與環保事務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開展能力培訓。要對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進行公眾參與能力建設培訓,使其熟悉、理解和掌握《辦法》的內容,有效開展環境保護公眾參與。還要積極組織對公眾包括環保社會組織的綜合環保能力培訓,提高他們的有效參與能力。
四是完善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制度,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公眾參與模式和方法,開辟公眾參與的新路徑。加強政府部門間的合作與聯動,確保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