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現狀及原因

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現狀及原因

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現狀(1)會計信息失真

調查顯示,會計人員主動出謀劃策,36.8%配合公司造假,25.9%被迫操作,17.1%因專業水平低而出錯。

會計造假案件也層出不窮,如瓊民源1997二月份年報披露的所謂44100萬元其他業務利潤和6.57億元資本公積金的解釋,就是典型的例子;此外,還有東方鍋爐、藍田股份、四通高科、銀廣廈等公司的嚴重造假事件。

這些事件都說明了同壹個問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喪失嚴重危害了社會經濟的正常秩序,給國家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這種行為是法律所不允許的,應該受到社會的強烈譴責。

(二)會計人員會計法律觀念淡薄

壹些會計人員平時不註重自身的道德修養,無視國家的法律法規,不能按照財務制度對自己的業務活動進行檢查和監督。在實際工作中,他們經不起金錢、權力、美色的誘惑,不能堅持原則,做出違背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

目前,在我國會計教育體系中,學校教育只註重學生的智育和會計專業技能的培養,而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養不夠重視。會計職業道德宣傳教育和違反職業道德造成的嚴重後果不足。許多高校不重視學生的會計倫理教育,有些學校甚至不開設會計倫理教育課程。學生步入社會後,職業道德缺陷越來越明顯。

(3)會計人員監守自盜

在市場經濟下,有些會計經不起物質利益的誘惑,貪圖享樂。為了滿足日益膨脹的物質需求,壹些人不顧道德約束,偽造、塗改、隱匿、銷毀會計資料;甚至利用職務之便,貪汙受賄,挪用公款,化公為私,出賣集體和國家的商業秘密,並試圖違法走上犯罪道路,給國家和集體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如貴州省貴陽市財政局局長徐傑在擔任會計、出納10年期間,利用各種手段貪汙公款7272萬元,被媒體戲稱為。大案子?。1995至1998,交通部財務司綜合處雷訓平利用職務之便和向下屬單位撥付國家基本建設資金的權力,非法挪用交通部國家基本建設資金和科技資金共計8000萬元,受賄315000元。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

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1)社會環境的影響

1.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目前,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市場經濟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時也強烈地沖擊和改變著中國社會的壹系列傳統特征,對我們的道德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在嚴峻的歷史挑戰面前,由於長期忽視道德教育,許多人暴露出國民素質的嚴重缺乏,道德水平下降: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擡頭,重利輕義思想在社會上蔓延,拜金主義、利己主義成為壹些人的生活信仰,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有所弱化,壹些醜惡現象在社會上頻頻出現,舊社會的糟粕出現,社會風氣出現。會計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他們的職業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和取向也會發生同樣的變化。

2.中國缺乏良好的法律環境。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從業人員自願實施的,是靠輿論和良心來實現的,基本上是非強制性的,所以其執行力差。因此,會計法律規範是維護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手段,會計職業道德的建設離不開良好的法律環境。但是,現階段我國會計法律制度不健全,相關法律對會計違法行為的制約不具有強制性和操作性,客觀上不利於制約會計違法行為的滋生和蔓延。更嚴重的是,當會計人員抵制違法會計行為,需要法律保護時,法律未能給予足夠的保護,會計人員的道德修養缺乏有力的支撐。就像壹些會計在面對欺詐、唆使、教唆、脅迫時承認自己行為不當時所說的:法律管不了的,我們的道德更無能為力。?

(二)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滯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不僅是經濟體制的重大變革,也是人們思想觀念的重大變革。在許多方面,需要破舊立新。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明顯滯後。我國尚未制定專門的會計職業道德規範,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內容散見於《會計法》、《會計基本工作規範》和《總會計師條例》中。而且大部分法律法規只是確立了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只是給予原則性的指導。只有《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提出了具體要求,但只是從三個方面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進行了規範。內容過於籠統簡單,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行為沒有明確的標準,無法具體指導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讓人無所適從。而且有些職業道德規範已經不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卻沒有得到改變,新的職業道德規範沒有制定出臺,出現了壹些道德?真空?區,什麽是允許的,應該的,什麽是不允許的,不應該的,缺乏明確的指導方針。此外,會計職業道德不具有強制性和約束力,也沒有相應的實施機制來保證和落實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行為的約束,嚴重脫離實際。

(壹)會計人員自身因素

1.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壹些會計人員素質低,責任心不強,墨守成規,工作中缺乏進取精神,不能與時俱進,影響了企業的財務水平和經濟效益。還有壹些會計人員缺乏必要的職業道德教育,法制觀念淡薄,缺乏敬業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他們在工作中不能誠實、自律、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處理經濟事務,為自己的利益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甚至有的會計利用職務之便,監守自盜,最終走上犯罪道路。

2.屈服於領導的壓力,被動造假。在當前的經濟社會中,單位負責人對會計人員的工作擁有絕對的領導權和管理權,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能否在工作中發揮作用,必然與企業負責人的道德水平密切相關。壹些企業領導為了個人利益,經常給會計施壓,而壹些會計為了迎合領導,只能做出違背職業道德的造假。比如國內眾所周知的銀廣沙案、藍田股份案,都是負責人指使會計造假造成的。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措施1。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應註重培訓和教育。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關鍵是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而會計職業道德水平的關鍵在於其素質的培養和教育。因此,有關部門在進行會計職業道德培訓和繼續再教育時,要使會計人員強化職業道德,堅定職業信念,規範職業行為。同時,要增強會計人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而且,會計教育不能局限於傳授業務技能和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道德品質,激發職業精神,把職業道德轉化為自身固有的職業道德,形成內在的精神力量,進而增強會計人員履行職責和道德義務的自覺性,弘揚會計人員應有的高尚品質:敬業、誠信、堅持原則、忠於職守。

2.營造誠信守法的社會氛圍,弘揚誠信,促進和諧。

可以說,整個社會的宏觀環境支配和影響著各行業、不同單位的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試想,如果有壹個制度規範不完善、道德意識淡薄、誠信缺失的社會環境,即使有堅持原則、履行職責的高尚品質,也很難有容身之地。因此,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會計職業環境,對於穩定和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具有非同尋常的現實意義。當然,這不僅需要會計行業的努力,也需要社會各界的相互促進和進步。只有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穩步提高,才能揚正抑惡,營造和諧的環境。可以通過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評價體系、配備會計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利用媒體披露失信違法典型案例、獎勵和激勵守信守法者等方式,弘揚誠信,促進和諧。

3.加強內部控制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應遵循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切實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科學的管理模式,減少會計人員因與領導的人身依附關系而產生強制和舞弊的可能性,優化和凈化會計職業環境。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內部分工所產生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形成壹系列具有控制功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並使之規範化、系統化,使之成為嚴格的、相對完整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再者,有利於保證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資產的安全性、經營信息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為企業的經營者和決策者提供準確的數據和真實的信息,為股東和投資者提供可靠、安全、有效的會計信息。

4.切實遵守法律,懲罰違法者。

守法,國家需要進壹步加強法制建設,結合國情,修改現有法律法規中壹些責任和處罰不明確的條款,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增加對現實中出現但法律法規沒有涉及的情形的規定。違法必究,這就需要國家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加強法律監管。壹方面,從法律法規上加強對會計造假者的懲罰力度,使造假的預期成本大於實際收益;另壹方面,管理部門和執法部門要嚴格執法,對發現的違法行為堅決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查處,杜絕重人情、收賄賂的執法司法腐敗現象。

  • 上一篇:《住宅小區車位、車庫糾紛仲裁規則》第21條。
  • 下一篇:最好求壹個夫妻和小三的小品劇本!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