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在絕望、狂怒等強烈情緒狀態下實施的犯罪行為。缺乏明顯的犯罪預謀,是在強烈的情緒沖動控制下迅速爆發的犯罪。犯罪分子缺乏自制力,不能正確評價自己行為的意義和法律後果。激情犯罪具有破壞性,容易造成嚴重的危害結果,且難以預防。
2.犯罪類型之壹。當人處於憤怒、仇恨或絕望等消極的激情狀態時,認知範圍縮小,理性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制力減弱,不能正確評價自己行為的意義和後果,從而犯下觸犯刑法的行為。殺人、傷人、破壞東西等常見暴力犯罪。
學術文獻中的闡釋
1,所謂激情犯罪,是指人在激情狀態下發生的殺人、傷人、破壞東西等暴力犯罪。激情是壹種爆發性的、短暫的、劇烈的情緒狀態,如狂喜、興奮、憤怒、恐懼、絕望等,可分為積極和消極兩種。
2.激情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激情狀態下實施的犯罪。其行為特征為傷害、殺人、毀壞物品、爆炸等暴力犯罪,且多為青少年。
3.所謂“激情犯罪”,是指人在某些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因心理失衡而在瞬間實施的違法犯罪行為。青少年正處於身心成長時期,情緒極不穩定,容易激動但缺乏自動自控能力。
4.所謂激情犯罪,是指人在受到某種外界情境的刺激,整個身心狀態極度異常時所實施的犯罪。可見,激情犯罪是個體心理失衡最暴力、最具爆發力的反映,其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5.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含義和特征所謂激情犯罪,是指行為人在強烈的、短暫的、爆炸性的情緒狀態下實施的犯罪行為。
6.激情犯罪是指人處於強烈的、奢侈的、爆炸性的、相當短暫的情感體驗中,社會觸犯刑法,應受刑罰歌罰的行為。
7、壹般人雖然受到某種所謂激情犯罪的刺激,但簡而言之,是指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由於激情而在非理性狀態下實施的犯罪行為。
8.在法律上,這種沒有預謀過程的情境犯罪被稱為激情犯罪。在虛榮、虛張聲勢、“英雄”和忠誠的心理控制下,他們總是刀槍不入,不說服對方不罷休。從犯罪主體的角度看
壹般容易誘發激情犯罪的人,在生活經歷和心理特征上都和普通人有壹些不同。他們的人生坎坷過,經歷過很多失敗,或者和自己的理想有很大差距,經常會有挫敗感。如果他們沒有適當有效的渠道來排放自己的抑郁和怨恨,壹旦遇到消極的激情事件,他們就會立即產生犯罪沖動,導致犯罪行為。
從犯罪主體的社會地位看
社會弱勢群體更容易產生激情犯罪;弱勢群體面臨著經濟困難、社會地位低下、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等諸多問題,自然會經歷更多的心理失衡和生活挫折。同時,弱勢群體的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這使得他們在面臨沖突時難以求助於法律或其他更理性的解決方式,因此他們可能會采取原始的措施來發泄情緒。
從犯罪行為來看
激情犯罪的誘因多為強刺激事件,具有突發性。激情犯罪的發生看似偶然,但總的來說,這種偶然行為是必然的。因為犯罪人的心理因素決定了他必然會采取激烈的手段來解決糾紛,不能完全確定的只是具體的作案時間、地點和受害人。
從司法角度來看
司法失信於民也是激情犯罪的重要原因。法院本來是解決糾紛最有力、最終極的地方,但當事人之間的矛盾不知不覺變成了當事人與司法機關之間的矛盾,值得反思。如果當事人無法通過法律途徑實現公平,只能自己解決問題,那麽就會劍拔弩張,導致激情犯罪頻發。激情犯罪是故意犯罪的壹種,在我國刑法研究中屬於間接故意犯罪。
激情犯罪往往是暴力犯罪,即行為人以暴力作為犯罪手段。
激情犯罪與有預謀的故意犯罪相比,是壹種情節較輕的故意犯罪,在量刑時往往是需要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犯罪。
在激情狀態下做出的有害行為通常是有罪的行為,而不是無辜的行為。各國刑法對激情犯罪都持較為寬容的態度,處罰往往輕於同性質的普通故意犯罪。以德國為例,德國刑法將故意殺人分為殺人罪和故意殺人罪,殺人罪的法定刑是終身自由刑。故意殺人罪(非故意殺人)是五年以上自由刑或者無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對於故意殺人罪的減輕處罰,激情犯罪的刑罰為1年以上10年以下,明顯低於故意殺人罪和壹般故意殺人罪。
我國刑法雖然沒有專門規定“激情犯罪”,但立法卻變相承認了這壹罪名,並且考慮到這壹因素,也在很多方面表現出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比如刑法中幾種常見的酌定量刑情節:(1)犯罪動機。(2)犯罪手段。(3)作案時的環境和條件。(4)犯罪造成損害的嚴重程度。(5)犯罪侵害的對象。(6)罪犯的壹貫表現。(7)犯罪後的態度。等壹下。都是法官量刑時考慮的。此外,在中國的司法實踐中,它確實起到了減輕處罰情節的作用。比如,把家庭放在家庭之上的共同原則就是壹個例子。通常認為是故意殺人情節較輕的犯罪,刑罰具體酌定3年以上10年以下。要完善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機制
激情犯罪雖然表現為行為人大多沒有預謀過程,只是瞬間心理失衡導致犯罪,但這種犯罪並非不可避免。第三者的積極介入可以及時制止激情犯罪。因此,應加強日常社會矛盾糾紛的調解機制,積極營造和諧的日常生活生產環境,減少誘發各種犯罪的社會矛盾來源,從而有效避免激情犯罪的發生。
我們必須加強社會、文化和娛樂活動。
家庭和社會的關懷對個體心理問題有明顯的積極作用。個體只有生活在和諧、人性化的環境中,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情感。在現代生活方式下,越來越多的人感到生活的厭倦和心靈的孤獨,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與外界的有效溝通。因此,我們應該開始加強對熱情的人的幫助和精神關懷。豐富的文化生活可以調節熱情的人的情緒,緩解壓力,減少煩惱。同時,社會、單位、家庭要密切配合,及時發現問題,調解矛盾,化解糾紛,避免各類激情傷害案件的發生。
必須建立社會心理咨詢機構。
國內從事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專業人員較少,心理咨詢隊伍的嚴重空缺應該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做壹些適當的工作。比如在構建社會治安防禦體系和社會糾紛調節體系的工作中,要建立心理幹預機構,如心理咨詢、熱線訪談等壹系列精神工程。特性
雖然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對象、時間、地點、原因各不相同,但都有相同的特點:
1.從犯罪動機來看,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的,都是在壹瞬間突然發生的。從調查中發現,他們事先並沒有壹個具體的目標和動機,往往因為壹個很簡單的願望而產生犯罪動機並立即實施。如在校學生石某(16歲)等人入室搶劫案中,石某突發奇想,與他人喝酒後想弄點錢花。這夥人不謀而合,於是抓起棍子、手電筒等工具,沖向壹所鄉鎮中學。他們先後搶劫5個學生宿舍,毆打多名學生,* * *搶走現金30余元,飯卡3張。
2.從犯罪主體來看,具有脾氣暴躁、文化程度低、道德修養差、控制能力弱等特點。青少年在情感上活潑多變,但容易急躁、激動、情緒化、不穩定、喜怒無常。他們不善於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壹些社會現象和個人行為往往難以正確理解和判斷。壹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很容易讓他們激情四射,導致犯罪。失業或下崗在家,在農村閑散的青少年,犯罪更多的是激情。
3.從犯罪原因分析,大部分是由被害人不當的語言和行為引起的。事先沒有預謀,犯罪人壹時沖動失去理智實施犯罪。在犯罪過程中,被害人都承擔壹定的責任。如劉某故意傷害壹案,被告人劉某與韓某在壹起喝酒時,因韓某對其態度粗暴,劉某情緒煩躁。當晚,他到韓家辱罵,後持刀捅傷韓。
4.犯罪後果十分嚴重,直接造成被害人重傷或死亡,多為惡性犯罪,對社會危害極大。在“激情”犯罪案件中,多為殺人、搶劫、傷害、強奸等惡性犯罪。1.社會原因。首先是不良信息的影響。由於對文化經營市場的忽視,現在壹些電視、書籍、網絡上充斥著色情、暴力的內容,這對於還處於生理發育階段、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來說,無疑是壹個極大的犯罪誘因。第二是周圍環境的影響。例如,學校附近的臺球室、電子遊戲大廳和網吧經常吸引孩子們沈迷於娛樂和賭博。壹些無良店主甚至用信用和商品來還債,這成了鼓勵孩子沒錢時去偷東西的誘因。第三是不良溝通的影響。辨別是非的能力差,抵抗力弱,使得孩子受同齡人的影響往往是巨大的。
2.個人素質低是青少年激情犯罪的重要原因。據調查,在“激情”犯罪案件中,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有的甚至小學輟學)往往占絕大多數。有些罪犯只會寫自己的名字。這麽低的文化素質,連基本的社會道德標準都難以理解,更別說讓他們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了。這些青少年大多沒有遠大誌向和正確的人生觀,自制力差,沖動魯莽。
3.學校教育的缺失是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原因之壹。青少年學生激情犯罪的突出問題,足以說明學校教育存在壹些弊端。目前“繼續教育”涵蓋了壹些學校教育的大部分內容,素質教育幾乎是壹句空話。青年學生學習專業,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相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壹些青年學生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響,與社會接觸少,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極差。他們經不起挫折,受刺激就扭曲,容易犯罪。
4.法制教育流於形式,效果不明顯是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另壹個重要原因。1.凈化外部環境,消除不良因素
外部不良因素與失控的自我抑制相互作用,是激情犯罪形成的主客觀原因。因此,要大力凈化青少年學習生活的社會環境,創造條件滿足他們的正當需求,積極營造有利於他們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同時,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律知識和道德教育。
2.發展社會化教育,提高自控能力。
自然人成為社會人,必然要經歷社會化的過程。因此,有必要對青少年進行良好的社會學教育,把人的社會化作為適應社會、預防和減少社會越軌行為的有效措施。青少年個體社會化的過程是對外部環境和主觀願望、社會化和個性化進行辨別、識別、選擇、控制和調節的過程。壹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其意識形態的最高調節器,對其心理活動起著主導作用。如果存在社會適應障礙,會直接影響心理因素的協調發展和人格的形成,必然會出現病態心理和人格不完善,形成潛在的犯罪心理隱患。
3.關註心理健康,培養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素質。
個體心理健康與否,對其能否自覺克制不良環境的侵蝕起著重要作用。培養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素質是預防激情犯罪心理的基本環節和措施。要促進青年個體形成積極、平衡、靈活、正確、理性的心理狀態,適應和協調當前和變化的客觀環境,實現身心和諧,使各種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發展。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認識自我、他人和社會,掌握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提高應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個體發展完善。
4.克制沖動情緒,避免不良後果
要引導和幫助青少年:(1)控制不良情緒。當情緒即將發作時,可以用壹個機械的動作,比如心裏數,來延緩它的發作。(2)學習心理按摩。心理按摩的方法有很多。聽音樂、做操、拳擊、散步、郊遊、釣魚、爬山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當人們參加這些活動時,他們的註意力就會分散,緊張情緒就會得到緩解。人際關系越是競爭和緊張,越是要註意心理按摩,讓不良情緒得到及時疏導。(3)學會冷靜處理。怒火中燒時,“逆向思維”有助於冷靜。“回頭看”可以把妳的思維從憤怒中拉回來,讓妳考慮問題的其他方面。這樣,青少年的頭腦會變得冷靜,更加理性,會避免做出讓自己後悔的過激行為和愚蠢的事情。而且最重要的是,當憤怒已經產生的時候,我們更應該註意控制自己的行為,防止行為失控,對他人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