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濟南出臺關於進壹步做好企業就業保障服務的意見

濟南出臺關於進壹步做好企業就業保障服務的意見

首先,促進員工重返工作崗位

1.加大復工復產力度。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尚未復工復產企業的支持力度,幫助企業盡快復工復產;加快重大項目、產業鏈和供應鏈重點企業、交通物流企業、重點基礎設施和重點骨幹企業復工復產,確保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員工盡快返崗復工。

2.倡導“保住工作,就地過年”。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廣泛開展節日慰問和送溫暖活動,鼓勵國有景區2023年春節期間免費開放,豐富節日文化娛樂生活,加強對留濟人員的關心關愛。指導企業根據生產經營實際需要,通過“留崗紅包”“過年禮包”“特殊津貼”“錯峰過節”等措施,引導員工和外來務工人員就地過年、穩崗留崗。

3.建立健全跨區域勞務協作溝通對接機制。組織勞務協作,指導企業建立員工異地返崗登記制度,確保全覆蓋、無遺漏,做好返崗復工“點對點、壹站式”服務保障。發揮行業部門職能,深入企業幫助工人復工復產。

二是支持企業減負穩崗

4.落實助企穩崗政策。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政策規定,實施失業保險金穩定返還政策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工傷保險費率政策。

5.落實就業創業補貼。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到我市千億級工業企業就業的,給予壹次性求職補貼1萬元。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將按規定發放壹次性創業補貼、壹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創業場所租賃補貼等。對在畢業年度和就業期間招用高校畢業生的小微企業,給予企業壹次性獎勵2000元/人,對招用的高校畢業生給予壹次性就業補貼2000元/人。對在畢業年度和就業期間招用高校畢業生的小微企業,按規定給予最高12個月的社會保險補貼。

6.支持企業參加就業實習活動。實施青年就業實習計劃,支持見習單位開發就業實習崗位,對按規定吸納見習人員的見習單位給予就業實習補貼。

7.鼓勵中介機構幫助復工復產。對符合條件的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介紹就業期間成功找到工作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與本市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1年以上,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按介紹成功的員工人數申請職業介紹補貼,標準為每人壹次性300元。

8.支持勞動者靈活就業。對就業困難人員、畢業當年及2年內離校的高校畢業生,按規定給予最長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

9.加大金融貸款支持力度。落實“助學紓困貸款”、創業擔保貸款、穩崗擴崗專項貸款等政策。嚴格落實65438+萬元及以下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免於反擔保要求。創新“創貸+商貸”等創業擔保貸款工作模式,采取專人對接、主動上門等措施,提高審批效率和服務水平。

第三,保證企業的用工需求

10.建立用工短缺快速反應機制。動態了解企業用工情況,針對企業用工短缺問題,建立企業訴求快速響應機制。以區縣為主體,設立公布就業保障服務電話和電子郵箱,由企業或項目所在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快速響應企業用工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

11.提供定制化就業服務。註重分類施策,按照“壹企壹策”模式研究采取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措施。對有用工需求的企業,建議參加公共就業服務專項行動和各類招聘活動,提供就業指導服務。對短期短工企業,通過運營人力資源機構、輸送臨時用工等渠道予以補充;對缺乏技能人才的企業,組織培訓機構對接輸送人才。

12.加密線上線下招聘服務。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加密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拓展信息傳播渠道。推廣運用直播、跟崗等新型招聘對接模式,持續開展“春風行動”、大中城市高校畢業生聯合招聘等招聘活動。有序恢復線下招聘,有針對性地舉辦小規模、定制化招聘會。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根據企業用工需求和規模,集中組織專場招聘活動;分群體、分行業、分區域開展中小企業招聘活動;對於靈活就業人員,充分發揮各級零工市場的作用,組織小規模專場招聘。

13.組織實操培訓。引導職業院校統籌安排新畢業學生認知實習和頂崗實習計劃,通過工學交替、多學期、分段式、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改革,滿足企業就業需求。指導技工院校開展應屆畢業生實習和學生在校在崗培訓計劃,將學生實習培訓與企業復工復產相結合。

14.支持企業間勞動力余缺調劑。充分利用用工信息對接平臺,為用工富余和緊缺企業免費發布供需信息,支持因疫情停工的企業向用工緊缺企業就地輸送富余員工。開展* * *惠企工作,免費提供勞務用工法律政策咨詢服務,指導及時簽訂合作協議,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第四,穩定企業勞動關系

15.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鼓勵企業根據需要靈活安排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和技能提升培訓,並按規定享受職業培訓補貼。

16.加強企業就業指導。支持因疫情發生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與員工協商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作時間、居家辦公等方式穩定勞動關系和工作崗位。鼓勵未充分就業的企業允許員工兼職和自主創業。同時,引導企業使用電子勞動合同,依法依規妥善處理特殊時期勞動關系,規範用工行為,協商解決矛盾糾紛。

動詞 (verb的縮寫)提高就業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17.優化涉企事項辦理。加快升級就業和人才服務體系,優化簡化服務流程,提升基層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能力。推行無聲認證、電子簽章、面對面服務,推進就業登記、勞動用工備案、社保登記、就業創業、人才補貼申領等涉企服務事項“壹次辦”“全流程網上辦理”,實現更多涉企事項即時辦結。推出更多“未經證明”的事項,並減少證明數量以方便企業。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積極識別政策對象,實施“找策惠企”和資金直達,增強市場主體政策獲得感和滿意度。

18.加強就業困難人員幫扶。深入實施城鄉公益性崗位提升拓展行動,繼續開發壹批生態環保、清潔衛生、社區服務等城鄉公益性崗位,全力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就業援助,優先支持就近就業和返鄉創業。開通失業保險待遇快速申領通道,及時兌現符合條件人員的失業保險待遇和臨時生活補助,確保春節期間政策持續落實。

  • 上一篇:2019維護信訪穩定工作方案模板
  • 下一篇:簡述雇主責任的構成要素和具體承擔。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