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會影響每壹個新人。樂觀地說,加拿大是壹個民主、充滿活力的國家,加拿大人正在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和社會。雖然有些人比其他人面臨更多的生活困難,但大多數人都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
家庭生活:
加拿大家庭3 ~ 4口人(即夫婦和1 ~ 2個孩子)。很少有家庭獨自生活或有很多孩子。父母非常註重培養孩子吃苦耐勞、勤奮自強的習慣。壹般都不會溺愛孩子。從高中開始,他們的孩子就壹直在利用學習假期找工作掙錢。高中畢業後,他們獨立生活,邊讀書邊打工。學校放假期間,他們出去打工賺錢交學費。孩子結婚後會離開父母,自己找家。有了孩子,不需要父母的幫助,自己撫養。每到感恩節或聖誕節,離家的孩子通常會帶著禮物回父母家拜訪。
自由和平等:
加拿大國家法律奉行壹切種族平等政策。現實生活中,可能有人告訴妳加拿大沒有種族歧視,也可能有人說加拿大種族歧視嚴重。真正的肉食情況可能介於兩者之間。有些加拿大人可能會讓妳覺得不受歡迎,但大多數加拿大人是公平的。他們能夠接受和尊重所有願意接受和尊重他人的人。
加拿大認為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成功和失敗負責。加拿大人允許每個人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只要不影響他人。
個人性格:
謙遜與合作:
大多數加拿大人完全理解謙遜的價值。在加拿大這樣壹個種族和文化都很復雜的社會裏,包容和不可小視的矛盾,對於大家壹起快樂和平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接受、寬容和尊重;
大多數加拿大人希望別人公平地對待他們和他們的家人,大多數加拿大人能夠公平地對待別人,不管他們的種族和文化背景如何。
-雄心壯誌毅力:
加拿大人認為努力工作是有回報的。加拿大是壹個經濟穩定的國家,但失業和貧困依然存在,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每個人都要為了工作而競爭,為了成功而努力。
手勢習慣:
大多數加拿大人是歐洲移民的後裔,所以他們的生活習俗與歐美人幾乎壹樣。在加拿大,標準的問候是有力的握手和直接的目光接觸。如果女人先伸出手,男人應該和她們握手,但許多女人只會說“妳好”,也許會點點頭,而不是握手。
人站著說話,大概半米左右,壹般不會隨便碰。男性朋友會偶爾拍拍對方的背,親密的親人會摟著對方的肩膀,女性朋友也會偶爾擁抱,問候久別的對方。
無論是在商務談判還是社交談話中,保持適當的目光接觸都是很重要的。
在社交場合,每當壹位女士走進房間,男士通常應該起身迎接她。
召喚他人是舉手,手指向上,掌心向內,手指向臉或身體擺動。召喚服務員時,只需將手舉過頭頂,告訴他妳要賬單,雙手在紙上寫字。
加拿大的用餐方式要麽是歐洲大陸式的(總是用左手拿著叉子),要麽是美國式的(經常用左手換叉子)。
因為法國文化在魁北克很強勢,所以在這裏可以看到壹些和歐洲有關的動作。握手仍然是這裏最常見的問候方式,也比較頻繁。到達目的地和道別時要握手,在所有社交場合也要握手。另外,親密的男性朋友見面時會輕輕擁抱,女士也會,也會輕輕親吻臉頰。
商業購物
大多數加拿大人在超市購買食物。大多數超市每周都提供特價食品。加拿大人每周大宗購買壹次食品,如牛奶和面包,次數更多。
還有壹家便利店也賣日用品。營業時間通常比超市長,但價格可能會貴壹些。許多加拿大城市都有露天市場,這很像中國的早市。他們通常賣新鮮水果、蔬菜和其他當地食物。
加拿大的健康飲食食物指南可以幫助妳合理選擇食物。這本食物指南告訴妳有四種主食,並告訴妳每天需要從各種主食中攝入多少才能保持健康。妳可以向當地的公共衛生官員索取壹本指南。
加拿大的廚具可以方便安全的準備飯菜。壹般有電爐,電烤箱或煤氣竈,冰箱,儲藏櫃,洗滌櫃,有冷熱水。
加拿大大部分家用電器的電壓是110伏。
根據妳居住的地方,妳必須是18或19歲才能購買和飲用酒精飲料。
在加拿大購物會帶來很多樂趣。這些商場裏有很多獨立的百貨公司,大部分只賣同壹種商品,比如鞋子、書店、服裝店。
商業街上有購物中心或百貨商店,出售包括衣服、家具和家用設備在內的商品。此外,商業街還有超市、銀行、藥店、餐廳和停車場。
妳可能喜歡在小型私人商店購物。妳可以通過電話簿的黃頁找到這類商店的名稱和地址,從而買到妳需要的商品。加拿大很多商店都是自助式的,各大商店通常會在不同的季節或節假日進行低價銷售。
交通工具:
-自行車:
自行車不需要牌照。騎行時,妳必須像開車壹樣遵守交通規則。夜間騎行時,自行車需要車燈和反光板。最好戴上頭盔。在某些地方,戴頭盔甚至更有必要。在人行道上騎自行車是違法的。
-出租車:
出租車是按計價器(即按路程)收費的。如果妳帶四個以上的乘客或者必須等待,妳將不得不支付額外的費用。小費壹般在10%左右。
-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的公共交通有很多種,壹張標準票通常可以適用於城市的所有公共交通。
-鐵路:
VIA Railway經營橫跨加拿大的客運服務。
-私家車:
加拿大是壹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所以大多數加拿大人認為擁有自己的汽車非常方便,值得花高價購買車輛和保險。
駕駛執照:
每個省都可以頒發汽車、摩托車和其他機動車的駕駛證。妳考取的駕照可以在任何省份使用。要想獲得駕照,妳必須達到最低年齡(加拿大法定駕駛年齡為16歲),通過交通規則考試(許多交通標誌和規則可能與妳的原籍國不同),通過視力測試,並獲得初級執照(壹種法律培訓證書)。
駕駛說明:
-駕駛座在左邊。加拿大人的行車方向是右上左下。
-速度和距離以公裏計算,汽油以升計算。
-市中心街道上的停車位非常稀少,很多時候根本就沒有。在允許停車的地方,有嚴格的時間和時間限制。別忘了準備足夠的投幣停車計時器。
——在街上停車是違法的,壹定不能讓,以免堵街。
-牌照必須按時更新。妳的保險公司會提供詳細的信息。
-雖然是紅燈,但司機在安全停頓後,如果發現安全可行,仍然可以右轉(魁北克除外)。
-加拿大采用國際交通標誌。如果前方有紅燈或閃紅燈,完全停下來,等綠燈亮了再往前開。如果燈不亮,等到安全的時候再前進。
-如果前方有閃爍的黃燈,司機應小心。如果是固定黃燈,應該停車。
-大部分城市限速50公裏,公園除外。幾乎所有的公園都有每小時30公裏的限速。
根據法律,加拿大所有的司機和乘客都必須系好安全帶。
-體重低於18公斤的嬰兒必須使用配有安全帶的嬰兒安全座椅。
-摩托車手必須戴頭盔。
-在任何時候,行人都有使用道路的優先權。
駕駛事故:
涉及汽車事故的人員應:
-說明姓名、地址和電話號碼,登記車主的姓名和地址,車牌和登記號碼,以及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的姓名和保險單號碼,並提供給需要獲得這些信息的人。
-如果有人受傷,或者傷害似乎相當大,您應該報警。
-如果已經報警,他們應留在現場,直到被允許離開或完成所有法律程序。
-如果有人在車禍中受傷,立即撥打911,如報警或叫救護車。
-記錄證人的姓名、電話號碼和地址。
-在事故現場絕不承認錯誤或接受指責。
看醫生:
根據加拿大法律,在加拿大留學的留學生必須購買醫療保險。學生生病就醫需要保險卡。
——看病的時候要先電話預約。預約時應寫明姓名、電話號碼和癥狀。如果不能按時赴約,要取消或更改時間,否則要收費。
-每次去看醫生都要帶上保險卡和診斷書。在大型診所,如果妳提出要求,通常會有會說中文的人提供幫助。
-家長可以陪同孩子進入咨詢室,但除非需要翻譯協助,否則成年人必須單獨進入咨詢室。
-嚴重的健康問題,如心臟病發作、頭部受傷、骨折和高燒,應立即前往最近醫院的急診室接受治療。必要時可以撥打911叫救護車。大部分省份收取救護車服務費。
-如果妳需要住院,妳的醫生會告訴醫院,並告訴妳醫院的名稱和入院的日期和時間。醫院會在24小時前與您核實入院日期和時間。當妳進入醫院時,妳應該帶著個人物品、少量現金和妳的保健卡。妳的病床、醫療費用和餐費都由醫療保健計劃支付。護士會帶妳去病房。同壹個房間裏會有兩三個其他病人。如果妳想住在私人或半私人房間,妳必須支付額外的費用。
生活和娛樂:
如果天氣好,距離合適,可以選擇步行或者汽車,既經濟又方便。在壹些城市,有專門用於步行和騎自行車的道路。
加拿大的城鎮相距很遠。在妳旅行之前,它會幫助妳了解妳想去多遠,這將有助於妳選擇正確的旅行方式。
人們可以在便利店、公交車站和其他地方購買公交和地鐵月票。學生和老人也有折扣。
加拿大所有的建築都有供暖設備。許多大學、商店和建築通過隧道相互連接。冬天,妳根本不需要出門。
冬天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妳可以參加滑雪、滑冰、曲棍球和許多其他運動。
除了戶外活動,加拿大還有很多很好的室內運動設施。所有的大學和學院都有健身房,大多數社區也有娛樂中心,免費或收費很少。
我們的生活習俗
中國人缺乏誠信和社會責任感。
中國人不理解他們作為社會人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和義務。
中國的普通人通常只關心自己的家庭和親人,中國的文化是建立在家庭血緣關系而不是理性社會的基礎上的。中國人只關心自己直系親屬的安康,卻對與自己無關的人的疾苦視而不見。
毫無疑問,這種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道德觀必然導致自私和無情,這已成為阻礙中國社會發展的最關鍵因素。
中國從來就不是法制社會,因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守法行為格格不入。中國人總想走捷徑。他們不明白這樣壹個事實:成就來自於努力和犧牲。
中國人傾向於索取而不給予。他們需要明白,生活的真正意義不在於妳索取多少,而在於妳能為社會和妳的人類同胞付出多少。
大多數中國人從來沒有學會體面和有尊嚴的生活的意義。
中國人普遍不知道如何為了個人和社會的利益而過上富有成效的生活。潛意識裏,中國人認為自己的人生目的就是提升自己,獲得別人的認知。這樣壹個人就會滿足於“愛面子”這種微不足道的欲望。“面子”是中國人心理最基本的部分。它已經成為中國人民不可逾越的障礙,阻止中國人民接受真相和嘗試有意義的生活。
這種應受譴責的習慣使中國生來無情自私,成為中國落後的主要原因。中國人沒有勇氣去追求自己認為對的東西。首先,他們沒有能力從錯誤中挑選正確的東西,因為他們的思想被貪婪占據了。而且,即使他們有能力篩選出正確的東西,也缺乏將真理付諸實踐的勇氣。
中國人習慣接受便宜免費的東西。他們總是夢想著奇跡或者好運,因為他們不願意付出努力,他們總是想不勞而獲。在中國很少有人明白這樣壹個事實:聲望和成功是通過壹步壹步的努力和犧牲獲得的。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簡單來說,如果是為了謀生,那人就得自討苦吃;但如果是為了生活,壹個人必須付出。
在貧窮的環境中長大,缺乏適當的教育,中國大多數人不知道優雅的舉止和基本的禮儀。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穿著笨拙和粗糙,但並不感到害羞。
他們在青少年時期被教導的是如何撒謊並向他人索取,而不是與他人分享他們所擁有的。
中國是壹個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然而,無限制生育政策的後果使中國成為無限廉價勞動力的出口國。這些出口也包括那些受過教育的勞動力。除了文化程度,他們和其他普通苦力沒有本質區別。
中國大規模生產的廉價產品降低了這些產品進口地區的商業信譽。由於技術落後和管理失敗,中國制造的單位能耗遠高於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
因此,隨著出口的增加,中國在擴大生產的同時也在損失寶貴的能源。同時,這種行為嚴重汙染了環境,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不適宜居住的國家。
目前,中國正遭受著資本主義社會的兩種罪惡,即環境的破壞和人性的喪失。由於中國人貪婪的本性,他們可以毫無保留地接受資本主義的陰暗面,即無止境地追求利潤,忽視人的尊嚴。
中國人對西方的技術和產品很狂熱,但對西方管理文化所強調的坦率、直接、誠實的品質無動於衷。
因為中國文化不鼓勵冒險的好品質,所以中國人盡量避免冒險,也不想尋求改善生活的機會。
中國人對生活的平衡和意義不感興趣。相反,他們更執著於對物質的需求,這壹點遠勝於西方人。中國大多數人發現,他們不理解“靈性”、“信仰自由”、“心理健康”這些概念,是因為他們的思想達不到生命的更高層次(補充:肉體與靈性共存)。
他們的思想仍然集中在動物本能對性和食物的貪婪和可憐的欲望上。
在中國人眼裏,教育不是為了尋求真理或提高生活質量,而只是身份和顯赫地位的象征和標誌。中國的知識分子得到別人的尊重,不是因為他們為別人的幸福做過什麽,而是因為他們獲得了相當多的知識。其實大部分只是壹群只熟悉考試,卻從不關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中國的教育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壹種失敗和恥辱。它已經不能服務於教育應該服務的對象:社會。這種教育制度不能為社會提供許多有用的個人。它只是造就了壹批投機者,他們渴望從社會提供的利益中獲益,卻不在乎回報。
中國可以培養出大量的高層次人才,但能獨立培養出合格的管理級專家的卻很少。要服務壹個公司或社會,光有技術是不夠的;還需要勇氣、膽識、正直和誠實的領導,而這些恰恰是中國大多數人所缺乏的品質。正如西方著名傳教士亞瑟·史密斯在壹個世紀前指出的那樣,中國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敢和正直的純潔品格。這個評價,盡管過了百年,仍然準確地診斷出了中國綜合癥的病因。
大多數中國畢業生對選擇出國和為外國工作並不感到內疚。事實上,他們首先應該感謝中國人民為他們的教育所做出的犧牲。隨著傳統文化價值觀的破壞和逐漸式微,中國大部分人,包括受過教育的人,都在精神和內心世界的交匯處徘徊,像走失的狗,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加拿大人很多事情都要提前預約。妳應該為商務、私人事務、工作面試、款待,甚至拜訪朋友的家預約。不速之客不受歡迎。
西方人在餐桌上講究很多。要實行分餐制,不要發出太大的聲音,不要張著嘴咀嚼,等等。只有多觀察,才能理解它的本質。即使妳邀請當地的朋友到妳家,妳也應該尊重他們的餐桌習慣。
中國人喜歡謙遜,但西方人喜歡隨意。有些禮讓,比如勸人家喝酒吃飯,會讓人覺得難以接受。中國人的社交表達很微妙,外在的表達往往不是內在的意思。加拿大人很直爽,有時候對中國人沒那麽“體貼”。這些差異需要“磨合”。
剛到加拿大的中國人對壹些東西感覺很陌生,甚至壹些在中國很常見的東西在這裏都看不到,比如熱水瓶、臉盆。加拿大人喜歡喝冷水。無論是什麽級別的宴會,加冰塊的冷水總是占據壹席之地。因為衛生是有保證的,所以大家壹般都是喝自來水管的涼水。
生活垃圾要用塑料袋裝,然後裝進專用的黑色大塑料袋,市政垃圾車每周壹天運走。前壹天晚上把大塑料袋放在屋前。如果垃圾量大,種類多,就要用專門的塑料筐,根據種類進行分類。壹般分為紙張、金屬、玻璃容器和雜項垃圾進行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