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結合法律專業知識,談談風險控制思路。

結合法律專業知識,談談風險控制思路。

相關法律比較多,比如完善合同條款規避風險,銀行法律糾紛如何解決等。

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壹般包括以下要素:風險文化、風險管理制度和機制、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風險管理技術和方法、風險管理計算機系統和風險管理人員。有效的風險管理必然是上述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忽略任何壹個元素都不可能有效。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必須重視風險管理體系的系統化建設,以理念文化培育為導向,著力加強基礎管理和內部控制建設,支持技術方法研發,推進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國際銀行業普遍認為,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按重要性排序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當然,由於銀行的業務結構不同,風險的重要性排序也會有所不同。這種差異指的是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的重要性排序。根據巴塞爾委員會的壹項統計,發達國家銀行操作風險資本需求的平均水平約為資本需求的10%,這表明操作風險在發達國家商業銀行中並不處於顯著地位。根據中國商業銀行的現實,商業銀行58%的操作風險損失事件來自內部欺詐,49%的損失金額發生在信貸頭寸。

在中國,由於商業銀行產生了大量的不良貸款,壹般認為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面臨的最主要風險。不可否認,信用風險在我國商業銀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如果不能準確識別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特征,就不可能抓住風險管理的主要矛盾,真正控制風險。

任何損失事件的發生往往不是由單壹風險引起的。信用損失不僅僅是由信用風險造成的。大量的信用損失案例表明,信用損失是由於人們的盡職調查不足、欺詐、人情貸款、違規操作、內控制度不嚴等原因造成的。據調查,約50%的操作風險事件發生在信貸領域。操作風險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並放大了信用風險。

與發達國家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面臨更加復雜的經營環境、產權結構不清晰、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未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法律制度存在缺陷(如虛假破產和逃廢銀行債務、銀行起訴、判決和執行難、個人住房抵押物處置難)、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轉型經濟的道德文化影響等,容易引發經營風險。而且我國銀行基礎管理薄弱,內控不健全。比如壹級法人體制下的多重管理模式,導致政策、管理程序、管理標準難以統壹;管理體制的重復與缺失並存;監督制約的獨立性差,難以有效發揮作用。

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必須重視操作風險管理,通過加強基礎管理和內控制度建設來防範操作風險。

建議

改革風險管理體制,轉變風險管理機制,提高風險和收益管理能力。根據我國銀行業管理的實際情況,重點實施垂直風險管理,建立強大的風險經理隊伍,形成客戶經理、行業經理、風險經理營銷客戶、控制風險的機制。中長期應以滿足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主要要求為目標,逐步實現基於風險預期利潤選擇目標客戶,根據風險調整後的收益進行決策,通過投資組合分析調整資產組合結構。

風險管理體系改革應遵循全面風險管理原則,建立全員參與的風險管理體系,能夠在微觀層面和全行整體層面有效管理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在內的各類風險、業務品種和業務流程;還要遵循風險管理相對獨立的原則,將風險承擔與風險監控分開,保持風險管理體系和業務運營體系的相對獨立性,建立垂直管理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垂直管理包括兩層含義:壹是風險管理的責任報告線是垂直的,下級風險管理機構直接對上級風險管理機構負責並報告工作;第二,人力資源和財務管理的垂直化。上級風險管理部門和人員負責下級風險管理人員的提名、績效考核和評價,風險管理體系建立相對獨立的財務管理模式。這樣,風險管理者就可以在不受幹擾和影響的情況下,從獨立的角度對風險進行判斷和評估,並做出相應的決策。

風險管理體制改革在加強風險控制的同時,要提高風險管理的效率,按照提高市場反應能力、加強內部風險控制和滿足外部監管要求的原則,梳理和優化相關業務流程。

  • 上一篇:婚姻法2023年新婚姻法
  • 下一篇:勞動仲裁的執行管轄權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