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並不反對官兵希望學習技術,成為某壹領域的專業人才的個人價值訴求。但是,如果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與使命的履行對立起來,沒有完成自己使命的堅定信念,就很難實現個人價值追求的目標。縱觀軍隊歷史可以發現,每當軍隊建設發展處於重要轉型期,都會有大量來自社會的優秀青年被征召入伍。這些有誌青年出色地肩負起了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在履行使命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實踐充分證明,軍人只有完全融入軍隊發展建設的大潮,把自己的命運與黨和軍隊的事業、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聯系在壹起,才能最大限度地釋放自己的能量,在奉獻自己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新世紀新階段我軍的歷史使命,為每壹名軍人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每壹個軍人都要用自己的歷史使命,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緊迫感統壹思想和行動,去爭取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業績。
履行歷史使命沒有“觀眾席”——使命和個人思考
在阿富汗戰爭中,壹名騎在馬背上的美軍特種兵可以利用GPS和激光筆,通過衛星通信系統引導B-52戰略轟炸機,精確打擊重點目標。士兵的行動具有戰略意義。
可見,在信息化戰爭條件下,戰爭以戰略籌劃和戰術行動為特征,戰略和戰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軍隊的整體戰鬥力不僅僅是單個部隊的簡單疊加,單個部隊及其在戰爭中的作用也不再是微不足道的。在聯合戰場上,壹次小規模的陸地戰術行動可能會動用空中、太空、電磁和海上力量;統帥部任何壹個方向的意圖都可能通過衛星通信系統和戰場單兵通信系統傳達給壹個士兵;任何壹個部分或階段,都比以前更關乎全局。在未來的作戰中,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把各個作戰單元聯系起來,形成壹個互聯互動的網絡,其中每個個體都將發揮關鍵的“節點”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對壹個士兵價值的評價取決於他在作戰體系中的作用和責任。
正因為如此,作為單兵,完成歷史使命不再是“無關緊要”和“難以為繼”的事情。誠然,完成新世紀新階段我軍的歷史使命,需要上級機關和有關部門做好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上級領導和有關專家負有重要責任。但是,整個國防和軍隊的科學發展是壹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僅涉及軍事理論、作戰模式、組織體系、武器裝備、後勤保障模式、日常軍事訓練、管理教育等。,而且滲透到各個領域,各個戰線,要求全軍上下同心同德,持之以恒。從這個意義上說,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的系統工程中,每壹個成員都有自己的責任,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貢獻。要實現壹名優秀軍人在和平時期的價值,就必須在中國特色軍事改革的宏偉藍圖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履行自己的職責。
責任是基於能力的。縱觀人類軍事發展史,每壹次軍事變革所追求的目標之壹就是充分釋放人類的才能。冷兵器時代,發展壯大軍人體能;機械化戰爭時代,發展拓展士兵技能;信息化戰爭時代,不僅要發展體能和技能,更要註重發展和拓展士兵的智力。未來信息化戰場,知識將從潛在的、間接的戰力躍升為現實的、直接的戰力。戰鬥力的核心因素是人。完成機械化軍隊向信息化軍隊的革命性轉變,需要依靠軍隊身體每壹個細胞的“裂變”,需要每個人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努力滿足履行使命的要求。如果妳是壹名指揮軍官,妳要思考自己是否具備指揮信息化戰爭、領導信息化軍隊建設的能力;如果妳是參謀,妳要思考自己是否有能力為信息化條件下的軍隊建設建言獻策;如果妳是科學家,妳要思考自己是否有自主創新的意識和技術攻關的能力;如果妳是壹名軍人,妳應該思考妳是否有能力掌握和靈活使用妳的武器裝備。
哨所是履行歷史使命、實現軍事價值的最佳平臺。說壹千句話,說壹萬句話,履行好歷史使命,最終要體現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具體實踐中,體現在做好軍事鬥爭準備的各個崗位上。我們從事的每壹個崗位、每壹項工作,都是履行我們歷史使命的組成部分。量的積累必然會有質的飛躍。大家都實現了自己本職工作的小目標,全軍現代化的大目標才能早日實現。能否從自己的崗位做起,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所作為,是對我們能否真正履行歷史使命最實際的檢驗。只要廣大官兵自覺把自己的崗位與履行歷史使命聯系起來,全心全意努力工作,頑強奮鬥,勤於追求,勇於奉獻,就壹定能夠不負重托,不辱使命,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軍隊強大貢獻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兵的壹般職責是: (壹)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英勇頑強,堅決完成任務。(2)刻苦訓練,掌握各種鐵血技術;(3)努力學習政治,不斷提高思想覺悟。(4)嚴守紀律,服從管理,尊重領導,團結同誌,珍惜集體榮譽。(五)艱苦奮鬥,厲行節約,愛惜軍隊聲譽。(六)積極學習科學文化,提高文化素質。(七)遵守安全法規,保守軍事秘密。
大學剛開始軍訓的時候,我們教官是個優秀的軍人。應該是我人生中第壹次和軍人有如此近距離的接觸。現在軍人打不過和平,但是很多人期待和希望和平,即使平時很無聊很無助。
但是,我覺得軍人的熱情不會減退。他們應該永遠覺得自己的使命是最神聖的,即使不被很多人理解甚至誤解,但堅持下去是對的。最終,他們會成為最堅定的戰士,就像我們的教官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