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保護行人不是片面的——看美國如何處理機動車與行人相撞的交通事故。“生命高於壹切”和“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美國的交通法規中有所體現,比如對無照駕駛和酒駕進行嚴厲處罰,壹旦發生事故,將以謀殺罪判刑。但即便如此,美國在處理機動車與行人的碰撞時,也不是簡單的與行人壹邊倒。美國交通部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盡管機動車行駛裏程持續增加,但去年交通事故死亡率創下新低,每1.6億公裏死亡1.48人,死亡總人數超過4萬人,其中只有壹小部分是行人。據壹些美國交通事故律師介紹,美國50個州圍繞路權的行人和機動車的事故處理方法存在很大差異,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壹類是責任半認定制,即壹旦認定事故方的責任超過50%,就要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美國超過壹半的州采用這種方法。第二種是責任比例分配制,根據事故情況確定雙方的責任比例,但同時強調行人的通行權高於機動車。這個系統在加州和其他13州實行。第三類是簡單多數制,即事故中責任比例最大的壹方承擔全部責任。阿拉巴馬等6個州實行了這壹制度。值得壹提的是,各州交通法對事故責任的認定與當地交通的實際情況密不可分。以紐約和洛杉磯為例,有不小的區別。洛杉磯要求司機充分尊重行人的通行權。機動車右轉時,行人過馬路,必須停車等候;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口,機動車也要停車讓行人。壹旦違章被抓,這張“危害路權”的罰單可不輕,至少兩三百塊錢。壹旦發生事故,即使行人違章,司機也無法逃脫。但在紐約,行人過馬路時,機動車可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轉彎。行人闖紅燈或者亂穿馬路被車撞了,也會根據情況劃分責任。如果司機能證明當時是正常行駛,行人突然跳出自己的盲區,采取了緊急措施,那麽往往可以免除責任。洛杉磯壹名警官表示,該市人口密度低,道路寬敞發達,公共交通相對落後。大部分人選擇自駕出行,很少有行人成為重點保護對象。根據記者1年以上的駕駛經驗,除非是在市中心的高峰時段,平時路口往往沒有行人,或者只有幾個,所以有足夠的時間等他們過了馬路再轉彎。但在紐約、曼哈頓等城市地區,道路擁擠,人口密集,而且由於生活節奏快,很多沒有耐心的人會亂穿馬路,這是交警無法控制的。壹名在路口執勤的紐約交警告訴記者,如果像洛杉磯那樣停車讓行人,壹個綠燈根本走不了幾輛車,道路交通就會癱瘓。買車必須買保險。保險費低。美國的醫療費用昂貴,人身傷害賠償相當高。天文數字經常出現,但是完善的保險制度讓大部分交通事故受害者不用擔心失去壹切。在美國,所有汽車都必須強制購買類似於中國“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大貨車、大客車也必須購買最高保額數百萬美元的全險。買車的時候,如果不當場買保險或者不提供自己目前有效的保險單(有的州法律規定同壹個人擁有的舊車保險可以在短時間內適用於新車),車商是不敢讓妳出的。相當壹部分不開車的人也買了人身意外險,有些州還規定雇主必須給員工買意外險。發生交通事故,由負全責壹方的保險公司賠償,或者雙方保險公司根據各自的責任按比例賠償。雖然責任方壹般不用自己賠,但是保險公司會把他記入不良記錄,保費馬上就漲了。如果事故多,最後很可能被拒保。對於連續多年沒有出過事故的人,保費壹開始會降到五分之壹甚至更低。這鼓勵行人和司機遵守交通規則,盡量避免事故。條件成熟時,南加州某大學道路交通研究專家史蒂夫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美國交通法規對行人的保護是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增加的,不是壹步到位的。史蒂夫說,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幾乎所有的州都是按照責任對汽車行人之間的事故進行分類,並沒有說行人的通行權高於汽車。後來隨著道路設施的不斷完善,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行人交通法規意識的增強,機動車的日益普及,保險制度的日益完善,壹些州開始修改法律,傾向於優先保護行人。在其他幾個州,壹些議員曾建議修改交通法規,但被議會否決,理由是當地條件尚不具備,如道路設施不完善,許多行人違反交通法規。他進壹步說,保護弱者沒有錯,但強者和弱者的劃分是相對的。汽車剛發明的時候,車少,行人多。能不能說那時候汽車壹定要結實,行人的通行權要高於汽車?法律的作用是調整雙方的行為。如果我們不得不在不恰當的時候過分偏向任何壹方,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上一篇:金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機構職能下一篇:老賴還貸不受限制嗎?